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一舱难求”!这一主线行情爆发,基金却“扑空”,什么情况?

券商中国 赵梦桥 证券时报

  年初至今,A股在被人工智能、有色金属接连“刷屏”之际,海运板块却悄然间成为上涨主线。

  Wind航运指数年初至今已经涨超30%,个股方面,招商轮船上涨达67%,中远海控、中远海能、招商南油等涨超40%。若干个季度以来,公募基金对海运板块长期低配,且多以ETF被动配置为主,因此估值数据长期处于低位,但也有个别主动权益类产品愿意重仓,并在年内获得不菲收益。

  有基金经理认为,在冲突和对抗的环境下,有“周期之王”和“海上马帮”之称的海运行业,是最容易因遭受冲击而爆发巨大价格弹性的行业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业内人士分析,海运价格上行对于出口货种均有一定负面影响,特别是相对低货值、低毛利品类由于航运价格占比较高影响相对更大。

  海运板块走出“主线”行情

  个股的强势源于近期居高不下的航运价格,5月以来,中国至北美海运突现“一舱难求”、运价飞涨。

  5月13日,上海出口集装箱结算运价指数(美西航线)达到2508点,较5月6日涨37%,较4月底涨38.5%。而涨幅居前的个股也受益于此,如招商轮船是目前国内运力规模最大的远洋油轮船队之一,主要通过即期市场租船、期租租船、与货主签署包运租船合同代管船舶等方式开展经营活动。

  华南某公募基金投研人士认为,近期航运板块大涨受供需两方面催化。需求端欧美长航线需求今年以来表现超预期,同时供给端受地缘政治激化、红海危机绕航等导致全球贸易线路大幅扰动和运力消耗,叠加本身船舶制造供给端限制,供需发生逆转,推动近期船公司集装箱出口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板块大涨。

  “当前来看影响供需两端的因素仍在进一步激化,考虑6月—7月逐步进入欧美备货旺季叠加巴黎奥运会,同时红海危机仍无法看到短期改善迹象,预计未来1—2个月内货运价格仍将维持高位甚至进一步走强。后续持续性仍待观察。”该人士表示。

  此前在一季报中,招商基金王刚就表示,油运公司出现地缘因素的短期影响,预期即期利润存在一定的增长;造船公司因高价值订单确认收入的比例提升,利润率有望改善并确认长周期业绩拐点,以上即期利润的边际变化构成股价上涨的催化。同时作为前瞻指标的新造船价格仍处于上行趋势,市场开始对油运公司的存量船队进行重置成本再定价,并对造船企业的备考业绩进行重估,景气上行阶段继续关注龙头公司的估值修复。

  除此以外,与海运板块息息相关的集装箱业务也同步共振。作为全球集装箱制造龙头,中集集团今年一季度的集装箱业务复苏明显,干货集装箱销量同比上涨近5倍;以集装箱制造为核心业务的中远海发,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也同比增长了四成左右,两家公司股价分别涨超20%、15%。

  基金却持续低配

  作为投资门槛较高的板块,海运板块近年来很少出现在普通投资者茶余饭后的谈资中,行情也一直不温不火,鲜有宽幅震荡的走势,并较少享受到资本市场给予的溢价。

  券商中国记者据“航运指数”个股数据统计,即使在年内取得了可观的涨幅后,该指数当前的市盈率也仅有13.12倍,居于过去十年的约40%位置,市净率更是只有1.46倍。

  基金对白酒、医药以及光伏等龙头股的配置比例常年超过两位数,但对海运板块却持续低配。以中远海控为例,公募基金对该股的持股比例常年处于2%左右的位置,即使在2020年末“核心资产”行情如日中天的时候,公募基金也仅持有3.27%的公司股份。

  不仅如此,布局板块内个股的基金多为ETF、量化等被动资金,如中远海控截至一季度末前十大股东中,有三只基金产品,分别是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及易方达上证50增强,招商轮船前十大股东里也只有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这一只被动产品。

  但在一季度的强势行情中,也有部分主动权益类重仓了海运板块的个股,并为基金净值贡献良多。如涨幅居前的招商轮船一季度末出现在60只主动权益产品的重仓名单中,并成为招商稳健平衡的第一大持仓股,而最为重仓的是万家周期驱动,占基金净值比例达8.38%,此外,该基金还持有中远海能、招商南油等个股。得益于此,该基金年内涨幅达到27.76%。

  在一季报中,基金经理叶勇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海运板块的看好。他表示,俄乌冲突已经导致全球油运行业格局重构,使得全球油轮运输吨海里距离拉长,最关键的是2024年VLCC油轮新增供给几乎是零投放,供给侧在2024年可能会出现大的拐点,对运价中枢构成重大影响。

  叶勇认为,在冲突和对抗的环境下,有“周期之王”和“海上马帮”之称的海运行业,是最容易因遭受冲击而爆发巨大价格弹性的行业之一。

  然而,海运价格上涨提升了板块内公司的业绩,也抬高了部分行业的成本。前述华南公募投研人士对记者表示,海运价格上行对于出口货种均有一定负面影响,特别是相对低货值、低毛利品类由于航运价格占比较高影响相对更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