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境内离岸债市开启:首只自贸区债落地 外资行参与承销

黄斌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债券除面向自贸区内机构外,还吸引香港、法兰克福及悉尼投资者,为满足海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需求另辟一条捷径。

  12月8日,发行规模为30亿元的3年期“2016年上海市政府一般债券(九期)”发行结果落定,发行利率2.85%,投标量倍数达2.78倍。这是国内首只面向自贸区区内及境外投资者发行的债券品种。

  对此,部分媒体解读称,该期债券的发行“标志着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之外,中国第三个债券市场的诞生——自贸区债券市场”。

  “不是重新建立一个市场,而是通过自贸区探索现有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路径。”一位债券托管机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12月8日,某股份行上海自贸区分行行长助理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第三个债券市场”的表述并不准确,“因为债券发行是在银行间市场的那套基础设施上开展的,主要的区别在于投资者是不是通过FT账户进行投资”,故更应该将自贸区债券视为“银行间债市的延伸”。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应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债券除面向自贸区内机构外,还吸引香港、法兰克福及悉尼投资者,为满足海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需求另辟一条捷径。

  “这是上海自贸区跨境债券发行实施细则公布以来首笔自贸区债券发行,标志着上海自贸区建立面向国际的债券市场迈出实实在在的一步,也是自由贸易账户功能进一步提升的具体体现。因此,这也可视为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件大事。”应坚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该期地方政府债落地之后,不久后将有银行、工商企业等发行主体陆续发行自贸区债券,品种亦将逐步扩充至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绿色债券等。

  连接在、离岸市场

  实际上,早在今年9月8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下称“中债登”)在央行、财政部的指导下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债券业务指引》(下称《指引》),明确了覆盖发行、登记托管、结算、代理付息兑付等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为自贸区债券的发展铺路。

  中债登相关负责人在指引发布时表示,自贸区债券业务是我国债券市场开放发展的重要尝试,其意义在于:可以拓宽离岸人民币资金的回流渠道,提高国际市场人民币持有意愿。

  “自贸区也是连接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的桥梁,通过在岸主导、离岸参与的方式逐步引导在岸和离岸利差和汇差的收敛,有助于进一步稳定人民币汇率,掌握离岸人民币定价权,进一步打造全球人民币的价格形成中心、资产定价中心及支付结算中心,激发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度。”中债登负责人表示。

  中债登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具体操作上,自贸区债券业务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投资者结构。对于已设立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并经过验收的境内机构、已开立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的境内外机构、已开立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NRA账户)的境外机构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境外合资格机构,均可申请在中债登开立债券账户并开通自贸区专用分组合,直接参与自贸区债券业务;境外机构也可通过结算代理人或合格境外证券托管机构参与自贸区债券业务。

  类似离岸美元债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本期上海市政府自贸区债券承销团由8家主承销商和14家一般成员组成,其中包括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3家外资金融机构。

  这亦是外资银行首次参与我国地方债承销业务,3家外资银行共中标1.8亿元。

  今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正式生效,人民币债券的全球金融资产配置需求不断增加。从9月份开始,国际机构资产配置中对人民币资产配置比重不断加大。截至今年11月底,在中债登开户的各类境外机构达到394家,债券持有量超过7500亿元,其中,国债、央票、地方政府债、金融债等高信用等级利率债备受境外投资者青睐,合计占比超过90%。

  “今年开始央行陆续放松银行间债市限制,欢迎更多海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自贸区债券可以被看作连接境内外债市的一个过渡带。”前述股份行自贸区分行行长助理称,“地方政府发完债以后,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的债券发展也会跟上,我们现在正在跟一些工商企业沟通,推进自贸区债券的发行。”

  其表示,该“过渡带”未来能否发展成类似离岸美元债那样的市场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程度,“目前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利率可能是5%-6%,高于境内人民币债市,但就在几年前,情况还是反过来的”。

  “正因如此,很多企业会有备无患,去使用这个工具。但市场能否顺利发展,还要看市场发行规模和二级市场的流动性等。”该人士说,“长期来看,市场能否成功,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

  (编辑:谭翊飞)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