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海地产半年净利首破200亿 房企下半场用管理换增长

  房地产进入下半场,销售规模已不再是最重要的,真正衡量房企核心盈利能力的净利润,成为各大房企更为关注的指标。

  8月23日,中海地产披露2018年中期业报,销售额达1508.5亿港元,同比增长18.5%;上半年中海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高达232.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203亿,净利润率为26.2%。

  2018年以来,房地产行业逐渐进入下行周期,中海这类稳健的房企却逆势提速,一方面保持开发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加码各类运营,这使得中海在房地产的下半场,具备了弯道超车的实力与能力。

  另外,房地产行业的下半场,如同国内经济一样,房企要由规模型向质量型转换,向管理要效率,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2018年上半年,万科、恒大销售增速下滑,高周转的龙头碧桂园明确提出要降速,更注重安全和质量。

  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获悉,中海建立和健全了行业首个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平台,这是中海地产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颜建国掌舵以来发动的变革,也是中海角逐下半场的本钱之一。

  净利润继续领先同业

  根据已披露的房企财报或预告,已经蝉联“利润王”14年之久的中海,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仍大规模领先于同行,成为首个已发中报半年净利超200亿的房企;这也是中海自2010年以来,连续第9年中期净利率保持25%以上的高水平。

  横向比较,上半年,销售规模大于中海的碧桂园、万科,分别录得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9.4亿元、91.2亿元,远不及中海。

  中海超强的盈利能力首先来自于成本管控能力。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中海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三费”占比一直以来都处于低位, 2017年中海的三费费率仅为4.33%,今年更低至3.9%。

  从全行业来看,据亿翰智库统计,2017年TOP100房企三费比率均值为14.27%,这个数字在今年上半年可能还有上升。

  此外,得益于央企的身份与优质的信用评级,中海的融资成本常年处于行业最低水平。根据中海2018年中期财报,今年上半年,中海的加权融资利率成本仅为4.27%。

  在住宅开发业务带来的净利之外,中海也在着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上半年,中海持有型商业物业总收入达20.3亿港元,同比增长46%。

  中海的写字楼业务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盈利。中海拥有甲级写字楼38栋,总运营面积超过229万平方米,是中国内地最大的单一业权写字楼发展商。

  其联合办公品牌Office-zip的新一代产品,在北京、上海、成都、济南、武汉落地运营,平均出租率超过90%,有效租金较传统写字楼租金溢价160%。

  此外,中海还拥有综合购物中心12家,星级酒店12家,以及28.2万平方米的5个轻资产运营的商业项目。

  截至6月末,中海累计已运营商业物业373万平米,在建面积210万平米,待建面积346万平米。

  中海商业制定了未来五年的百亿计划,即在2023年,持有型商业物业总收入达到100亿。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