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2.gif

文化产业专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先生主题发言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间:2012-09-19 17:45

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跟大家就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中国电影大变局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

    大家知道,2003年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改革以后,中国电影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连续八年差不多以30%的速度递增,从不到10亿票房发展到去年130亿票房。刚才李总也讲了,今年可以达到170亿或180亿的规模,有效的银幕数1200块增加到11600多块,这样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最近发生了一些变化,大家知道就是218日中美电影新协议,这个协议包括的主要内容是我们每年要增加14部影片,而且这些影片都是美国影片,以3DIMAX为主。第二就是票房的分账比例从13%增加到25%。第三是给民营公司提供更多的机会。这一协议的达成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大局,而让电影在某些方面作出了让步或牺牲。

    这个协议签订以后对中国电影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大家知道,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一直占50%以上,但是在今年4月份,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只有15%7月份我们有一个所谓的媒体炒作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电影市场份额上升到80%,但是到8月份,《蜘蛛侠》、《蝙蝠侠》的上映又使我们的市场份额降低到20%以下。这说明中美电影新协议对中国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影响在近期一段时间将会不断地显现,所以业内人士都指出2012年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讲是一个“坎”,这个“坎”能不能过去呢?我们将作进一步的分析。

    大家知道,为什么好莱坞新协议以后,中国电影受到这么大的冲击?实际上就说明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在结构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或者说“短板”,它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我们没有形成与大电影产业相适应的电影格局,由于版权保护等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得不到保护,我们的电影大产业格局在短时期内难以形成;二是在电影的内部结构当中,电影制片业处于相对弱势,与现代电影产业格局不太适应,因为在美国,电影制片业能够拿到50%以上的票房回报,但在中国只能拿到40%左右,最近电影管理层召集电影放映协会进行协商,协商的结果就是争取让制片的票房份额能够提高到45%,相对来讲,制片业处于弱势。三是中国电影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中国电影的创作和生产离现代电影的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距离,相对于美国电影最近几年的发展变化,电影的门槛在逐渐提高,电影的定义和版图也在重新改变。最近三年,我看了几乎所有在美国主流院线上映的美国电影,美国电影在产业层面有一个变化,就是大幅度提高了电影制作的门槛,从技术层面、资金层面把那些小公司挡在了主流院线之外;其次就是随着观众越来越低龄化,电影呈现出游戏化的状态,主要是靠视听奇观来吸引观众,美国观众的低龄化非常严重,主流观众群体在14-18岁之间,这也就是说美国电影在重新制定电影的标准,而我们大家知道,卖产品的最高境界就是提供标准,所以好莱坞现在不仅把它的产品推销到全世界,而且也以它的标准来影响全世界电影的生产和制作,这是我们必须要进行深入分析的。

    中国电影面对好莱坞的强势冲击,我们应该做哪方面的工作?或者说在结构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样的调整?首先我觉得是要尽快建构以商业电影、类型电影为主体的市场格局。我们的电影改革仅仅八年,电影产业化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而随着电影产业化的改革,我们的观念层面还存在着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还没有形成以商业电影、类型电影为主体的市场格局,这是必须加以调整的。其次,我们要全面提升中国电影的专业化、工业化、科技化、国际化水平,制作大量的高端电影来巩固我们的市场份额。其实1994年我们在引进美国大片的时候,除艺术上的要求之外,还有一个技术层面的要求,就是要基本反应当代电影技术成就的影片,但是相对来讲,我们对电影的技术保障还缺乏必要的认识。中国观众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现在的观众群体主要是18-15岁年龄段,平均年龄也只有21.7岁,而且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一批观众同样深受好莱坞电影标准的影响,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再次,我们要构建合理的、全面的、符合电影产业化改革要求的电影评价体系,我们现在的电影评价体系非常混乱,它不能对电影的产业现状,也不能对电影的文化进行合理的评价,这是我们需要加以调整的地方。

