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三问AI投基助手

朱妍 上海证券报

  一场AI辅助投基的升级竞赛正在资管行业展开。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AI浪潮强势来袭,金融垂直领域也在科技的加持下,迸发出新的力量。

  AI未来能解放基民的双手吗?AI会完全替代人类投顾,带来失业焦虑吗?AI辅助投资的进化之路在何方,又有哪些难点需要攻克?AI带来的财富管理新范式令基民期待不已,但同时也让一些业内人士心生困惑,并引发行业热烈讨论。

  一问:AI能否解放基民双手

  在生成式AI的智慧加持下,金融、医疗等垂直领域的智能服务迅猛发展,基金投资也不例外。那么,基民未来有没有可能解放双手,让AI来帮助投资?为探索这种可能,资管行业正展开一场升级竞赛。

  今年二季度,蚂蚁集团的“AI金融助理”支小宝2.0版本对外测试,其金融知识数据存储量达到百亿级,有1200万用户参与体验。“新版是有些不同了,感觉比旧版反应快,回复的内容也更充分,节省了我找相关观点、数据的时间。之前咨询黄金ETF上涨持续性时,AI还给我提示了风险,时效性不错。”有用户说。

  近期,盈米基金旗下的且慢App也升级了“小顾3.0”智能投顾助理,致力于解决用户投前的投资问题,包括投资规划、投资建议等,以及投后的账户持仓问题,如分析持仓、收益、资产配置等;同时,升级版还剑指全投资生命周期的投顾陪伴与内容服务。

  在热热闹闹的“AI升级”浪潮下,有基金大V体验后却认为,尽管许多机构在打造AI辅助投资助手,但距离依靠这类工具“解放基民双手”还很远,目前AI能提供的主要是投资参考和“心理按摩”等服务。

  “这条进化之路的方向是对的,且已满足了一些用户简单的投基辅助需求。但目前的AI助手还是个雏形,很多高级功能并没加进去,比如提供更专业的‘底层’基金筛选维度等,期待后续能看到更多的提升。不过,在AI拟人化方面,因为生成式AI的加分,这类工具为基民提供‘心理按摩’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有助于帮助基民克服投资中的人性弱点。”有大V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二问:AI会否替代人类投顾

  每一轮科技发展,都会伴随着一些职业的消失。在基民享受AI升级福利、体验更便捷服务的同时,许多行业人士也在努力适应AI带来的新变化。未来,AI会否完全替代人类投顾?

  “现在,很多银行理财师在市场调整时对客户进行安慰的‘车轱辘话’,AI就能说。”上述大V表示,尽管专业性还有待提升,但未来AI在个性化服务,即投顾的“顾”方面,可能对人类投顾产生一定的替代,尤其是一些低效能的部分。AI甚至可以探索出不同用户喜好的说话风格,做每个人的“专属”理财助手。

  但作为一名资深的银行理财师,老方(化名)却不担心被AI替代。“AI真能替代专业理财师去维护客户关系吗?投资者能像信任一个理财师一样去信任AI吗?尤其是对一些资深的理财师来说,他们和客户之间的长期关系是难以被替代的。”老方说。

  其实,对一些缺少线下人工服务的基民来说,AI已实现了一定的替代。比如,在支小宝服务的用户中,近半数为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平均持仓金额刚过万元,AI与人工服务岗位能形成一定的互补。盈米基金认为,人工投顾和智能服务同样重要,人机结合的模型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支小宝负责人杨帆认为,金融是专业门槛、合规水平、复杂程度都很高的领域。现阶段AI能提供的服务和基金投资者的期待还存在较大差距,比如AI助理在用户意图理解、金融事件分析推理能力、个性服务的丰富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问:AI前行之路在何方

  相比于海外市场,国内基金等理财领域的AI发展态势如何?随着升级力度的加大,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从海外财富管理领域的AI发展情况来看,已有不少金融机构、投顾公司在积极尝试。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是利用AI技术提炼、整理金融信息、金融数据,如彭博等;二是利用AI的语言理解能力来完善量化模型,如摩根大通利用AI编成一套货币政策的“鹰鸽指数”等;三是在投顾服务领域,利用AI的对话能力来提升用户的服务体验,包括提升对客户的了解,提供更合适的投资选项等,典型如摩根士丹利。

  记者获悉,AI升级这条道路的方向和前景非常明确,但前行之路并非畅通无阻。专业性、合规性以及保密性,是未来包括基金在内的财富管理AI助手,所面临的三大升级痛点。

  首先是专业性。如何避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为投资者提供更专业、更实用、更个性化的解答和服务,是AI辅助基民投资的升级难点和方向,但这同时也是金融类AI的优势和机会所在。

  其次是合规性。有基金销售公司人士提出疑问:财富管理行业的员工是有资质要求的,需要持有相关的从业资格证。若让AI辅助基民投资,是否需要在财富管理行业设置一些必要的“考试”来评定AI模型的水平?

  最后是保密性。前述银行理财师老方认为,客户在一些信任的理财师面前,可能会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沟通个人、家庭的财务等信息。但要让AI录入关键的私人信息,可能存在保密性问题,这也会影响一些客户的使用意愿。

  财富管理行业的AI快车已经出发,随着银行、证券、基金、金融科技等机构加大探索力度,这场升级行动终会影响到投资者、行业人士以及整个财富管理行业。业内人士表示,期待各方不断优化,克服升级难点,实现辅助基民投资的AI新范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