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新指南放宽人类胚胎研究“14天规则”限制

科技日报
  据《自然》杂志26日消息,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26日发布了干细胞研究及其向医学转化应用的最新指南。这一最新指南对包括基于干细胞的胚胎模型、人类胚胎研究、嵌合体、有机体和基因组编辑等的研究提供了新指导,放宽了数十年来培养人类胚胎的著名的“14天规则”的时间限制,给科学家针对人类发育和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此前,ISSCR建议,科学家在实验室培养受精后的人类胚胎不得超过两周。现在,ISSCR并没有取代或延长这一限制,而是建议对培养超过两周人类胚胎的研究应逐案考虑,并接受几个阶段的审查,以确定在什么时候必须停止实验。
  为了响应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ISSCR对生物医学研究指南进行了多项更改,包括用人类干细胞创建类胚胎结构等方面。除了放宽“14天规则”外,新指南还建议,在进一步证明基因组编辑的安全性之前,不要编辑人类胚胎中的基因。
  《自然》杂志报道称,新指南的一些重要变化反应了遗传学的进步,如描述了医学研究中所用的线粒体替代疗法的术语。一些代谢性疾病是由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引起的,婴儿会遗传母亲的这种线粒体。在母亲的线粒体携带突变的情况下,医生可以在体外受精之前,将母亲卵细胞中的细胞核换入具有健康线粒体的供体细胞,供体细胞的细胞核已被移除。通过这项技术出生的婴儿将拥有来自供体的线粒体基因,但其核DNA来自父亲和母亲。
  ISSCR指南还评估了是否可以编辑用于植入的人类胚胎、卵子或精子细胞的基因,得出结论称,这项科学的风险仍然太大。ISSCR专家指出,这一程序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能导致基因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并存在其他技术缺陷。随着未来科学进步,在经过广泛审查和拥有正当理由的基础上,遗传基因组编辑可能是有价值的。
  “这是一次重大的更新。”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ISSCR主席兼发育生物学教授克里斯汀·马默里博士表示,这些更新厘清了研究基本生物过程的新方法,这些方法可能最终会在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