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碳达峰催动行业新变局 钢铁圈寻求多路“登顶”

中国证券报

  “我们调研了包括钢厂、焦化厂、钢材贸易商和投资机构等30余家企业,大家普遍认为,碳达峰开启了钢铁行业变革之年。”建信期货研究员翟贺攀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已形成修改完善稿,行业碳达峰目标初步定为:2025年前,钢铁行业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预计将实现碳减排量4.2亿吨。

  业内人士强调,钢铁行业的碳达峰不是简单地通过钢产量变化来实现,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碳减排。

  “达峰”指明五条路

  《方案》明确,实现钢铁行业碳达峰目标有五大路径,分别是推动绿色布局、节能及提升能效、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

  在推动绿色布局方面,要优化产业布局,严禁新增产能,加大绿色物流,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产品。特别是在产能方面,有关部门最近再次提醒,钢铁行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风险。

  河北某钢厂负责人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相一致,钢铁行业发展呈现新的格局,表现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作用,企业效益在长期内会相对较好,钢材市场价格波动将被控制在一定空间之内。

  不过,该负责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鉴于中国钢铁在国际上的地位,碳达峰工作中以压缩钢铁产量为目标的硬性措施在今年能否实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至2月,国内生铁产量同比增长6.4%,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2.9%。

  在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路径方面,包括原燃料结构优化、废钢资源回收利用、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翟贺攀认为,目前情况下,扩大废钢资源进口、加强国内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提高短流程炼钢占比,成为保持钢铁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导向。不仅如此,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目标角度看,短流程炼钢同样代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在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路径方面,包括应用氢冶炼技术等。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的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们正在探索氢能炼钢,这或许是未来实现碳达峰的一个重要方向。

  旺盛需求下解题

  据统计,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8%,是除发电外,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此外,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产量比重进一步升至56.5%。无论从行业还是碳排放增量角度说,钢铁业已成为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中之重。

  天津一家钢厂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每年都有令钢铁行业减产的外部压力,但是钢铁产量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例如,2020年即便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建设工程投资仍实现净增长。“从逻辑上讲,房屋销售增长-新开工增长-建设工程投资增长,结果就是螺纹钢产量增加。”

  北京某钢厂负责人表示,从废钢供应量看,今年进口放开会导致总体供应量比去年增加,但幅度不会太大;从需求看,随着减量排放的实施,以及今后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废钢需求会快速增加,价格也会一路继续上涨。

  在行业存在旺盛需求的背景下,钢铁圈内外人士眼中理想的碳达峰目标实现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我们是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中长期任务来做。需要在保障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减少碳排放,直到最后实现碳中和目标。”

  在汇丰晋信基金基金经理陆彬看来,碳达峰、碳中和绝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大国,碳目标的达成将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现减碳目标应更多依靠技术创新。

  建信期货认为,从理论上来说,不论是压减钢产量,还是通过短流程炼钢替代长流程炼钢,都不能实现钢铁行业自身的碳中和目标。因为压减钢产量和长短流程替代都有限度。前者不能脱离钢铁高需求的实际,后者在废钢资源的可获得能力方面受到明显制约,特别是在我国的城镇化起步较晚、废钢资源供应不足、电炉钢产能仍受政策限制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唯有通过氢能等清洁能源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来实现。

  资本市场短炒虚火旺

  “目前钢厂产能还是挺满的。”从事20多年钢材贸易的老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然而,与实业不同,与碳达峰概念相关的金融产品价格已经波涛汹涌。

  不久前,股民瞿鹰激动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碳中和是下一阶段牛市主线。”3天后他又来问记者是否要把碳中和概念股抛掉,“我吃了两个跌停板。”

  在A股市场,只要与碳达峰、碳中和概念沾边,投资者的关注度就会立刻提升。

  3月22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长江电力管理层提问,是否具有二氧化碳排放的市场配额,并在中碳登进行开户?长江电力回应道,公司正在积极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以及适合公司的实施路径。上述表态一经发布,长江电力股吧的人气排名迅速蹿升。

  “股民不管公司是不是真的有相关技术,先炒一波再说。很多股市大V也在为此推波助澜。”瞿鹰说。

  “对绝大部分的传统行业而言,短期可能意味着产能遭遇‘天花板’、成本提升,同时意味着利润下滑概率增加。所以对于A股火电股都被一通热炒的现象,我的感受很复杂。”老盛说,借题材炒作在A股市场并不少见,但认真研读一下新闻,还是应该保持理性。陆彬表示,用简单粗暴的产能削减、产品涨价逻辑来炒作碳达峰、碳中和题材,风险很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