    中国电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这个机遇就在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电影本土市场的做大做强已经不远了,在这一点上,我特别强调中国电影当下更重要的是做大做强本土电影市场,不断巩固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因为在市场层面的意义上,我们现在的电影工业基础还不足以支撑我们制作更多的高端电影,去直接与好莱坞电影对抗。在市场层面的意义上,我们无法与好莱坞进行对抗。我们知道,香港电影曾经有过辉煌,但是它现在的电影市场的规模也只有12亿左右,台湾电影只有艺术而没有电影工业,惟有中国大陆的本土市场,加上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区域市场,它支撑一个可以足以与好莱坞进行对抗的“华来坞”,这个已经显现出来一个轮廓,其他国家的电影空间都不能支撑,包括欧洲电影也好,日本电影也好,韩国电影也好,它不具备这样的空间,所以在当前的背景下,我个人认为一味地强调中国电影“走出去”是有困难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不明智的,做大做强本土电影市场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中国电影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种市场潜力表现在很多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投资中国电影产业正当时。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速度仍然很快,今年我们可以达到180亿,电影银幕可以超过12000块,现在我们仍然是每天以8-10块的银幕速度在增长,20%-30%的增长速度有可能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们的银幕数能够增加到20000块以上,我们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350亿。

    中国电影产业仍然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的观影人次现在仍然很低,只有0.6次,而美国的人均观影超过6.8次,法国超过5次,韩国超过5次,所以只要我们把人均观看电影的次数从每年0.6增长到1%、增长到2%,大家可以算一下中国的票房空间将会有多大。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为未来电影产业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其实大家都可以看到,现在上亿票房其实只需要300万的观众人次,按每张票价35元来算的话,只要300万人次就能够达到上亿票房。中国现在城镇人口已经超过7亿,但是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城镇人口超过8000多万,可以算一笔帐,如果30元一张票,仅上海、北京、广州三个城市的票房就可以过亿。

    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不长的时间里,我们甚至市场规模超过美国都不是一件不能期盼的事情,据我所知,现在政府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产电影的政策,首先从银幕建设上,国家已经出台了明文规定,要在我国县级城镇以上建立影院,在有条件的东部地区建立多厅影院,可想而知,这个发展空间非常巨大。另外,大家知道我们每年有5%的基金,政府管理层正在制定一个新的措施,把这5%完全用于支持国产电影的放映和制片,也就是说我们将会对影院放映国产电影进行直接补贴,这个政策正在制定和将要出台当中。同时,我们要利用这个基金和电影专项资金,对上亿票房的国产电影进行直接降低,具体比例也正在制定当中,只要票房过亿就会得到200万的直接奖励。也就是说,为了与好莱坞电影进行对抗,政府管理层将从行政层面和市场层面等综合手段来支持国产电影的发展,尤其是电影产业的发展,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会给国产电影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中国电影来讲,我觉得首先还是要做有市场、有票房的商业电影和类型电影,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我们必须形成以商业电影、类型电影为格局的市场主体。这就需要我们在电影工业流程的各个层面来弥补“短板”,按照现代电影工业的流程做高端的电影,其次是要做有品质的电影,这种品质包括商业品质和艺术品质,不管什么样的电影,只要它具有市场品质和艺术品质,它就会赢得口碑,就会形成品牌,有品牌就会有效益,就会有市场,就会有发展。所以对于中国电影当下而言,内容为王,渠道为王,质量更加为王。

    总之,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其实当下观众愿意看两种电影,一种是好莱坞式的高科技电影,也就是所谓的以现代技术、现代工业支撑的高端电影,这是美国最近几年的最新变化,而且也是美国电影推销给全世界的新的电影标准;一种是能够引起本土观众内心情感共鸣的电影,这两种电影都是我们当下本土观众所欢迎的电影。简言之,就是相对于好莱坞电影而言,接地气,能够引起本土观众的共鸣是我们相对的长项,只要我们的电影产品能够有效地对接市场,能够有效地对接观众,同时又具有现代电影所需要的视听品质,就一定能够征服观众,赢得市场。无论如何,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投资中国电影产业对于各行业来讲都是正当时,因为现在虽然我们的电影产量能够维持在600部左右,我们的投资主体能够维持在1200家左右,但是随着电影产业改革的深化,专业的资本、专业的资金将在今后电影产业的竞争中获胜。

    谢谢大家!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010042号
Copyright 2012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