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第七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

中国证监会期货二部副主任冯博致辞

作者:冯博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间:2013-04-13 10:41

    冯博: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期货二部向第七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非常高兴再次参加我们本次的分析师大会,今天我想从这个新的形式下,如何推动期货行业的发展谈几点看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变为期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多年的高速增长,总量是世界第二,但与此同时,伴随着国际经济危机,国内的经济形势也发生了严重的一些情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的战略发展。这些科学论断为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现阶段利润率的下降和成本上升的矛盾使企业必须进行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期货产品是实现企业由粗放式管理转向精密化经营的必要手段。2004年以来,能源、金融、农产品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进一步加大,如铜的价格在2008年经历了三到四倍的价格的波动,今后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石油、电力等基础行业的价格也将逐步放开,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价格波动会进一步加大。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企业需要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不仅具有较强的迫切性,而且具有长期性特征。目前期货衍生产品工具的使用率还很低,2009年过程互换和衍生品协会对世界500强使用衍生产品工具进行了一次调查,94%的企业使用了衍生产品,中国企业29家,62%的使用衍生产品工具。那些没有进入500强的中国企业,使用衍生产品工具的比例更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同期期货市场法人开户两万余户,由于可以判断,实体经济需求为期货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今后5到10年,将是我国期货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抓住这次难得的理事机遇,实现期货行业的质的飞跃。

    第二,期货行业近年来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国民经济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实现战略转型。近年来我们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战略部署,不断深化对国际衍生产品市场普遍规律和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特征认识,坚持不懈的加强法律基础制度建设,确实改进和加强监管,稳妥有序的推进了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行业规范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客户服务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有所提升。市场功能逐步发挥,2012年期货市场公成交14.5亿手,是2011年的13.4倍,金额是06年的8倍。我们期货行业在12年总净产、净资产和净利润分明是6.5、7.1倍和22倍,看到上诉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期货市场是在由量的扩张和质的升级的阶段,和发达市场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成交量大,但持仓量低,市场的广度深度有待提升。我们持仓量占整个GDP的0.7,美国的比例达到80%,从行业的角度看,公司总体规模小,专业服务水平不高,业务拓展能力创新能力不足,更重要的是研究能力总体不高,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还是对行业品种的研究对相对薄弱。当然也有一些公司和分析师做的比较好,但是在市场社会上总体影响力比较小,还没有形成权威声音。
   

    2012年期货全行业净利润创下了历史的最好水平,扣除交易所的手续费减免和利息收入之后全行业的利润所剩无几。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监管部门会按照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大创新改革力度,促进市场竞争。全球有1300多家期货营业部,近期我们调整了期货营业部的设置规定,降低了准入门槛,简化了审批程序。取消了IP业务对证券公司和期货行业的绑定限制。今后全国1500多家期货公司5000多家证券营业部,就可以开展ID业务,下一步会发布外资参股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参股期货公司,伴随着这些放松管制的措施,未来期货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期货行业的近年发展证明,低层次的经营、粗放的旧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行业总体发展需要进行战略转型。积极全面的业务创新是期货行业战略转型的必然要求,中国证监会支持行业创新的力度逐年加大,11年我们推出了期货投资咨询管理规定12年期货管理办法,13年推出了期货公司现货子公司业务,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研究推进期货经济业务,相关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对期货行业的业务创新,我们还调整了净资本的监管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各项业务对净资本的要求,在支持鼓励行业创新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行业分析研究能力的重要性。

    第三扎实推进分析研究能力,打造期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期货行业更好的服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我们行业转型中,增强期货行业的研究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研究分析能力也是期货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如何提高这个能力,我提供三个观点:

    第一进一步拓宽研究广度,提高研究系统性。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各经济分领域出现了逐步融合的局势,研究单个行业所需要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多,产业客户风险管理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这些需要我们的研究分析要给出单独分析行情的小圈子,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的高度上做好深入全面系统性的研究。希望大家苦练内功,认真做好知识储备,扎实做好专业素质,这是行业提升的基本功,也是迈向现代金融企业的基础。
   

    第二进一步加大研究的深度,提高研究的针对性,近年来,在各种调研和座谈会中,许多产业客户都反映期货公司服务的层次和质量难以满足需要。特别是一些大的企业,我们的期货公司服务不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产业客户的需求和其专业的经济领域研究不够,没有专业的分析研究和积累,就不可能有专业化的服务。甚至没有同大企业对话的基础,非常希望广大分析师静下心来深入研究期货品种和产业链的情况,成为各个期货品种的专家,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这个过程是一个分析师价值的体现,也是公司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长期看,能够实现分析师社会价值和期货公司整体效益的双丰收。

    第三,进一步加强前瞻性的研究,逐步形成自主创新机制。期货公司是联系客户和市场的纽带,在了解和满足客户方面,期货公司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行业分析师应围绕客户需求,加强前瞻性研究,形成客户服务方案,特别希望广大分析师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一些区域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形成政策建议。你们才是行业创新的真正的动力,希望你们在协会的领导下,形成促进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共同推进期货行业的创新,和质量的提升。

    总体而言,研究分析能力,是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期货分析师,是行业的宝贵财富。希望各期货公司和有关方面能够积极的培养优秀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使期货行业的分析师们在服务经济中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

    最后预祝本次分析师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010042号
Copyright 2012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