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直播通用top1.jpg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建院一周年 发布多份重磅成果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一周年院庆4日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数百名绿色金融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展望了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议题,见证了研究院多份重要研究成果的发布。

精彩观点

活动时间

2017年9月4日上午

 

活动地点

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 三层会议室C厅

 

主办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支持单位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top现场图片

top文字直播

以下文字由速记稿改编,未经发言者与论坛主办方审核,转载或引用请谨慎!中证网不承担转载引用以下文字所引发的任何后果。

  时间:2017年9月4日

  地点: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 三层会议室C厅

  主题: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一周年院庆

  主持人:尊敬的马骏首席、史建平校长、Michael Sheren先生、Simon Zadek先生、王琳晶先生,绿金院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的各位专家;各位长期支持、关注绿金国际的来宾,各位专家学者、媒体朋友,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莅临我们院庆的现场,在座的各位既有特意远道长途飞来,还没有倒过来时差的外籍顾问专家,也有与绿色金融研究院紧密合作,共同成长的机构和代表,更不乏近十年与我们守望相助,在关键时刻帮扶我们成长的前辈和老友。我是刘倩,是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

  今天是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成立一周年的重要时刻。感谢各位来到会场,与我们共同见证过去一年的探索与发展,我们也选择在这样的时刻,以年度工作盘点,特别是系列成果发布的方式,回馈各位的关注和支持。

  下面我为大家隆重介绍出席活动的中外专家与领导: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先生

  英格兰银行高级顾问、绿金院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Michael Sheren先生

  联合国副秘书长高级金融顾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Inquiry 联合主席Simon Zadek先生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绿金院理事会理事长 史建平先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委会主任、绿金院理事会执行理事长王琳晶先生

  银监会政策研究局 叶燕斐巡视员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的白研风(音)院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谭小芬(音)副院长

  以及财经研究院的李相军(音)副院长,

  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 马险峰副院长

  江西省金融办 许忠华副主任

  广州花都区 叶志良区长

  出席本次活动的来宾还有,来自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各理事单位的专家代表;绿金院理事会的各位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指导专家,中央财经大学各兄弟单位的领导、媒体记者朋友,以及各位远道而来支持绿金院发展的朋友们。再次感谢各位拔冗出席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一周年建院庆典。

  下面,首先有请中央财经大学史建平副校长致欢迎词

  史建平校长是财政部系统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也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期专注于财政金融领域的研究工作,自建院一直担任绿金院理事会理事长,长期支持、关注和指导绿金院发展。有请史建平校长致欢迎词。

  史建平:

  尊敬的Simon Zadek、王琳晶先生,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研究院工作的各位来宾、专家媒体朋友们和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共聚于此,共同见证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建院一周年的工作成绩,同时将发布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广聚各方力量,聆听国内外各位专家的见解,为共同推动绿金院的进一步发展贡献智慧,我感到十分荣幸,在此我仅代表中央财经大学向各位嘉宾致以诚挚的谢意和热烈的欢迎。

  绿色金融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并已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回顾过去一年,在中国乃至全球,绿色金融取得突破性发展,去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9月在中国的推动下,绿色金融首次写入G20公报,9月中国首家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型国际化的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在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下建立,研究院志在建成绿色金融领域领先的国际化智库,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步伐正不断加快,今年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陆续公布了改革方案和绿色清单,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以及加快建设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均成为了各地方下一步的重点任务,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开始从金融的视角考虑绿色发展的新思路。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自建院以来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遵循绿色共赢,协同创新,服务社会的宗旨,取得了多项成绩,在地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股票指数,环境压力测试等金融产品创新,能源金融研究,绿色债券标准的统一与研究等方面创新发力,同时在气侯金融碳市场研究等领域保持优势,持续产生成果。在绿色金融中外交流理念的传播与推广,青年人才培养等领域综合发力,为推动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推动中国绿色金融智力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作为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理事长,首先我对绿金院所取得的成果感到欣慰也感到骄傲,也深知绿金院的发展离不开各位的鼎力支持,当然我们也非常感谢天风证券的慷慨捐赠。今天在绿金院建院一周年之际,有各位重量级的专家将为我们贡献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演讲,同时绿金院的各位专家还将发布资产管理业环境压力测试,中国能源金融发展,中国碳市场发展,多边开发银行合作,绿色贸易融资等六份重要研究报告,欢迎各位专家和媒体关注和讨论。

