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房企海外融资再创新高

董添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8月首周,房企扎堆发布美元债融资计划,规模接近20亿美元,创近期新高。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房企海外债经历了4、5月份的沉寂后,6月份逐步复苏,7月份达到疫情以来的小高峰。进入8月,海外融资增长态势有增无减。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下半年到期债务高峰来临,预计房企融资需求将持续增加,2020年全年房企融资规模或超越2019年水平。

  扎堆发布美元债

  近期上市房企密集发布美元债,仅8月6日就有禹洲集团、建业地产、新城发展、华南城等房企发布美元债融资计划。

  从近期发布融资计划房企的美元债期限看,融资期限普遍较长。8日6日禹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发行于2026年到期金额为3亿美元的7.85%绿色优先票据。

  从融资目的看,不少公司发布美元债是为了偿还到期债务。8月6日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拟发行3亿美元优先票据,票据将于2024年到期,票面利率为7.25%。建业地产称,扣除佣金及其他费用后所得款项净额拟偿还一年内到期的现有中长期境外债。

  从融资利率看,上述公司发布的海外融资计划利率差异较大。8月6日新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称,拟发行金额为2.5亿美元优先票据,年利率为6%。公司拟将票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还若干境外债务。8月6日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发行于2021年到期2亿美元优先票据,票面利率为11.5%。

  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房企海外美元融资井喷,但4、5月份锐减。6月份开始,房企逐步恢复美元债发行,7月份继续恢复性上涨,且达到短期峰值。8月以来,上市房企海外融资步伐加快,海外融资规模有增无减。

  中原地产统计指出,6月份上市房企合计实现美元债融资金额达63.3亿美元,7月份合计实现融资总额73.4亿美元。截至8月6日,上市房企今年以来海外融资金额达到452亿美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543亿美元,下降16.7%。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房企海外融资缩减,主要和海外疫情等因素有关。整体看,房企海外融资1-2月高位运行,3-5月低点徘徊,6-7月逐步恢复,7月份出现融资小高峰。

  境内融资发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海外融资回暖,上市房企普遍在境内发力融资,且境内融资利率普遍较低,对于规模房企而言更具吸引力。

  据统计,今年以来海外融资总量达到142笔,相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1笔。其中,23笔海外美元融资利率超过10%。相比之下,二季度以来,上市房企境内融资金额月均超过500亿元,整体呈现利率降低、数量增加的趋势。房企越来越重视境内融资,境外融资多为辅助。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最近房企明显更加关注资金链的安全,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加快储备资金。整体看,房企融资力度加大,增加融资储备,为拿地及保证现金流安全打好基础。

  贝壳研究院认为,随着下半年到期债务高峰来临,房企融资需求将持续增加,2020年全年房企融资规模或超越2019年水平。从现有债券规模看,2020年8月到2021年上半年期间,有4个单月到期债务规模超千亿,房企发债需求将长期保持高位。

  房企积极拿地

  今年以来,上市房企拿地数量整体有增无减。拿地占用资金较大,是上市房企加速融资的另一大原因。这在规模房企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1-7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金额达到18608亿元,拿地规模同比增长2.8%。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55.2%。50家典型房企1-7月月均拿地金额为1981.1亿元,略高于2019年月度均值。其中,31家房企2020年1-7月月均拿地金额超过2019年月度均值,奥园、融信、绿城、龙光前7个月月均拿地金额较去年增长一倍以上。

  从7月单月看,在50家典型房企中,25家企业7月拿地金额较1-6月均值有所增加,20家企业单月拿地额超过50亿元。其中,时代中国、远洋、宝龙7月拿地金额占前7月总额之比超过50%,禹洲、弘阳和首创在40%以上。

  从50家典型房企前7月拿地情况看,二线城市拿地占比为52.8%,三四线城市为42.9%,一线城市占比为4.3%。龙头房企多城发力,抢夺热点城市优质地块。

  8月7日,宁波鄞州区出让1宗宅地,经过226轮竞价,宁波钱景房地产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万科)以总价27.01亿元竞得鄞州区GX02-01-11/15a(国家高新区)地块,楼面价达到24458元/平方米,溢价率为32.2%。

  业内人士指出,二季度以来房地产销售整体回暖,但不少房企仍在大手笔融资,房地产行业资金依然紧张。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