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发表主题演讲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间:2015-12-20 14:29

  

  12月20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学研究与金融教学改革——第二届(2015)中国金融管理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发表主题演讲。摄影:李先飞

    以下是文字实录部分:

  巴曙松:谢谢蒋教授。很高兴来到我们对外经贸大学,我从今天开始在这任研究生的指导老师,所以要多来。在这20分钟时间我想谈点什么呢?因为他们前边两位都是大牌学者,可以不在乎题目到底是什么,想讲什么就说什么,实际这一次的题目是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学教学与金融教学改革,这是主题。我在互联网上投入的时间非常的多,所以呢我也要给年轻人点一个题,要不然前面的致辞没有点题,要不然同学们在微博微信上前面的三个人谈的什么呀,我们做教学工作要习惯挑战,说任何观点,你都随时要准备有不同的多元的挑战,第二要尊重年轻人的创意,自我的组织能力和现在年轻人的强大的信息传递沟通能力,要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重他们,这是我想提的第二个。第三个就是因为信息的获得,已经不是主要的学习障碍,所以反而凸显了有深度研究的价值,在以前,比如说反复的考量张良,测试了好多次,给他送一本书,张良成为一代名将,后来互联网一搜出来,马上能看到,研究本身变得非常重要。所以其实我想说,第一个我给大家共勉,第二点站在年轻人角度说一下,第三点也鼓吹鼓吹前面几排的老师,不是因为互联网产生之后,你们很容易拿到信息,老师的教学研究不重要了,不是,更重要了。所以这样我们点一下题之后呢,他们学生就说,今天毕竟还是叫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学教学。

  那么作为今天刚当选的贸大的研究生的指导老师呢,我来汇报一下,只好院里领导在呀。进入角色很快,我现在也在港交所做一个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在市场上多一点,但是我怎么带研究生正好跟大家说一下,我非常严重的依赖互联网,我的金融学教学,今天我的学生也在,来了好几个,毕业的在读的。

  第一个我有一个公众读书号,公众号,叫金融读书会,有21万的订阅用户,是专业的金融的研究的公众号里边订阅用户最多的几个之一,我是怎么做得呢?特别是在读的学生,我觉得他们要养成一个密切跟踪最新的动态,但是又不是只看标题而有深度文献的,而在互联网上非常欠缺的,所以我原来组织了一个读书会,每个人分成不同的小组,你自己阅读今天你觉得有意思的文章,读了五篇六篇以后,有一篇有价值,推荐给编辑委员会,编辑委员会在中间做挑选,到了晚上的时候发给我,对他们是一个督促读书交流,对我也是一个时间的节省,我五篇一看,我觉得有价值、有深度的文章我都阅读了,然后第二天七点到八点发出来。难能可贵的是,自开始以来,没有中断,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今天在路上刚发出,这只不过把我内部委员和原来团队的同事做读书的时候,大家内部化做一个分享。

  第二个我做了一个学生的微信群,利用这个微信群分享我自己的报告以外,一人一天一换题,每一个人,结合你自己有心得和研究的领域,在微信群里边主讲,大家讨论,早上八点之前要发出来,发不出来,我就要骂人的。然后中午和晚上,中间讨论,第二天中午12点之前,必须整理出讨论的纪要,交给一个专门评估你这个纪要水平如何的一个委员会,由学生自立组成,第一次退回,第二次就给我了,写三千字的检查,不满意写五千字的检查,第三次写一封信告诉学校换导师,到现在没有学生敢不做的。这样使得我们金融学原来的很大的缺陷,理论和实践脱节,金融机构内部,银行不懂证券,证券不懂基金,基金不懂信托,使得学生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对自我教学,尊重大家的创意,学生自己成立学术委员会。

  第三为了防止年轻人自满,容易自大,要他们知道,山外有山,所以有两个工作,第一我请前面两排打牌的金融机构的董事长、教授,加到微信群里给大家做讲座,我把定位叫传薪讲坛,薪火相传的意思,今天前面的几位都有份,你们讲座的奖励是一个红包,整理出来以后,一期一期整理下来,大概有40多期,我认为这是最前沿的金融学的一本教材,做信托的总裁,做银行银行怎么风险管理,做行长,以前还要专门找个教室,还要请他们来路上接送,这个不用,整理出来。同时学术上要进行深入的文献,年轻人最怕一上来我觉得,我见到这三个字就非常痛恨,你觉得,你的依据是什么?你的假定是什么?逻辑框架是什么,数据支持是什么?所以首先读文献,读了之后,你就能理解凯恩斯说的一个自大的决策者,自认为自己的决策不受任何文献的影响,只不过是一个奴隶和信徒而已。所以你们要有点创见,很难的,所以要读点文献。