  我们期待中央财经大学绿色国际金融研究院将继续在推动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探索、理论研究与制度创新方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祝今天的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史校长,诚如校长所说,智库是促进一项事业发展、智力升级的担当,需要未雨绸缪也需要勇挑重担。我们也将在未来继续脚踏实地的积跬步,谋千里;扎扎实实的探索属于我们的智库发展之路。

  下面我们开始今天上午的主旨演讲部分,首先有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首席,马首席是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在过去几年推动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中展现的卓越领导力令人印象深刻。有请马首习即席演讲。

  马骏:

  尊敬的史校长,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向中财大绿色金融研究院建院一周年的活动表示衷心的祝贺。这次活动其实是我们系列活动的第一个项目,这个系列活动从今天开始,一大早就是中财大的一系列活动,下午有中英的绿色金融的一个论坛,明天是全天国际绿色金融的研讨会,后天还有几个活动,包括蒙古代表团到中国来访问,跟我们一起交流绿色金融的经验,还有华尔街基金会会在礼拜三的中午举行关于碳交易市场的活动,可以显示出绿色金融在中国在全球一个生机勃勃的态势。

  回到绿金院的建一周年我想讲几个意思,第一绿金院是一个有很长历史的研究机构,很多年以前当时王遥院长还在主持气候与能源研究中心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合作,包括从2014年开始,我们在人民银行搞了一个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当时王遥教授是我们那个小组的重要的成员,为碳金融等等方面的研究做了很多的贡献,过去几年当中我觉得随着院的成立,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大概是从过去的几个人现在发展成为了几十个人的研究和教学机构,在许多领域当中取得了重要成绩。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这些例子都是我实际参与过的事,还有很多事情我没有参与,王院长会讲的很清楚,一个是2015年底绿金委牵头的,两个牵头组织之一就是王遥牵头的气候据绿色能源中心,全球都公认中国的这个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最近我们还和欧洲投资一行一起探讨推动中国和欧洲之间绿色债券标准的一体化研究,王教授也是代表绿金委协调。第二个在政策方面,绿金院为去年8月31日七部委出台的绿色金融指导意见做了一个独立的学界的第三方评估,在G20研究过程当中的一些积极的参与,刚才史校长已经提到,是2016年由中国发起的议题,成立了G20绿色金融领导小组,由人民银行,包括我本人和Michael Sheren代表两个银行共同主持了这个,在这个过程中绿金院积极地参与了很多工作,尤其今年我们小组设立了两个议题,一个叫做环境风险分析,第二个是环境数据的改善。风险分析当中由绿金院主持的中国保险和资管业的环境风险压力测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史教授也参加了我们在德国的活动,王院长组织的团队也参加了很多由绿金委出面由你们协调的活动,过去已经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组织双方五个小组的联合的工作,今天下午要发布中英的绿色金融联合报告,在这个过程当中王院长的团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协调的作用,这些都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还有一点是地方绿色金融的试点,今天来了好几个地方的绿色金融试点单位的同事们,包括广州的,还有一些也在争取做这个绿色金融的创新,像沈阳的几位同事,还有衢州的同事,还有更多的地方,王院长带领团队都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在能力建设,地方构建绿色金融的框架等等做了非常有力的工作。今年6月14日,国务院已经正式宣布在我国五个省区共8个城市开展绿色金融试点,今后不光在中央的层面,以后在地方的层面也会有非常强的绿色金融发展的势头。

  下面我想简单讲几个下一步能力建设方面我们希望看到的进展。为什么要强调这个事,因为我觉得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看,政策层面发展绿色金融的共识已经基本形成,尤其在中国,2015年9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了文件,明确提出要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2016年8月份,七部委发出了绿色金融指导意见,形成了35条具体的内容,我想这些中央层面的文件,标志着绿色金融已经形成了国家的战略,而且都有比较具体的部署。

