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G7外长会议突发印度代表团阳性病例,英美再谈“紧密联系”

高雅第一财经

  本届由英国主办的G7外长会议,被视作重启面对面外交的契机。

  在伦敦举行的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意外遭到了新冠病毒的“侵袭”。

  据外媒报道,印度两名代表团成员新冠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后整个团队进入自我隔离状态。当地时间5月5日,印度外长苏杰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称:“我被告知昨天晚上接触到了潜在新冠阳性病例。基于谨慎措施和对他人的考虑,我决定以线上形式开展活动。今天的G7会议也将如此。”

  本届由英国主办的G7外长会议为两年来首次,这也是将于6月举办的G7首脑会议的前奏,因此被视作重启面对面外交的契机。G7成员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除印度外,此次澳大利亚、南非和韩国作为嘉宾国也被英国邀请参会。

  一位英国官员证实称,印度代表团尚未出席在兰开斯特宫举行的主要峰会,因此原定于星期三举行的会议已按原定议程进行。

  印度代表团两人检测出阳性

  周二(5月4日),苏杰生与英国内政大臣帕特尔(Priti Patel)进行了面对面会晤,但以线上形式参加了当日其他议程安排。目前,他的检测结果为阴性。帕特尔也没有进行自我隔离,因为两人会面时都佩戴着口罩。据外媒报道,印度代表团的两例阳性病例已被提前检测出,二者未曾出现在会议地点。

  印度近一个月以来疫情迅速恶化,目前已被纳入超过20个经济体的旅行禁令中,包括英国。但根据英国政府的规定,“如果确认你前往英国是为了处理无法在自我隔离时进行的公务”,那么可以豁免10天的自我隔离规定。

  由于印度代表团这场阳性风波,英国首相约翰逊被媒体问到是否不应该举办这场线下G7会议,他回复称:“我认为,政府努力继续开展尽可能多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英国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则说,英国细致且有效地实施了相应的防控规则,6月份的峰会继续进行仍然很重要。

  在周二的晚宴前,拉布说,这次峰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G7可以在印度疫情严重加剧的情况下,与其探讨如何向其施加援助。他补充说,这也有助于发达国家就如何处理国内富余的疫苗寻求“积极答案”。

  根据牛津大学旗下数据网站Our World in Data汇编的数据,截至5月2日,英国已有50.95%的人口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美国为43.97%,德国为28.04%,法国为23.29%,而印度仅为9.18%。

  根据外媒拍摄到的现场图,在周二的会议场地内,参会代表们被塑料屏风隔开,外长们在拍摄集体照时彼此间的距离甚至相隔两米。周三,拉布在兰开斯特宫外迎接各国外长时,被拍到用肘部和拳头与其致意。

  英美探讨“紧密联系”

  据英国政府透露,本届G7外长会议上,约翰逊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早些时候的会晤中讨论了英美外交政策之间的“紧密联系”,双方同意英美合作将在解决疫情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

  约翰逊表示,期待美国总统拜登于6月出席在英国举办的G7领导人峰会。据德媒报道,布林肯与约翰逊的会晤旨在为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的首次海外访问做准备。外媒认为,在特朗普执政的四年后,今年6月11日~13日的G7领导人峰会,将是拜登恢复盟国之间友好合作的一次机会。

  据唐宁街一位女发言人表示,约翰逊和布林肯一致认为,英美合作将有助于在打击新冠疫情方面取得进展,同时“保护环境和其他国际优先事项”。他们还同意,新冠疫苗的全球推广将是战胜疫情的关键,并强调了“G7在这一领域工作的重要性,包括努力提高国际制造能力”。英美还对两国在贸易和国防等领域的合作表示欢迎。

  据英媒报道,本届G7外长会议还讨论了如何确保各国更公平地获取疫苗,并决定增加对世卫组织(WHO)下“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的支持。

  目前,发达经济体与欠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疫苗接种差距正在扩大。根据彭博社的疫苗追踪分析,截至5月5日,全球可供接种的疫苗剂量可为7.8%的人口接种疫苗,但实际接种却是不均衡的,最富裕国家的疫苗接种速度要比最贫穷国家快25倍左右。杜克大学全球健康创新中心也发现,高收入国家锁定了53%的近期内疫苗供应。该中心估计,要到2023年或更晚,世界上最贫穷的92个国家才能达到其人口60%的疫苗接种率。

  会议的联合声明称:“我们申明,需要采取集体行动应对最紧迫的外交和安全挑战。新冠大流行病尤其表明,全球挑战需要全球合作”。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