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恒生电子方晓明:要通过科技让数据在投资中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林倩)随着国内资管行业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业务也愈加复杂,对金融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生电子)副总裁方晓明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产管理的业务形态在逐步形成和完善,从事资产管理的金融机构需要更好的工具来做投资,要通过科技的力量,让数据在投资过程中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

  资管行业原有系统面临四方面挑战

  2020年7月31日,央行宣布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这为整个行业的转型赢得了更多缓冲时间,越来越多的资管机构通过引入新技术,来搭建新的产品运营模式,加强风控体系的建设。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于2018年4月27日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随后,监管机构又相继发布了一系列配套的新框架、新规范,以打破刚兑,鼓励资管行业回归代客理财的本源。

  方晓明指出,原先金融资管机构一两百亿的资产规模已经很大了,现在头部机构规模已达到万亿,随着头部机构的业务发展,未来会朝着十万亿、几十万亿的目标发展,原有的系统已经无法承载他们这种业务规模的要求。

  具体来看,方晓明表示,目前的资管行业原有系统面临四方面挑战:一是性能和效率。当资产规模越来越大之后,业务处理的性能和效率非常关键。如果系统的性能比较差、效率比较低,最终的制约因素不是能否找到优质投资标的,而是有没有充足时间完成这笔投资。

  二是业务支持的完善度。未来会有各种各样的投资标的,包括固收、衍生品(期权、贵金属、外汇)等等。新的投资标的需要新的平台去承载,做成组件化的组装,当业务拓展之后,需要不会对现有系统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是数据联通更加完整。需要有一个新的平台,让平台之间的数据联动更加完整、更加自动。

  四是开放性。很多客户越来越看中开放性。原来的系统先天不具备开放的条件,恒生电子搭建新的资产管理平台,能够在开放性上更充分地和金融机构自研系统进行交互。

  9月25日,恒生电子在外滩大会上发布了资产管理一站式解决方案O45,助力资产管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变革。

  根据介绍,本次发布的O45延续了恒生电子在资产管理系统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同时在系统架构、耦合性、系统性能、系统容量、开放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革新。O45不再只是一套系统,而是涵盖了投资研究、组合管理、投资交易、风险合规、资金管理、资管运营、估值核算以及信息披露等多个业务环节,并统筹考虑了资管行业各个岗位的全领域工作场景。

  证券业需要的IT工具更多

  恒生电子成立于1995年,并于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为证券、期货、基金、信托、保险、银行、交易所、私募等机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

  随着资管新规、资本市场注册制试点等多项改革措施的推进,恒生电子的各项业务占比也有新变化。“目前恒生电子投资交易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在90%左右。从增速来看,因为银行理财子业务的快速发展,恒生电子的银行行业的业务增速最快。从绝对体量来看,证券行业的金融业务最全,它所需要的IT工具也更多,因此恒生电子在证券行业的总体量较大。”方晓明如此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很多有互联网背景的科技公司,也在抢食金融科技行业的“蛋糕”。

  面对竞争,方晓明表示,互联网背景的科技公司会有走在前沿的一些技术,面向C端的客户较有优势,比如数字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感受到,这是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因为他们在技术底层有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优势。

  “但从恒生电子在金融领域细分的B端市场来说,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有25年了,金融背景、业务知识的积累是恒生电子的优势。”方晓明表示,服务于B端客户和服务于C端客户还是有一些差异。面向B端客户,除了有好的产品之外,还要有相应的服务支持,包括后续升级的支持,这些对互联网企业来说还是新的业务领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