  从国际上来看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一个是是G20绿色金融达成共识,在2016年9月份杭州峰会上,G20绿色小组对七项发展全球绿色金融倡议全部写进了G20峰会的公报,这个峰会公报是20个国家的主席共同签署的,表明了绿色金融,巴黎协定也是推动绿色金融,尤其是气候金融的重要力量。这些政策层面的共识,并不能保证它一定会非常顺利地落地,更艰巨的工作是各个层次的能力建设,包括在政府机关里如何来推动一些政策的形成和落地,在金融机构中如何推动产品、工具、方法等等的落地,还有在人才培养这个环节当中,有中财这样研究教育培训的机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能力建设,一个是方法和工具,今年G20领导小组推的两个议题都是和方法和工具有关,一个是环境风险分析,其中包括了金融机构如何通过压力测试,情景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来研究本机构如何避免更多的高碳风险和污染性资产方面可以作出努力,通过这些努力如何来规避金融机构所承担的市场、信用、法律等等风险,这些方法工具在有一些地方已经得到应用,比如中国的工商银行已经搞了两年,具体形成了对环境高风险领域当中的信用风险分析的具体的方法,而且已经开始影响对这些行业贷款的融资成本。在资管和财产行业,中财大已经开始做这个工作,开始和业界结合,但是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这些分析工具真正被用到的机构占我们所有的金融机构是很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的机构还不了解这些分析工具,不了解这些工具未来如何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到低碳和绿色产业,减少对高碳和污染型行业的功能。

  比如你要搞绿色投资,就必须要对项目的环境效益和成本进行量化的分析,你所投的项目,假设你把它称为绿色的,到底能减多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减多少污水的排放,能够节省多少的能源,能够节省多少的水,这些东西都要量化出来,不是很简单的事情,需要很多研究和开发的工作。

  还有一个例子是地方应该搞自然资源的资产负债表,有了这个才能真正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从方法论角度建立这两者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地方政府更多的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发展。

  第二个是产品开发的能力建设,更多的是涉及到银行、保险、证券资产管理公司他们所要做的各种各样的绿色金融产品,比如Michael Sheren今天下午会ABS,这个是讲绿色投资能力的一项工具,比如说是一家污水处理的企业,如果你只能融到一部分,你可能只能做一个污水处理项目,通过这个通过ABS的方式打包给保险公司后,你就可以把这个给收回来马上可以做第二个项目,所以复制绿色投资的能力就要靠金融产品的创新。

  我们保险公司也在开发关于绿色保险产品,这些产品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对新能源项目和绿色建筑的投资的信心。还有是关于各种各样环境权益的,融资的办法,系统当中有很多内容,包括碳排放权作为抵质押,让绿色企业到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还有排污权也可以作为抵质押物,这些方面需要做很多研究开发的工作。

  最后我想简单说一下绿色金融需要大量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接触了很多地方政府的官员,他们很热切地希望能获得在能力建设方面的帮助,也表明对人才有很强的需求。在地方层面上我们借助了很多银行,保险公司,资管的机构,应该说咱们在很多地方,这些机构除了绿色信贷比较有概念外,其他的绿色金融产品还很少有接触,我们大量的绿色金融产品目前来讲还是在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在他们总部开发和推广,但是在地方的推广和应用还比较有限,要做到有效的推广应用,一定需要大量的人才。我前一段曾经说过一段话,兴业银行搞了一个绿色金融的事业部,里面有两百个绿色金融的商业人才,如果我们能够复制同样的能力的话在其他的金融机构中,中国所需要的绿色金融人才是以万计的需求,因此向中财大这样的研究机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希望,希望中财大尤其是绿金院能够在人才培养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能够帮助我们中国,甚至能够帮助我们全球的很多绿色金融的能力建设。

  最后再次祝贺中财大绿色金融研究院一年的建院,也预祝今天的会议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

  主持人:感谢马首席系统地帮我们梳理了过去取得的成绩,能够参与到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金融事业中是我们团队的每一个人的容幸,未来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和梯队的发展,也是我们接下来几年要攻克的课题,希望以我们的努力能够为你刚才提出的问题的推进尽到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作用。

