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jpg

本轮危机是周期性还是结构性原因大讨论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间:2013-01-12 12:50

  刘元春:谢谢焦局长的精彩发言。遵照主办方的意见,我们延长10分钟。

  感觉6位嘉宾都对相关的问题做了一些论述,我有一个问题希望各位嘉宾解答一下,目前我们常常谈到中国处于一种新常态的状态,低增长,不低的通胀,这是我们经常讲的新常态的内涵。但是如果我们纵观全世界都是如此的,经济增长比较低,但是通货膨胀不低,比如印度,俄罗斯,巴西,经济增速都下来了,但是通货膨胀并没有下来。

  因此我们就会考虑一个问题,目前全世界步入这种状态,是不是全世界都处于内生性结构性力量的大时期,还是我们周期性因素还是一个很主导的因素?这一轮的经济下滑到底结构性内生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哪个更强?因为这是我们判断下一步经济增速到底在什么位置的一个关键。因为我们讲经济下滑是大家的共识,但是滑到何处,怎么滑,可能是大家真正关注的要点。

  王一鸣: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从世界来看,通胀的高位跟金融危机后量化宽松的政策是分不开的。现在不光是美国和欧盟,安贝上台以后也信誓旦旦,也要实行量化宽松的政策。我问日本的一些企业家,我说你们有能力去吸收这些蒸发的资金量吗,他们的回答好像是不,现在怎么有新的增长点,他没有实质性的需求。

  所以全球的经济增长的低迷和通胀的高位,我觉得这个结构性问题还没有解决的关键之所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我们要从原有的结构转向新的结构,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我们还没有找到进入一个新的轨道的一个路径,也没有找到未来新的增长点,尽管现在新的产业变革,新的科技革命,产业有些苗头,但是还没有形成强大的市场力量,能够引导资源向新兴的领域去流动,所以这就是我认为的,恰恰这个困局也是未来找到新的路径的一个前夜,现在就是黎明的前夜,一旦形成势头,未来走到新的路径上,全球经济新的一种繁荣也就会出现,谢谢。

  高培勇: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重要,导致危机的因素究竟是结构性的因素大一点,还是周期性的因素大一点。这让我想起这四年多来,我们的经历,比如说08年刚刚步入危机的时候,官方用了一个表述,百年不遇,前所未有,就这场危机的特殊性。但是究竟怎么特殊法,其实大家当时的认识远不如今天这样清晰和深刻。

  最初无非就是操用反周期的办法应对危机,但是这四年走下来,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危机持续的时间如此漫长,显然和战后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是不一样的,原来讲二战以后经济周期是在缩短,而不是在延长,长达四年近五年还看不到走出危机的这种前景和希望,现在还在说何时走出危机还难以预测。

  第二个特殊现象,我们真的有危机吗,比如说四年多,你走到全国各地去你发现很多地方还是很繁荣,该增长增长,该过日子过日子,我们到底有危机吗,是不是中央关于危机形势的判断上过头了,如此等等。这两个特殊现象实际上都在提醒我们,这一次危机的特殊性就在于,如果我的判断,结构性的因素显然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两者交织,是导致这场危机深刻的原因。

  胡祖六:我是这么看的,在实际中,理论和实践是比较模糊的,在我们观察这次漫长的危机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表现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用会计准则中的先进先出来描述,美国09年入伍,11年出,欧洲是10年入伍,12年出,新兴市场国家是11年入伍,13年应该出来了,日本从来没有进去过,也就没有出来的说法。

  之所以新兴市场国家受影响比较弱,刚开始后来产生,是因为它的初始条件还可以,是拖延了这样一个波及影响。但是最终还是要受到影响,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是一个结构性的。美国经济基本出来了,但是他进入一个新常态,在危机以前他可以实现4到6%的增长,这个增长是非常少见的,现在基本上稳定在2、3%之间。像中国维持在7到9这样一个区间,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大家是经历这样一个周期性变化,这个周期性基本是两年的一个周期,但是从全世界来讲,由于先进先出一浪一浪的调整,持续的时间还是比较漫长,结果是大家都稳定在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但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这种增长的结构性差异仍然存在,增长速率的区别还是存在的。如果说在以前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是6个百分点,或5个百分点,现在仍然是增长速率的差距也是5、6个百分点,这个不一样是一个结构性的。

  刘元春: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几位嘉宾精彩的演讲。同时也感谢各位来宾和各位与会的朋友们,感谢大家在快到一点,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还坚持在会场的各位朋友。我们下一个节目就是吃饭。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010042号
Copyright 2012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