  第四个做法,还有很古老的BBS,最早的时候,我的核心有一个加密的BBS,头几年带研很困难,教他怎么写文献总数,怎么选题,给他们写邮件,到第二年,这就变成讲义,先看这个,看完再说,第一届的学生论文第一稿怎么改,第二稿怎么改,什么毛病,都有交流,正式答辩之前,先在微信群里面预答辩,要提出修改意见,不同改法都在微信群里贴出来,这就形成了电子版的讲义,你只要愿意看,资料非常丰富。

  第五点,我自己编了一个电子杂志,让学生自己编,就是你自己在读书期间和毕业之后发表的论文和我发表的论文自己认为有点价值的,变成一个杂志,收藏起来,立此存照。博士生毕业之后出一个专集,你的论文和学习期间发表的有点价值的文章和你读书期间的学习的体会有什么要给大家分享的,形成一个专题,硕士生把你论文中很有创意的那一章摘出来形成一个专集,所以这就是我想讲的第二个部分,也呼应这个题目,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学教学,我的一点初步的探索。

  接下来才是今天的命题作文,就是人民币加入SDR之后的一些新的市场和政策的走势。我想谈四点,最近11月30号,人民币加入SDR之后,12月18号美国国会批准了IMF的份额改革方案,在SDR的货币篮子里边,中国占10.92,是排在美元和欧元之后的第三大货币,在IMF份额改革之后,排在日本之后,也是第三位,所以大家做了非常多的讨论。象征意义、理论意义,各种影响,我更多的从市场角度来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那么第一个我觉得这意味着国际货币博弈的模式多元化,比如说我们原来经常一写,我看的最多的文献谈IMF的改革,批判的是美国太不象话了,15%的否决就通不过,所以他实际上控制了IMF,但实际上现在中国在其中占有6.39,如果把后面的两三个新兴经济体的份额加起来到了15%的话,我们同样也有一种否决的可能,也形成在国际货币基金的一个事实上的否决权。所以这跟原来单一的由美国主导的博弈模式来说,可选择性要多的多,所以仔细计算一下,投票权的改革的进展和投票权的计算方式,我们会发现,这个拿到6.39第三的份额,对于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现在需要的是我们研究界提出有价值的参与治理的方案、模式、主题。

  再比如说,你从SDR的货币篮子的构成和这次变动看,我觉得基本上展现了当前的国际金融的变化,我过去在纽约待了两年,现在在香港时间比较多,有明显的变化,中国第三SDR的份额,10.92主要来自欧洲的减少,日本的减少,美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所以这也看到了美国实际上在现在的金融体系里边,还占据支配地位,欧洲和日本的影响力的下降。那么作为一个简单的加减法,实际的博弈比这个更复杂,比如中国加上欧元,他在SDR的货币篮子的权重就超过美元了,但是中国加欧元加上英国,即使跟他合作的再好,还是小于美国加日本,所以这个就有一个博弈模式就是你仔细看,我们亚投行的基础设施银行比较顺畅,与中国和欧洲的合作有突破是有直接关系的。英国带着欧洲做投票支持,实际在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里面,是形成了一个有影响力的话语权,所以这个也是一个事例上的印证,就说现在在人民币加入SDR作为一个标志国际货币的博弈越来越多元化,我看到香港市场的份额,在纽约市场的份额,欧洲在收缩,日本在收缩,中国在扩张,新兴经济体在上升,所以我也欢迎我们贸大金融学院把香港交易所作为一个基地,如果你们要参观交流的话,我来安排,此处应有掌声。

  第二点就是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之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根据MF的SDR货币篮子调整的计算方法,中国这10.92个百分点有差不多十个百分点来自于贸易结算,真正来自于金融,比如国际借贷、市场开放不到一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化,应该说从主要靠贸易结算驱动,正式转到以发展多元化的金融产品驱动这样一个关键性的转折阶段。那么尽管说SDR不算什么,大家很多人会说,很多错误的理解,SDR总份额不过两千多亿美元,你就占10.92%,不过两三百亿美元,他的标志和象征意义非常的大。你就以10.92数据的贡献来看,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的提升这个指标的话,可能来自贸易的贡献很有限,你已经贡献了十个百分点,所以更多的改进空间来自于金融方面的发展,而金融方面为什么占比比较低呢?我发现在这个份额的计算里面,有很多的研究,非常的粗浅,有很多问题,很少有人涉及,我作为市场参与者,深切感受到的,比如说计算机,有一些合理的,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原因,比如把港澳台不算在里面,他说你不都是一个国家吗?这个时候,他高度的支持是一个国家,所以有一个阴谋论的解释是促使中国的很多业务放到了伦敦,在香港的存量人民币还是最大的情况下,交易指标我做了一个对比,还不如伦敦。我现在让我的小组说,你每一个月必须做一个全球人民币产品动态预报,有什么新趋势,有什么新竞争,交易量变化。