  下面有请英格兰银行高级顾问Michael Sheren 先生发表主旨演讲。

  Michael Sheren先生担任英格兰银行高级顾问,作为英格兰银行代表,与马首席共同负责推进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工作,下面有请Michael Sheren先生演讲。

  Michael Sheren:

    大家早上好,首先想感谢可以邀请我过来,也想祝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每一个人,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跟大家都有工作上的往来,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我们都是G20绿色金融工作小组的主席,我们也是负责这样的一些相关的研究,很多的研究结果今天大家也会看到我们会进行介绍,我也很荣幸在这个研究的工作中担任了一部分的工作,也有很多人参与到我们这个工作中,我们会发现这些的研究报告是非常具有创新,非常别具一格的,感谢所有人,感谢中国人民银行你们在这方面的努力。

  在国际层面上来看,我和中国人民银行在G20峰会上合作的是我们发现中国从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制定出来了标准参与了进来,尤其是当主席国的时候在工作中之能加一个议题就是绿色金融,可以看出来这个议题对中国和对世界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说把绿色金融放在杭州G20峰会的一个重点,这已经彰显出来了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自信力和领导力。

  我昨天有个演讲是在Simon Zadek之后的演讲,他的演讲特别好,所以我自己的感觉不是很好,我在他之后演讲很有压力,我在过去也有这样的机会跟200位相关的学生去交流,跟他们讲到中国在过去所扮演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会发现,我们取得了很多的进步,包括绿金院对于我们研究结果所扮演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这里我想说,我们在政府之间的在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包括我们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之间的国际合作,都有助于我们推广绿色金融。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一些研究文件,都是来自于这样背后的一些高校或者是中国人民银行以及英格兰银行,包括PRI等等一些机构,这样的一些卓越的人才共同地来努力,来制造不同的影响。接下来我想主要围绕三个层面讲一下英格兰银行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我们的工作,以及G20峰会上我们所取得的一个成就,还有就是我们工作的一些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但是在介绍这些具体的内容之前,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昨天我所接触的学生,他们都非常地好奇,求知欲望也很强,当时他们问了很多关于绿色金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说您觉得绿色金融意味着什么,当时我们分享了一些我们的理解,我们希望能够给学生展示出来一些基础的理念,比如说大家走出伦敦城市的门,我们现在面临的和其他地方的问题是一样的,我们可能住在伦敦走出家门也会遇到雾霾,这个是北京的情况是一样的,绿色金融就是可以让我们通过财政金融的手段,帮助我们更好地推崇绿色发展,相信中国也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英国是目前把所有的公共汽车都变成了环保型的汽车,这个项目会在未来五年完成。这个项目是需要获得相应融资我们希望能够把这种理念传递给学生,有一些时候我们觉得金融是非常虚的概念,但是实际上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让空气变的更加清新,让水资源变的更加洁净,这些都可以通过融资的手段来达成。

  后来有一个年轻的女学生她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说可以做的真的是太多了,的确她分享的这个观念也是我们所赞成的。今天在座的各位聚集在一起,我们知道在过去的五年中,整个世界上不同的国家都开始在绿色金融上有所进展,包括中国,包括G20的其他国家都已经加速了在绿色金融上的部署,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于中国和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人,比如说很多欧洲的大的投资机构都开始去做绿色项目了,这个在五年之前可能是很罕见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全球的投资者投资机构,比如说蒙迪(音),或者是国家的一些养老金的投资机构,都在涉及绿色金融,不仅是为了更洁净的空气,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有一个可持续的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式,这个也是我们全球的共识。

