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旗舰报告:今年亚洲经济增速有望达6.5%以上

证券时报

  4月18日~21日,全球进入博鳌亚洲论坛时间。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可能是举办20年来最特殊的一届。受疫情影响,博鳌亚洲论坛取消2020年年会,故而今年重回视野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距离上一届已过去两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世界局势也变得更加复杂。一场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高端对话,显得格外迫切。

  在18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亚洲经济前景与一体化进程》两份旗舰报告发布。报告认为,今年亚洲经济将出现恢复性增长,经济增速有望达6.5%以上。

  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共设置63场交流活动,分为“解读中国”“把握世界变局和亚洲的发展大势”“‘一带一路’合作”“拥抱产业变革”“与新技术共舞”和“共享发展”六大板块。其中,“解读中国”和“‘一带一路’合作”是基于当前形势新增的板块,是应各方希望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而特别新增的。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表示,设置“解读中国”板块,是希望深入探讨中国发展走势及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新增的“‘一带一路’合作”板块,则是希望以“一带一路”合作为例,探讨加强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疫情下全球最大

  以线下为主的大型国际会议

  4月的博鳌,暖湿气流活跃。来自亚洲乃至全球各地的嘉宾,在进入海南后均需接受严格的核酸检测和不同级别的防疫措施。大会驻地的各项防疫安排,使今年的论坛年会格外与众不同。

  得益于中国对疫情的有力防控,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成为今年世界上首个以线下会议为主的大型国际会议。

  据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介绍,尽管依然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参会嘉宾阵容仍然强大,共有40位政要和前政要、74位部长级官员和前官员、几十位国际组织领导人和负责人,以及几十位驻华使节和驻华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会。此外,近百位世界知名企业高管以及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并参与讨论。证券时报记者发现,因为隔离措施要求严格,不少跨国企业、国际组织、投资机构派了中国区代表前来参会。

  注册参与论坛活动的各国代表和媒体也十分踊跃。据统计,共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代表和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家媒体机构约1200多名记者参加年会,今年注册人数超过4000人,规模空前。

  因为防疫策略需要,年会上有部分论坛采用“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少重量级嘉宾都是连线参会,部分采访也在线上。

  一位从2012年开始就每年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嘉宾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博鳌亚洲论坛虽然立足亚洲,但是国际交流非常多。往年会场上,有一半参会人员是中国面孔,还有一半是外国面孔,但今年较少看到外国人。线上参会的安排,让观点交流和思维碰撞克服了物理距离,使更多人可以便捷地参与。

  嘉宾来源广泛

  发布两大旗舰报告

  18日拉开帷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将在20日上午举行正式的开幕大会。

  每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来了哪些高官要员、有哪些全球著名的企业家参会,均是当年年会的一大看点。今年公布的部分参会嘉宾名单中,涵盖了来自各国的政、商、学、媒领域,还有文艺界人士。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在一场名为“乘风破浪的网红经济”分论坛上,知名电商主播薇娅、李佳琪也受邀参与分享,他们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

  4月1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亚洲经济前景与一体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两份旗舰报告重磅发布。

  《亚洲经济前景与一体化进程》报告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亚洲经济去年出现了60年来首次负增长,但经济表现好于世界其他地区。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0年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比2019年提高0.9个百分点至47.3%。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领跑亚洲,2020年中国经济实现2.3%的增长,2021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达18.3%。

  报告撰写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2021年亚洲经济将出现恢复性增长,经济增速有望达6.5%以上。

  《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是今年新推出的旗舰报告。中亚区域合作学院副院长梁子谦介绍,经分析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若干有区域代表性的亚洲国家发展表现,报告认为,卫生健康赤字、基础设施赤字、绿色赤字和数字化赤字四大发展赤字,是制约当前亚洲经济可持续复苏的重要瓶颈。在各国财力和资源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需要有重点地行动,解决好卫生健康、基础设施、绿色和数字化四大发展赤字并有效联动,有力释放发展潜力,推动实现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秘书处表示,针对报告提出的亚洲可持续发展、四大赤字等问题,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和两家机构试图提出有关的行动计划,希望这个行动计划能形成更加广泛的动议。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