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第七届中国期货分析师论坛

圆桌讨论Ⅱ:创新发展新形势下的期货与衍生品分析师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间:2013-04-13 12:40

    主持人:感谢几位嘉宾带给我们的探讨。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个圆桌论坛的主题叫做创新发展新形势下的期货与衍生品分析师,本节的嘉宾主持是来自永安期货的总经理施建军先生。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施总在业内是以敢言著称,我们接下来把话筒交给他。

    施建军:谢谢主持人,首先我把在台上就坐的嘉宾介绍一下,坐那边是交通银行总行的金融市场部的总经理涂宏,大家欢迎。第二位是汇添富基金对冲投资部副总监何仁科先生,第三是东方证券研究所执行董事王晶女士。坐我边上的是华润深国投信托的证券投资部的总经理刘辉。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今天时间很紧,我们这个主题是叫创新形势下的期货与衍生品分析师,这个题目我的理解呢,会议主办方在这样的时间出这样的题目,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原来从商品期货为主,现在有了股指期货,那么以后可能还会有其它方面的汇率、利率,所以我们这个资产所分析的对象,从商品要跨越到其它类别的资产,所以一个我想分析师的转型,第一个转变就是从单一的商品期货到各个大类的资产。第二个就是转变了我想我们原来只有传统的经济和风险管理业务,现在又有财富管理的业务,原来我们只做经济业务,现在可能也要做投资业务。就分析如何为投资服务。第三个转变了我觉得原来可能只限于国内,那么现在要朝着境内境外这样来转变。今天我们请来四位嘉宾都是金融机构,有我们老大哥银行的,信托、证券、基金管理公司的,他们从事的工作我们不是很清楚,可能我们在研究这些资产的时候,不是很清楚,所以今天我想第一个是一个起步,就是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的了解,所以我想接下去我想请问一下我们老大哥,金融市场的大哥交通银行总行的涂博士,他在境外海外的银行长期从事管理的工作,那么银行应该来讲是很庞大的资产,我们国家130多万亿,每家银行几万亿十几万亿,那么它是如何运营的?那么这一方面涂博士有很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欢迎涂博士给我们介绍一下。

    涂宏:谢谢施总。今天非常高兴能够代表银行,作为银行一个行业来参加我们这个期货的分析师大会。会前跟施总我们也沟通了一下说讲什么,面对台下这么多应该说专业水平比较高的分析师,我就想讲三点,一个从银行角度看期货,中国由于分业管理的原因,刚才施总提到,我是04年到10年作为交通银行纽约方面的总经理,在纽约7年,也是跟当地的,美国那会要从它的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状态,一直到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都是这样的。所以银行业对期货来讲,现在期货是从传统的商品期货,国内的市场来讲,是从几个商品交易所的商品期货逐渐向股指期货,最近国债的期货可能如果获得批准,可能扩展的更多一些,从实物商品到虚拟的金融扩展。还有一块向国外的扩展。银行这边我们最近银行自己也在做各种探索,比如建设银行的总行在上海特地设立了一个商品和期货部,就这么一个专门的部门在上海配了50多个人,在上海做这方面的研究探索,我们交通银行也做这方面的探索,在看我们银行除了现在给我们几大交易所的,交易所还有期货公司的客户提供存款服务,提供比如说舱单质押的融资服务,除了提供这样的服务还能够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我们的主题叫创新,那就按施总说的,把我们银行的服务,因的信用和我们商品就是期货这一块的东西结合起来,比如说国债期货,那最近如果开了的话,各家期货公司也可以去做,银行是国家的一个最大的持有者,这一块互相怎么联动、培育市场,形成怎样的利益链条,把这个业务做大,这是银行要考虑的事情。第二一个就是施总说从境内到境外这块,原来大家知道就说中国作为一个商品大国,作为进出口大国,它的进出口已经占到世界的前边了,这样的话它对期货商品的价格方面的要求,它内生的需求非常大的,原来几大航空公司08年的时候做航空油的套保这块,又造成了浮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无论如何内在的需求是在这里的。08年以后可能国资委也有一些规定有一些限制,不能集中给高胜、法兴这样的进行套保行为,但是需求是在的。还有我们期货公司他们也许会做一个探索,可能到境外,那银行在这个中间扮演一些什么角色,我们也是在积极的探索,探索这个事情。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刚才前面我听到前面一个嘉宾提到结算的问题,我觉得这一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我在纽约的时候因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还有纽约商品交易所还有一些其它的清算机构都是我们交通纽约银行的客户,清算这一块它的资金清算的效率,还有交易对手的风险控制,还有结算后面的一些很多基础设施这一块,我觉得要求还是蛮高的,我回来看现在,包括我们几大商品交易所后面的银行的支撑系统,比如说交易的中央对手方的效率,比如说交易的资金的周转效率,比如说你是全投的决算,类似这样的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这一块应该回去,银行是结算清算的一个最基础的部门,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它的大通、花旗都是他的结算行,交通银行也是国内的主要银行之一,我们想在这个方面,一方面是配合交易所做好结算清算风险机制的设置,提高风险防范效率,发挥它的最大功能。这是我讲的第二点。
    第三点期货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刚才有一个施总问了,会计核算这一块,套息保值这一块我不是特别了解期货公司怎么进行资本的,比如说你进哪会计帐户影响你的资本,当期损益,银行这边的套息保值,这一块必须把会计核算搞的很精确,才能让期货业务,期货业务还是比较新的,才能让它的对它的评价,让银行的传统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才能按照这个风险做一个最准确的业务的判断,这一块也应该加强。讲的不对请大家指正。

    施建军:谢谢,银行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我们不讲国内的,讲国外的,衍生品市场很发达,银行如何在管理这个资产负债表过程当中应用这个衍生品,比方说有利率的期货和期权,有利率的互换,有债券,有利率的风险管理。还有比方说汇率的风险管理,还有为客户服务当中可能还要有个风险管理,这些方面在境外的银行来看是什么样的状况。因为我在想资产负债表那么多的负债,很多对你有影响,境外怎么做的。

    涂宏:我们因为国际化程度比较高,整个资产负债表当中去年是5万3千亿,其中46000亿是人民币,其中7000亿人民币左右的都是我们的外币,美元是大头,也会有欧元、日元、港币,来源应用不见得匹配,这样会造成我们自己对资产负债表上面的汇率风险进行管理的。那么通常国际上,这个比较成熟,就是说汇率风险因为都是外币,人民币跟外币之间的兑换的汇率风险现在防范起来有点难度,没有市场完全依赖人民银行在中国配置中心对汇率牌价进行管控的方式,会有一些离岸市场的或者NDF这种方式,但是达不到对所有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市场的深度和规模,这个是有限度的。但是外币之间市场流动非常强,我们都是通过比如说通过你的货币调期,通过你的一些延伸的货币的之间的互换,把汇率风险锁定。这个是汇率这边。
    利率这边的情况呢,就是整个资产负债表现在银行都在采取所谓的引进那种叫FTP把所有的分支行的存贷款还有交易性的资产到期的期限和金额逐笔的集中到总行看总盘子来进行一个管理,基本上就是可能期货用到这儿东西,什么修正后的九七,基点价值,这样的方式对利率风险进行管控。现在随着人民银行的利率市场化的加快,压力还是蛮大的,国外的成熟的经验还是应该应用到人民币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当中,银行才能比较有效的对冲风险。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010042号
Copyright 2012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