  接下来想给大家简短地再多说几句关于我们的工作,关于在英格兰银行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我们其实是三年之前就开始做一个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我们希望能够把碳排放降低80%,这个是到2025年的一个目标,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同时我们的政府也开始去对于整个行业进行监测,观测他们是否在碳排放减排上面作出了相应的努力。如果有行业没有办法满足这个目标,我们就会有相应的惩处措施。在G20峰会上我们也了解到,在中国也有很多企业或者是政府,他们也在这方面有雄心壮志,知道我们应该去引入我们在英格兰银行所推行的一些措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和央行有了相应的合作,希望能在中国开展更多的绿色的项目。当然了和央行比,整个英格兰银行的规模是小很多的,我们希望能做的就是强调关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我们如何能够通过气候变化去考虑一些全球的挑战,如何去应对这些挑战,包括如何能够和欧洲的其他国家像瑞士、法国一起应对这些问题。后来我们也和其他越来越多的国家有所合作,比如说新加坡,我们看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应对这个挑战,后来我来到中国,当时我谈了一个关于洪水泛滥的问题,其实当时我对洪灾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就是在那个场合我认识了马骏博士,之后我们在英格兰银行也做了一项宣告,我们做了类似的事情,大家可能知道上海、香港的银行他们的银行资产规模是非常大的,我们目前在英格兰银行也是开始理解了,如何能够通过银行业的板块去更好地应对这种气候变化或者是绿色的发展。之后我们也举办了很多的活动,作为央行,作为金融业的主要参与机构,我们推动了整个事情的发展,我们需要去理解整个银行业我们的资金投向了谁。

  可以跟大家说,很多时候银行的从业人员他们可能在从业的时候关注的是利润,是回报,但是实际上在实体经济中,我们现在应该去注重一些不同的层面,我相信马骏博士他之前也做了很多深入人心的演讲,我们需要去了解环境的风险,我们需要去理解银行如何能够去正确地评估风险,我们想让银行这样做,不是说这个事情听起来很好,而是因为正确的评估环境风险,能够更好地让金融机构对我们的经济社会活动进行正确的融资导向。

  我们现在已经做了一些基础的研究,包括收集数据,然后我们会有一些访谈、采访,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行业中如何能够更好地进行正确的融资导向。比如说我们会和一些企业进行面谈,如何能够做项目的确立,如何做相应的融资。其实这也是我们之前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就在最近,马骏博士也和大家提过,就是我们也和瑞典有了相应的合作,他们也在思考如何能够正确地针对银行业的环境风险进行相应的监管,我们也会通过央行联系我们的瑞典的同事去分享一些经验和做法。大家对于知识分享这个话题一定不陌生了,但是实际上可能我们没有完全意识到知识分享能够带来多大的好处,尤其是针对央行,针对于学术界甚至于私营部门,我们一旦能够主动地分享我们的经验,我们就可以学到很多。在沟通的过程中真的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这是英格兰银行在过去所做的,我们也和其他的国家机构和部门做了很多的合作,接下来我也想延续马博士刚才强调的,关于下一任德国要开展的G20峰会,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做了很多的环境风险评估,非常重视的是数据的收集,如果我们数据的质量没有办法保证,那就很难去做一个明智的决定,我们年轻的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们,他们其实也会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看,这家公司这家机构的质量是什么样的,能不能收集到高质量的数据,能不能给我们做出相应的准确的分析。

  我们再去做,比如针对金融稳定的报告,我们需要考虑他这个报告所能引起的其他的一些影响。现在我们做了很多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是非常棒的,除此之外我们可能还会关注气候污染,环境的变化等等,我之前也跟学生们强调,虽然我们现在很年轻,但是这个世界变化速度太快了,可能几年之前我们所寻求的还是简单的合作,但是现在我们意识到,其实除了合作之外我们还需要信息的披露,还需要整个技术的适应,因为随着技术的变化,整个数据的来源也有了变化,我可以跟大家说,起码在欧洲是如此,比如说卫星成像,它精确度可以到达两厘米,我们就可以去了解整个建筑的密度和它的能效。之前在欧洲也有相应的学生去做相应的课题研究,一旦有了准确的数据收集,其实我们可以披露更多的内容,比如说我们可能会在一个发电厂去做相应的数据收集,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发电厂的数据进行对比去做能效的分析,这些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和披露,我们需要去考虑如何能够进一步地利用数据,让数据变成一个有力的工具,帮助我们去了解碳排放量,了解排污量。当然排污量排污权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在伦敦也是如此。我们一出家门就知道污染越来越严重了,每个人都在抱怨,我们都在讨论内化外化的因素,但是自己的行动却非常有限。

