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jpg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先生演讲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间:2013-01-12 12:27

  贾康:谢谢刘教授,我响应一下刘教授的引导,谈谈怎么从老路走新路的感想。咱们今天会议我们讨论的是倍增计划与市场新动力方面的讨论。十八大以后,一个很清晰的引领性的动力,就是和物质利益相关的,习总书记的讲话里面引用率最高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如果从我们过去的语言来讲,他遗憾的是毛泽东说过的,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要让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习总书记的话是人们都听得懂的大白话,接地气。从毛泽东说到的到习总书记说到的,无非就是说人要有奔头,要有一种力量促使他愿意去奋斗,去争取一个目标的实现。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是邓小平把这样一种奋斗目标勾画为我们仍然在贯彻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我个人始终认为,它隐含的就是一个赶超战略,他的表述非常艺术,2050年人均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总量世界老二了,看看我们人均指标排在多少,查出来的数据是排在第99位,如此而已。

  假设一下,几十年以后,如果中国人均指标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的总量如果中国自己能够在综合实力这个概念之上,把我们的物质的硬实力配合软实力一起成长,绝对就是世界上头号强国。在综合的国力提升,全面发展,十八大所说的五位一体的文明发展过程中间,我们现在研究这个角度,要结合方方面面一起解决的问题,就是相对清晰的,让老百姓认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倍增追求,这个过程怎么样合乎规律,合乎越来越多人认可的存在的发展空间,和我们的潜力,它释放过程中间要消除瓶颈这种现实需要,我们现在老路上的瓶颈制约越来越清晰了,虽然黄金发展期的特征仍然存在,但是矛盾凸显,已经对我们有威胁性,就是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整体上就下滑了一个多点,上半年一派严峻局面,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把这个局面有调回来了,但是在局部,过去如果放一个大项目,是政府和民众一起欢呼雀跃的情景,现在完全没有可能出现。前期做了那么多的论证,政府认为已经考虑得比较周到,马上要开工,来做这样一个有喜庆气氛的开工典礼了,但是民众不答应,顶起来以后的结果,对全局来说,仍然是对我们的严厉的警醒,它后面跟着的就是物的方面资源环境的制约,老百姓越来越讲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他感觉旁边一个重化工,就是不幸福,就有威胁,政府以为靠原来的办法可以把这个事情启动。在什邡几乎就是流血事件了,中央在领导层先把人换了,第二就宣布,这个项目以后就不考虑了。那么企业在这里面所有的前期投入都泡汤了,从这个地方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好的选择吗,是一个不得以的双收的选择。

  我们回到逻辑的主线上,如果能够在今后不到十年时间实现倍增,咱们缓解瓶颈制约,民众对政府决策认同的制约后面是人际关系的制约,老百姓对于收入分配,对于政府应该体现的所谓服务型政府这个转型的不满意随处可见,这是我们现实生活里你要讨论,把倍增处理好无法回避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在制度和政策条件下,处理好缓解瓶颈必须的变革,就是改革问题,这个倍增是自然增长的过程,能不能倍增,有这种可能性,无非就是年均增长7点几,把它从总量换成人均,我们人口增长不是很大,要求方面的压力并不是很大,但是危险是矛盾的积累会不会触发这样一个进度。我现在感觉,要把这种目标引领后面跟着的,必须把短期利益和中长期利益合理结合衔接处理好这是最关键的,你一味讲老百姓满意,政治家当然可以说,同人民同志最直接的要求做起,一味调高胃口不可持续,我们就跌入中等收入陷井。

  民众在实际生活里更多感受的是眼前的事情,而决策集团要引领民众一起寻求长远利益的实现,必须上连战略,必须下决心抓住改革的关键一招,最大红利的来源要啃硬骨头,走到新路上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中国最突出的资源配置是什么,一般的商品价值形成机制比较市场化,但是基础能源和不动产,它的价格形成机制严重扭曲,我们中国整个能源如果从原油来说,有接近60%依靠进口,中国又变成了50年代后期所说的贫油国,没有办法。更多要靠我们自己的煤炭,煤炭从开发到运用到最后成为大家可用的最终消费品这种电力,每个环节都矛盾重重。我们现在在基础品从煤到电比价关系,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千千万万的市场主体和消费者主体,没有人真正感觉需要节电,节能,大家习以为常。所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追求可持续,往往停留在口号上,停留在老路上,我们调控中间对这样一个瓶颈如果不把它撑开,我们弹性空间会越来越窄。现在我们的增长速度低不敢到7.5以下,高不敢到8.5以上。这样一个局面靠什么破解,还是一句话,如果不下大的决心,拿出智慧,从一些可以把握的方面,比如资源税改革入手,结合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比价关系的通盘改革,结合我们必须破除的电力部门垄断的改革,以及发改委对于电价的行政管制,把这套改革合在一起,实行价、税、财,以及金融等生产要素的配套改革,那么我前面所说的这些瓶颈的破除是没有希望的,这是走新路的关键。厂商说我们一个发电厂的三个机组不同时间开始投入运行,发改委可以提出三个入网电价,我看不出他的依据何在。到了最后电力处理从输到配,零售环节也应该引入竞争,提高质量。

  从政府到市场安排改革,可能是无可回避的,这就是拖延我们实现倍增计划的过程,实际把矛盾的积累,到了最后我们跌入陷井。这些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010042号
Copyright 2012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