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银万资本余涛:在变局中寻找价值投资的恒定星光

罗京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巴菲特说过,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银万资本研究总监兼基金经理余涛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价值投资策略一度面临质疑和挑战。但反过来看,由于大部分市场参与者关注的重点不在长期,这为长期思维的投资者带来了绝佳的交易机会。“长期逻辑不需要频繁地做出选择,进而降低了投资者犯错的概率,更可能获得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建立系统化投研体系

  余涛在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经历,让他对企业财务有了深刻的理解。此后,他在百得能控股、浙江省能源集团等的工作经历,获得了资本市场全产业链的工作经验。

  2018年,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余涛管理的银万价值对冲一号产品出现回撤。“彼时,价值一号刚成立不久,却出现大幅回撤,压力真的很大,维持了三天三夜神经高度紧绷的状态。”余涛回忆称。

  这次回撤让余涛带领研究团队深刻反思并调整策略,建立了系统化、标准化的投研体系。据余涛介绍,该体系结合了他在德勤的审计经验,将复杂的审计步骤简化,不仅关注财务数据,还深入分析公司的商业模式、管理团队和行业地位等非量化因素。

  “通过负面清单机制、标准化研究流程、独立预测和估值模型构建,实地调研和管理层行为持续跟踪机制,构建出核心股票池,在此基础上,我们会选择好价格(估值便宜)的好公司(有护城河),并且将投资组合分散到多个行业之中。”余涛称。

  在余涛的投资哲学中,风险控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坚信,真正的风险不在于资产价格的波动,而在于选择了错误的投资标的。因此,他始终在投资决策中强调安全边际的重要性,即在投资前对企业内在价值进行保守估计,并以低于该估值的价格进行买入。此外,还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适度分散风险,避免追求短期的高收益,而是更注重长期稳定的回报。

  看重可持续投资收益

  作为一名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余涛表示,长期视角是价值投资的核心。

  余涛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长期逻辑不需要频繁做出选择,进而降低了投资者犯错的概率。而且,长期逻辑的可持续性更强,一旦成立,很难在短期内逆转。

  余涛通过深入分析市场趋势和企业基本面,挖掘那些被市场低估但具有长期成长潜力的优质企业。在银万资本的投资组合中,可以看到的特点是:回避热点、行业分散、逆向投资。

  以2019年9月底成立运作的银万中性策略产品阿尔法对冲策略为例,余涛回忆说,“2020年,我们注意到,公募基金持仓呈现出显著的‘抱团’特征,而进入2021年,公募基金市场依旧延续火热势头,从食品饮料、电子到医药,从白酒再到新能源,公募基金沿着这一路径集体扎堆,但再优质的资产也有对应的价格,‘抱团’行为使得资产价格如‘气球’一样越吹越大,透支了其价值,终究会‘爆炸’。”

  “我们没有去追热点,并且主动回避热点,坚持逆向投资,坚守组合。”余涛说:“2021年年中,抱团股持续疯狂的时候,我们的投资组合出现了一定回撤。现在回头看看,我们的坚持是对的,坚持寻找真实的阿尔法,这也是我们组合在2024年1月底市场行情不好时,仍表现较好的原因。”

  寻找抵御周期波动的优质企业

  2023年6月,余涛在银万资本公众号发文表示,当下的港股市场正处于数十年难得一遇的投资机会。

  “当时香港市场已连续下跌4年,市场情绪处于冰点。”余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欧美股市表现强势,港股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叠加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加速了香港市场资金的流出。

  与此同时,余涛也看到“硬币的另一面”。“因地缘因素而避险的卖出行为大部分已完成;此外,国内宏观数据低于预期的因素几乎已被市场调整吸收了。”余涛认为,彼时港股市场的估值已是全球主流市场的最低水平。

  不过,余涛也坦言:“过去几年内,港股在整体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时唱多的投资者无不损失惨重,但我们想说的是,不是价值投资不管用,不是均值回归不会发生,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港股市场价值投资和均值回归发挥作用需要更多的耐心。”目前,恒生指数已从今年1月低位以来反弹接近30%。

  余涛认为,尽管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但作为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的是微观层面,即企业的内在价值。正如芒格所言,“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在余涛看来,无论宏观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则,就能够在市场中找到那些能够抵御经济周期波动、持续成长的优质企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