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毕马威毛健:便利店应瞄准下沉市场 加快数字化转型

潘宇静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今年可能是整个便利店行业比较焦虑的一年。”日前毕马威中国消费品及零售行业咨询主管合伙人毛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便利店在运营能力、供应链把控力上要优于互联网平台,近20万家品牌便利店地理区位布局进一步扩张,门店类型向切入“近场”型业态的社区型门店拓展,数字化投入较往年进一步加码。

  较社区团购有优势

  毛健表示,今年可能是整个便利店行业比较焦虑的一年。一方面,疫情改变了一部分人的消费习惯,导致便利店的进店量下降,坪效相应降低;另一方面,现在六大互联网平台悉数进场,除了拉走客流量和分食营收之外,平台的下一步打法还不明朗。

  据毛健介绍,社区团购等平台模式主要以生鲜为主,品类相对较窄,而且比较单一。从便利店的角度来讲,便利店经营的种类更为丰富,除了一日三餐外,还有其他种类丰富的生活必需品。从平台的角度来讲,平台是以互联网方式进行运营,便利店则更贴近消费者自然生活的所在地,消费者日常的运动轨迹、老年群体的消费习惯,都有利于便利店业态的发展。此外,便利店在运营能力、供应链把控力上要优于互联网平台。“便利店地理优势显著,门店的选址必然是自带客流量的,所以便利店更应该考虑的是品牌化的问题。”

  “实际上很多便利店的生意还是在线下完成的,所以便利店和平台的重叠度并不高。以新佳宜为例,便利店注重‘新鲜’,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早餐‘温度’和及时性的需求,做了社区拼团做不了的事情,因此公司近两年业绩持续增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王洪涛表示。

  行业保持较高增长

  毕马威数据显示,便利店行业较其他零售业态仍保持较高增长,2020年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销售额为2961亿元。其中,传统便利店销售额为2716亿元,同比增速为6%左右。

  受疫情影响,2020年线下消费向线上转移的趋势明显。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长14.8%,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较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2021年一季度,线下消费改善加速,网络商品零售额占社零比重有所下降,为21.9%。

  2020年,中国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19.3万家,增速约9%,基本维持2019年水平,同时疫情加快了部分品牌的关店速度。2020年,便利店单店单日销售5167元,坪效63元/天,表现均略有下降。

  毛健称,虽然便利店行业较其他零售业态而言保持了较高增长,但便利店企业也受到店客流下降、关店、坪效下降等疫情的负面影响。为应对市场变化,便利店纷纷加强自身的运营能力,更加重视自主品牌建设和鲜食商品。同时,七成以上的便利店企业建立会员体系,加速布局线上业务,并以提升培训投入、提高人均薪酬来保留核心管理层和基层员工。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流通创新与消费促进处负责人牛宜斌表示,从外部来看,便利店有几个有利的发展因素。首先,我国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连续两年突破1万美元。其次,夜间经济加快发展,据估计去年夜间经济发展规模超过20万亿元,预计今年要增加到36万亿元,夜间消费中,便利店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国家年轻消费群体超过2.2亿人,他们是便利店主要消费群体。

  四大核心发展趋势

  毛健认为,购物便捷性、体验场景化、品类升级与数字化驱动是便利店企业的四大核心发展趋势。在购物便捷性方面,应该注重社区、近场型购物场景的加速扩张,探索线上线下等多方面消费者触达,实现流量与近场触电的提升、与更多生活场景的加速覆盖。

  在场景化运营方面,便利店应该关注线下门店场景化体验与业务经营、改造门店、增加食品消费区等,以消费场景提升增加消费者触点,进一步提升消费复购频率。

  在品类升级方面,便利店应该围绕一日三餐、下午茶等演化出的扩展性需求,注重以鲜食、自有品牌等在内的核心品类能力搭建与升级,实现品类结构的灵活化更新迭代与核心优势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客单水平、毛利表现等。

  在数字化驱动方面,便利店要利用数字化运营支撑运营效率,通过会员体系构建增加会员转换复购客单,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及品类供应链升级等。围绕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运营,实现运营效率提升,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并提升收入和利润水平。

  毛健称:“不同的消费群体深化了围绕购物便利性的多方面需求,包括对服务的需求、同时存在的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全渠道融合和消费者更为健康的消费理念。这些需求带动了便利店场景化运营、品类革新和迭代。”

  从便利店布局角度看,便利店企业应瞄准低线市场,渠道下沉进一步加速,将场景在空间维度进行横向铺开。

  “未来3-5年,以运营能力提升为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便利店企业聚焦的重要发展方向。”毛健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