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增信心稳预期促改革 政策红包密集派发

彭扬 徐昭 程竹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9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罕见同时就股市密集发声,提振市场信心明显。专家表示,这表明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有助于抑制市场恐慌情绪,稳定市场预期,助力市场企稳。未来有望迎来政策落地窗口期,将持续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持续推出深化改革举措

  专家表示,未来我国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仍需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坚定市场信念,同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也应充满信心。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从经济形势而言,我国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劳动生产率等主要指标均在合理区间,对国民经济结构性变革中可能存在的下行风险不必做过度解读。这一方面是因为中等收入群体和老年群体的崛起、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创新绿色发展正在创造巨大需求;另一方面是民营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系开放正在源源注入活力。

  从具体举措看,陈雳认为,未来央行会继续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计划,通过信用风险缓释为民营企业提供信用增进服务;证监会会通过增强创业板包容性、鼓励私募股权投资民营企业和探索增信工具等方式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资本成本,产业结构改革仍处良性循环中。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黄益平看来,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波动和市场预期因素的形成,短期因素发挥了主要作用。其中,环境保护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措施的实施,加上对落后过剩产能的淘汰,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短期的经济疲软。然而,这些政策对实现长期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因此,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出现暂时经营困难,更主要是结构转型过程中短期因素造成的结果。

  “下一阶段政府会着重降低经济的结构性扭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法治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随着中国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制约中国企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制度因素会不断消除。随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中国企业的融资条件会进一步提升。”黄益平称,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看,中国民营企业的利润率会更大,生产效率会更高,在就业、产出和总利润当中的占比持续在上升。因此,没有必要对中国经济过度悲观,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更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