  银行的一个分析师他可能感受到了污染越来越严重,他可能想要分析整个污染的来源,FSB的工作组成员在几年前其实也做了相应的数据收集,当时也是他们发布了报告说德国大众针对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有相应的操纵,所以说他的排污报告是不准确的,这些都是我们整个环境意识增高的体现,但是不是所有的公司所有的机构都在这样做,有一些股权交易的公司,他可能在发现污染越来越重之后,会想到说究竟是谁在投资,投向这些柴油或者是化石燃料的企业,他们会分析背后的原因,分析谁来做了这些决策,这些量化的分析,可以告诉我们在做决策尤其在做政治决策的时候可以做什么样的参考。除了环境风险之外还有健康的风险,我们在英国也做过相应的量化分析,比如哮喘或者其他的病会不会因为污染的增加而变的越来越严重,这个也是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会考虑的问题。

  现在整个英国的全国健康体系已经非常健全了,但是如何应对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是一个棘手的考验,比如说在未来20年,整个排污量会有多少,这个排污量会给我们的健康造成多大的伤害。可能我们会给出一个数值,比如说影响到了我们的资金,影响到了我们的医疗支出,以及影响人均寿命,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分析来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这些听起来都很具体很量化,但是实际上都是和金融密切相关的,这也是我们英格兰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做的事情,我们希望能够基于事实和证据收集相应的数据,更好地采取措施,如果我们能够让人们根据事实作出选择,比如说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让他们的日常生活变的更健康,同时也让整个金融体系更健全,那我相信这些小的正确的做法会更好地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之前我也强调了关于数据的质量,数据的收集源,我们还需要考虑收集了数据之后,如何能把它放进一个正确的模型中,更好地进行建模。可以使用不同的量化工具去做相应的分析,有一些银行的从业人员收集了数据后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实际上这些环境的数据收集它分析它会有非常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我也相信这是G20工作组会在未来进一步强调的,这也是我和马骏博士一直推动的。

  所以说G20上我们的工作都是基于实实在在的环境风险分析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环境污染是不好的事情,到底怎么不好呢,我们应该进行量化,这样以来用这些数据说话,向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施压。

  最后我想谈一谈不同的组件的结构怎么样能够加速绿色金融的发展,因为我们可以讲的非常的技术性,专业性很强,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怎么样把这些资金动员起来,怎么样把这样的一些养老金、基金等等所有的机构,把他们的资金动员起来,我们也会研究什么样的架构是最佳的架构,在英国我们也在思考,怎么样让我们自己的国家更加地可持续发展,怎么样能够更加地节能,这些对我们来讲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要试图了解到困难来自于哪里,挑战来自于哪里,在欧洲我们会为一些最低的环境成本提供一些支付,因为我们在欧洲有很多古老的建筑,比如有一些柴油的燃烧和排放,室内的燃烧和柴油车辆的燃烧造成污染。问题是我们怎么样能够让人们更加的节能,培养他们这方面的习惯呢?我们有这样的一套架构进行支撑,银行包括政策制定者也知道往哪个方向走,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政策。

  比如我自己做的话就是进行金融架构的组建,比如说有更多的绿色房贷,可以是我们的住宿也可以是我们的办公楼,绝大多数的这些房屋都有这样的一些问题,所以说如果我们提供绿色房贷的话,它的规格就会扩大,规模也会扩大。其实我今天下午也会详细地讲一讲,然后它就变成一个上市评估的债券,然后进入到这个市场之后,就可以成为一个长期的可交易的证券,这样的一个可交易的证券可以从节能表现比较好的国家传播到节能表现不太好的国家,在G20的峰会上在伦敦我们召开的会议上就提到了这一点,我想说的是,中国银行复制了这样的一个模式,将它用于中国的绿色信贷,在伦敦发行了这样的一系列的绿色债券,所以说这样的举措是非常好的,它有重要的角色可以扮演可以发挥作用。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内在的动力是源自于这样的一些金融机构,从而实现我们的绿色目标。