  所以那么香港的问题在哪里?就是海外市场或者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前期一个主要依靠贸易结算,可以理解我们是贸易大国,第二在金融方面过分依赖单向的升值预期,以及由此衍生的套利需求,大量的人民币需求说我拿着人民币,我希望它升值,或者我两边做套利,做这种投机套利,这在初期作为人民币启动国际化的时候,是无可非议,但是要想做成一个有深度的国际货币,你必须依赖于一个双向波动下的多元化的人民币计价产品。我不赞成说,汇率波动不利于国际化,人民币在升值时期,有利于人民币作为资产货币,人民币的贬值时期,有利于他作为负债,正好发展人民币计价的负债,人民币波动比较频繁的时期,正好发展人民币的风险管理产品,恰恰是单向的升值预期,不利于人民币的进一步国际化,使得海外持有人民币的主体过于单一,这是我想讨论的第二个人民币加入SDR之后意味着、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动力的转换。

  第三个就是人民币加入SDR之后,意味着一个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透明化,我们也看到很多讨论,说不应该把人民币加入SDR和人民币汇率捆绑,这个写出来是具有价值,阅读价值,但是也几乎是一个正确的废话。那么因为当市场都一致的认为,你在加入SDR之前会很稳定,在加入SDR之后会很不稳定,就很有预期,我们要分化这个预期,这样的废话,给我们这些资深的研究人员说说可以,你跟年轻人说他会骂你。我想的是什么呢?就是人民币加入SDR跟人民币汇率水平并不直接相关,但是有很深的影响。影响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真正的大国的货币,是在事实上被动的挂住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就说我们当然在官方的文件里面,今天你看丁校长,管涛司长都是这方面资深的专家,我从93、94年在银行工作就参与外汇体改,现在外汇纸币银行多了,以前完全是中行。我们叫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你从事后评估看,他是一个软性盯住美元,你现在加入到SDR货币篮子成为第三大货币,如果你的汇率是跟在篮子的另外一个货币的话,那我何必再加你进去呢?我加你跟着这个货币的权重不就完了吗?所以他跟汇率没有直接相关,但是跟汇率体制有关系,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而且逻辑上也是可以站得住脚的时机,就是把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我甚至参考一揽子货币的指数也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所以我在呼吁几个交易所,全球都不怎么关注,我们找两个交易所,挂出期货、期权出来,看看还关不关注,纯属个人意见,不代表交易所的看法。大家在我们贸大的金融课程里学到的,经济发展到这样一个水平,也就不可能三角,你不可能同时想获得内部平衡、外部平衡,汇率和利率都控制的好好的,这个时候,也要做一个自己的选择,作为一个大的经济体,内部平衡更重要,更优先、汇率的灵活幅度是内部货币政策独立决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是一个正好合适的时机,加大汇率的浮动。

  第四个人民币加入SDR后,我从市场角度看,也更加需要建立这种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的良性互动机制,我们人民币国际化原来提出一个模式说,开放,冒然的开放,金融市场很容易调节,市场容易冲击,所以就慢慢来,所以就以香港离岸作为一个试点,这是一个离岸、在岸模式。那么在人民币加入SDR之后,我们从实际感触的情况看,需求很大,仅仅靠在岸或者仅仅靠离岸,都很难推动下一步的进程。比如说加入SDR之后,我和我们有些金融机构也做了调查,他可能短期增持人民币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从中长期看,基础设施完备,产品多了之后,增加是很迅速的。那么就有大量的投资,配置的需要,一些大的国家的央行,大的机构投资者,他会到北京来,到上海来,他去审批,漫长的审批的程序,昂贵的运营的成本,还有代理行的协议,非常的繁琐,做尽职调查,大央行、大机构会来做,更大部分的这些中小的投资者手里有人民币的,中小国家的央行,他不能够承担这些成本,所以他一看没渠道,我就不要了。而如果在离岸市场建立这样的平台,他低成本的,用他原来习惯的交易方式,而不是全新的交易方式,在中国市场配置的话,对人民币需求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再比如说商品市场,我们谈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沿线很多经济体跟中国有密切的资源往来,所以资源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这些项目的盈利能力,甚至决定它的成败。即使我们是很多商品最大的消耗国,我们没有定价权,香港交易所收购了全球有色金属交易量占70%到80%的伦敦交易所控股,但是即使如此,全球的商品定价,有色金属还是在伦敦,欧洲时段,以欧洲的规则,以美元和欧元计价,所以在国内目前发展状况情况下,冒然开放,可能有冲击,但是在香港离岸市场上,完全有条件获得商品的定价权来支持一带一路,美元计价转到人民币计价,从欧美时段转到亚洲时段,从我们没有影响力的交易基础设施和交易平台转到有中国影响力的交易基础设施和交易平台,只有多元化的投资形成的价格才是有国际影响力的价格。所以我们在离岸市场有条件推动这个转变,这就是我想给大家汇报讨论的一些个人看法,讲的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各位。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01004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