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安信证券:建议“买入”光弘科技

安信证券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国内  EMS  领先企业,5G  时代有望迎来高增长:公司是专业的电子制造服务(EMS)企业,产品涉及消费电子、网络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公司拥有  68  条  SMT  生产线,在各个技术环节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5G  商用步伐日趋临近,网络建设及终端替换需求加速释放,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  EMS  厂商,与华为、OPPO、大唐等通信公司和闻泰科技、华勤通讯等  ODM  厂商保持稳定的客户关系,通信业务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同时,5G  时代万物互联,车联网和自动驾驶引领下的汽车电子也有望迎来高增长。公司积极布局汽车电子业务,有望抢占更高的市场份额。

  ■EMS  行业市场空间大,本土企业  5G时代有望持续壮大:根据  New  Venture  Research  的统计,2018  年全球  EMS  行业市场规模达  4600亿美元,同年全球电子行业总产值达到  16220  亿美元,粗略计算,EMS占据电子行业总产值的  25%。目前,海外厂商仍占据主要份额,并且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根据  MMI  的数据,2017  年全球前  50  大  EMS厂商总营收超过  3000  亿美元,占市场规模的  75%。其中富士康(鸿海精密)2017  年  EMS  营收超  1500  亿美元,约占全球  EMS  产值的三分之一。全球  EMS  领先企业如鸿海精密、伟创力、捷普等均在中国大陆设立了制造基地和运营机构,将中国作为其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中国大陆  EMS  产业发展迅速,同时以华为、中兴、OPPO、VIVO  等为代表的国内优秀品牌商强势崛起,带动了本土电子制造外包业务的持续增长,陆续出现了众多国际知名  EMS  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以环旭电子、深科技、光弘科技等为代表的本土  EMS  企业。根据MMI  TOP50  EMS  企业排名,公司位列第  30  位左右。

  ■乘  5G智能手机之风,大客户助力业绩起飞:根据  IHS  的统计,2018年全球智能机出货量为  14.1  亿部,同比下滑  1.86%,是自  2014  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展望  2019  年及以后,5G  网络将迎来规模商用,新终端和新应用的出现将带动一波换机热潮,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企稳回升。目前,全球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如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等均发布了  5G  手机。从单机价值量来看,5G  时代手机功耗增加,散热难度加大,加工单价也有望同步提高。量价齐升,5G  时代智能手机  EMS  市场空间可观。公司已经成功进入华为、OPPO、小米等品牌手机商以及  OEM  和  ODM  等厂商的供应链体系。随着公司产能的进一步扩张,公司大客户优势有望催化业绩的持续提升。近期公司跟随重点客户新布局海外手机业务,重点拓展印度市场,未来海外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借  5G车联网之势,前瞻布局汽车电子业务:  2019  年  4  月,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车联网有望成为  5G  最大并且最早落地的应用。汽车电子被认为是未来驱动电子行业发展的助推器。我们认为,叠加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落地,车联网有望带动汽车电子化的快速发展。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2000  年至  2010  年,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的比例从  20%增加到  30%,2020  年可望达到  35%,2030  年或可达  50%以上。预计未来汽车电子装备在低端、中高端车上的价值比重都将有所提升,市场潜力巨大。公司汽车电子端的产品主要为行车记录仪、T-BOX  以及部分车载电子产品。公司于  2015  年设立嘉兴生产基地,发力汽车电子产业,并在  2017  年取得重大突破,当年汽车电子营收达到  1.05  亿元,同比增长  289%,所生产的汽车电子产品最终销往吉利、北汽等终端品牌商。此外,公司还成功开拓俄罗斯  ATOL  公司作为公司客户,切入北美和欧洲市场,保证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持续推进产能扩张,5G时代大有可为:公司自上市以来,两次募投项目扩充产能,主要原因在于已有产能达到饱和状态。2014~2016  年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110.23%、115.22%、109.99%。公司通过IPO  与定增,将有效解决产能瓶颈,预计两项建设项目达产后(2022年),智能手机产能有望增加  5700  万台,平板电脑产能有望增加  300万台,企业及路由器产能有望增加  300  万台,交换机产能有望增加  200万台。由于公司与客户关系保持稳定,5G  时代预计将收获大量订单。

  同时考虑到  5G  频段提高,终端电子产品性能大幅提升,产品加工难度增加价格提高,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实现收入大规模增长。此外,公司大力推进智能生产改造,结合今年来持续稳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上升趋势,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在收入体量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实现利润大幅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19~2021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1.54  亿元(+97.4%)、56.23  亿元(+78.2%)和  130.82  亿元(+132.6%);净利润分别为  3.88  亿元(+42.1%)、5.36  亿元(+38.1%)和  8.05  亿元(+50.1%);对应  EPS  分别为  1.09  元、1.21  元和  1.81  元;对应  PE分别为  23  倍、21  倍和  14  倍。考虑到公司领先的行业地位,给予  2019年  25  倍  PE,12  个月目标价  30.25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