  最后我想感谢所有的绿金院的人员还有我们工作小组的人员在过去一年中所付出的巨大的努力,而且我也是非常喜欢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我很期待继续在这个领域参与下去,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Michael Sheren,您刚才的演讲中一直说绿色金融是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共同的挑战和使命,未来我们有很多的研究和实践需要我们通过共同努力去推进,也感谢您从国际的视角为在座的各位展示了中国在绿色金融中在过去一年所起到的作用,我代表绿色金融研究院也感谢您对我们绿色金融在过去的国际合作中所作出的指导。

  下面我们有请联合国副秘书长高级金融顾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Inquiry 联合主席Simon Zadek先生发表主旨演讲 Simon先生自2013年就开始在中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并且致力于推进各国绿色金融经验在全球的共享,目前,他正在协助联合国副秘书长制定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融资战略。

  Simon Zadek:

  非常感谢,大家早上好,王遥你应该是我最开始在中国工作的时候最先认识的人了,而且今天在这里我们有很多外宾,可能都是最先认识你,这是我们的一个共同之处,所以我这里想尤其感谢你,同时也想祝贺你和你的同事在此庆祝建院一周年的庆典,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导力逐渐成熟起来了,我觉得这个很明显,不仅仅体现在未来的计划里,也体现在我们这些不同的分析方法、研究,还有这些不同的出版物向大家展示出来了在中国在国际上在发生什么,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不奏效的,这些都展示出来了,而且我们发生了一个转变,从宣传的模式转变成了实实在在做事情的模式,我觉得这些经验也是可以让世界其他国家借鉴的,所以感谢你们过去付出的努力,以及在未来将要继续付出的努力。

  其实我觉得绿色金融主要有两大方面,第一点我觉得我们不需要多说,因为我们的这个趋势是很清晰的,尤其是像我一样,如果大家慢慢的变老了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没有很多的烧煤、烧炭,烧柴的情况,当你们的孩子到你的年纪的时候,他们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煤什么是炭了,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固化了,只见过手机,所以再过二三十年,绿色金融将不会叫做绿色金融了,它就叫做金融,因为那就是常态,就是我们经济的常态,也是我们投资未来经济的常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未来的趋势是很清晰的。我们面临的挑战就是速度和规模,以及我们现在所面临问题的一个迫切性,这里我想展开讲一下,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在美国德思萨斯州休斯敦发生了飓风以及在其他州发生的飓风,但是大家也可以看到,在南亚也有很严重的洪水,一共有4100万人员流离失所,孟加拉有三分之一的领土都被淹没了,所以这些数据是非常惊人的。像马博士和Michael都提到的,650万每年的早生死亡的婴儿都是由于空气污染,联合国的数据显示,有140个国家中有116个国家现在都有自然资源的一个衰减情况,所以说这也是非常惊人的,Michael也提到了我们的外部化,尤其是空气污染的外部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化学物燃料每年的使用量是5.3万亿美元之多,哪怕是一个非常小的,它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我们作为市民作为缴税纳税者都是要为之付出代价的。

  我们应该专注于一点,就是怎么样能够加快发展绿色金融行业,我认识一些同仁,王遥、马骏所有的同仁都很关心绿色金融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我觉得很有幸的一点就是我们大家都达成了共识,G20峰会也在这方面有所贡献,帮助了我们在中国我们要确保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G20的参与国都能够参与到这个进程中来,我们在汉堡G20上也发布了一份报告,要求G20国的成员国加入到我们的进程中来。在2016年1月份的时候,中国是G20的主席国,当时是有三分之一的G20成员国开启了他们的绿色金融进程。我们来看一下两个月之前在汉堡G20峰会上发出的报告,每一个G20的成员国现在都在围绕绿色金融出台相关的政策,建议,出台相关的政府采购,包括银行和保险业的机构保持合作来推进绿色金融,在每个国家不管是印度还是阿根廷还是在美国,我们都可以看到在国家层面上,虽然美国在国家层面上退出了“巴黎协定”,但是我们可以在美国许多许多城市都有绿色金融的一个发展势头,而且势头越来越猛。在今年比如,就是最富有的七个国家,还有一些大的城市,伦敦,巴黎,法兰克福,还有一些美国的金融中心,包括上海都是在做同样的事情。

