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A股涌现“抄底资金” 长期配置盘或为主要动因

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A股下跌的中止和上证开启的三连阳,更多新进场的资金正在被市场所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当前A股的新增入市资金一方面来自于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及高管的增持;另一方面,部分ETF份额的扩大也预示着更多配置资金正在进入A股寻找机会。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股东增持、ETF份额的扩大抑或是对海外投资者的进一步开放,都预示着当前进入A股的长期配置盘资金正在不断增加,而配置盘资金的流入也与日前A股震荡下跌出现的低估值机会有关。

  多渠道资金入场

  A股的三连阳并非偶然。

  种种迹象显示,多路资金中来自控股股东、公司高管的增持是近期入市资金的力量之一。

  7月10日晚,文峰集团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江苏文峰集团有限公司拟在7月11日起6个月内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2%;同日,安控科技亦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张磊、监事会主席刘晓良等人计划增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人民币75万元。

  以上两家公司的增持并非孤例。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自7月9日至7月10日下午18:00,已有13家上市公司发布有关控股股东、公司高管增持公司股票计划。

  “很多时候市场会猜测这种增持是为了维护股价,实际上股东和高管考虑更多的还是投资利益,有些时候他们认为自身公司股价被低估后,往往会采取增持措施,”北京一家TMT类上市公司董秘表示,“特别是前两年上市公司控制权频发的情况下,市场的估值洼地也给了一些大股东低成本增加控股筹码的机会。”

  同时,A股近三个交易日来另有超过百亿的增量资金来自境外部分。沪港通数据显示,7月6日、9日、10日三个交易日的北上资金分别达19.43亿元、35.75亿元和26.92亿元;深港通则为15.70亿元、19.14亿元和17.20亿元,两渠道在三交易日合计买入规模达134.14亿元。

  同样出现增量资金信号的还有ETF规模。

  记者统计数据发现,仅在7月初到7月10日的7个交易日内,华安创业板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华夏沪深300ETF等不少于10只场内ETF基金规模出现了超过1亿份的增长,若按最新的单位净值估算,上述新增规模涉及资金合计达62.12亿元。

  “ETF更多是配置盘在投,这说明A股的资产配置属性正在得到进一步提高,”深圳一家基金公司ETF基金经理表示,“随着A股市场投资风格的成熟和波动率的下降,未来预计进入ETF的配置资金会进一步增加。”

  而在制度层面上,监管层也在预期上创造引导更多增量资金入市的可能性。

  7月8日晚,证监会公告称允许外国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直接投资A股;同时包括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以及富达、瑞银、富敦、英仕曼等在内的13家外资机构也已完成国内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而发行产品的亦有8家。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