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发挥比较优势 探索新机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速

康曦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加快。围绕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携手合作、系统谋划。

  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解决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和优化问题,要发挥两地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立足新的发展阶段,践行新的发展理念,融入新的发展格局。”

  建设双城经济圈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并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杨继瑞表示,从川渝两地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看,均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大抓手和重要推动项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加速阶段。2021年1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共同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将实施六大行动,提高川渝两地人民群众便捷生活水平,包括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

  《行动方案》明确,实施交通通信便捷行动,率先在成渝客专沿线各车站间推行“公交化”票制,开发月票、计次车票等;实施户口迁移便捷行动,全面启动户口迁移迁入地“一站式”办理;实施住房保障便捷行动,建设川渝两地房地产展示平台,实现跨省域房地产项目和房源信息共享等。

  协同开放发展

  杨继瑞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两地要注重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体制机制,要解决好亲兄弟明算账的竞合新机制问题。”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2-3年时间,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政务服务标准规范统一,数据平台共享互通,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基本全覆盖,协同监管合力增强,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提升,行政壁垒逐步消除,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协同开放达到更高水平,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发展全局的能力全面提升。

  杨继瑞表示:“成渝两地的良性竞争,是以合作和一体化为前提,要解决好体制机制的制度安排,要把过去争当火车头,转变成共当动车组的制度安排。高铁之所以比传统火车跑得快,是因为不仅车头发力,而且动车车厢也在工作发力。”

  2020年12月31日,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规划建设启动会在自贡召开,标志着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规划建设启动。川南渝西地区涉及自贡、泸州、内江、宜宾等10个市区,人口2420万,经济体量超过1.2万亿元。规划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是四川、重庆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

  2021年1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的批复。这是川渝两地共同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新区,意味着川渝两地将以新区为载体,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发力智能制造

  在杨继瑞看来,川渝两地的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汽车智能制造、食品饮料加工等产业将迎来重大利好。

  “要在智能制造领域加大发力力度,解决好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在产业链重构过程中把握主动权。同时,川渝两地人气旺,要成为国际消费中心。此外,四川提出的‘5+1’现代产业体系、‘4+6’现代服务业体系和‘10+3’农业产业体系,与重庆可以形成产业提档升级。”杨继瑞说。

  中信证券指出,中西部地区发展,可以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而成渝地区自身产业基础雄厚,完善的工业体系能够减少配套生产成本,加强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2019年成渝地区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1.6%,手机产量占全国的19%。随着产业体系的不断发展,成渝地区形成了电子制造产业牵头的优势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互补,双城产业协同。比如,成都的Intel芯片厂和重庆的电脑整机制造厂即为优秀典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有利于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保障我国产业链安全的重要一环。

  中信证券认为,经济发展需要基建先行,市政设施与公路铁路等或为重点。产业转移需考量当地产业基础,成渝城市群拥有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集群,未来产业规划的重点在于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