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加速构建多支柱养老险体系 保险业再迎发展新机遇

上海证券报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保险业圈定了未来发展的目标。

   保险再度被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商业保险尤其是养老险、健康险势必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保险公司如何深度参与?为此,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多家主流保险公司。

   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指的是三支柱建设,分为养老金保障和养老服务保障。其中,养老金保障分别为职工及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二支柱)、商业养老金产品(第三支柱);养老服务保障分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以及当前正在推行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近两年来,相关政府部门通过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因势利导地推动商业保险担当起缓解社会养老和医疗压力的重任。泰康养老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三支柱养老体系目前已基本建成,其中第二支柱中的企业年金市场逐渐成熟并进入增长的瓶颈期,不过从参加人员的比例和资金规模来看,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针对这一问题,业内专家建议可进行第二支柱扩围研究。平安养老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举例,比如,由多个部门共同制定符合规定的产品准入标准,对于没有开展企业年金的企业,允许企业用其他符合标准的团体补充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以养老保险公司为主的商业保险公司也是养老金第三支柱的探索先锋,不仅积极参与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而且在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个人生命年金保险(长期领取)方面亦布局实践。

   在养老服务领域,保险公司以支付方的角色串联起消费者、服务提供者,成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力量。一方面,保险公司积极布局机构养老,与养老地产相结合,满足高端人群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为契机,初步构建起面向大众人群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让商业保险公司从单纯的承保理赔服务为主,发展成医养结合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其中,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此次规划和建议中被提出。9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形成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推动建立健全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整体上看,长期护理保险还处在发展初期,从政策体系、筹资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处在探索期和实践期。业内专家表示,这项业务未来的发展空间不仅局限在险种本身,这项制度解决的是照护资金缺失和照护服务供给不足两个问题,带动的是社会保障体系和整个照护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实力、有担当的商业保险机构精耕细作,持续在科技和人才上稳定投入,真正发挥商业保险机构的精算、风险管理、服务和系统等优势。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参加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时指出发展第三支柱的紧迫性,他表示,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可有效缓解中国养老保险支出压力,满足民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同时,也可集中长期稳定资金,探索跨周期投资模式,成为资本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重要力量,满足基础建设和科技创新的资金需要。

   从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公众的需求来看,养老保障市场特别是个人养老保障市场面临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不难预见,未来,市场上的养老保障产品系列将会更加完善,市场参与者也不仅局限于保险公司,银行及信托等金融机构也将成为养老金融产品的提供者。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