  作为这样的一些金融中心它的意义是什么呢,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以及金融机构而言要共同合作推进绿色金融,比如说在下午的中英绿色金融国际论坛上我们也会进一步探讨具体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所以说不仅仅这些事情是应该在这些主流国家的金融中心来做的事情,我们还应该考虑一下我们共同能够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比如说一些共同的标准,或者是一些模式。我觉得这个不仅仅是对于全世界最大或者是最富有的国家,比如说像中国或者是欧盟,但是像在非洲、南非、肯尼亚,南美秘鲁,哥伦比亚,阿根廷这样的一些国家,他们可能不是最富有最发达的,国家也不是拥有最健全金融机构体系的国家,但是他们也要去追求绿色金融,以不同的方式来实现。

  还有荷兰的央行DNB,也是世界上首批央行把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议程加入到了自己的规章制度中,现在等于说是强制要求所有的荷兰央行的成员都去考虑如何能够更好地执行可持续的进程,相信中国人民银行也会在未来更多的鼓励进一步地开展绿色的进程。当然了现在在市场上可做的还有很多,环境数据的收集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收集市场的数据,包括马骏博士、Michael Sheren之前都提到的,我们需要广泛地收集高质量的正确的数据,同时我们也知道,市场主动地去回应绿色金融绿色证券还是一个非常早的阶段,目前我们知道整个全球绿色证券发行量已经非常可观了,可以给大家一些积极的好消息,关于我们如何能够让整个资产的组合变的更加的低碳更加绿色,我们还是需要考虑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融资上,如何能够更好地提高绿色的比重,同时也包括像保险公司,养老金投资公司,他们如何能够提高自己绿色的投资比重,按照整体的金融规模来说,这部分还是非常小的。

  当然了我们不需要悲观,因为目前对于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的还是大有可为的,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这个规模扩大,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大规模地机构化地结构化地进行创新。今天早上我的同事也跟我提过关于碳追踪,他是这样说的,我们不只是要关注于绿色,还要关注于那些非绿色的产业,因为我们知道在绿色行业中,的确有一些新的可喜的进展,但是当然了在非绿色的投资中可以发现很多挑战和问题,可以说投资的阴暗面或者是灰暗面需要接受我们的质疑和挑战,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绿色面光亮面的发展。我也想强调马骏博士之前做的工作,是进一步强调了环境风险评估和环境压力测试的重要性,我相信这个在中国也正在广泛推行着,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能够看到更多的相应环境压力测试的重要性。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个环境压力测试规模化。我新的办公地点在纽约,是负责为联合国副秘书长做高级顾问和咨询,我相信我也会将这个进程提上联合国的议程,如何能够更好地更积极地把我们的工作结合到G20议程上去,我和马骏和Michael Sheren将会更仔细地观测,在全球变动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和改进,联合国的工作覆盖了数百个国家,我们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更好更有效地推进我们的工作,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合作,能够把这个工作推向新的高度。除此之外我们还考虑如何能够更好地利用联合国的投资原则,能够更好地让多方参与进来,这样也是联合国一贯秉持的原则,我们希望能够把小规模的绿色投资、责任投资渐渐扩大,看看更广泛的合作能否为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女士们先生们,在我职业生涯中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把环境和金融的联系忽略了,有一些人认为,环境就是属于环保部的,不要去找央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如果我们想去改进环境,我们就去加强环境的监管,把犯法的人关起来就够了,但是实际上虽然这些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可以考虑一下能否更深层次地进行创新,关于金融体系金融制度本身就是要绿色的。

  我相信在我过去的工作中,也看到了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努力,我们去换一种角度和眼光看我们工作的重点,在实体经济中究竟什么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改良金融系统,是否应该大规模地改变我们传统的想法,是否应该改变整个金融流动的方向,这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最后我还想再一次感谢中央财经大学,感谢王遥教授,我也想感谢马骏博士和其他同事在过去所做的努力,帮助我们去换一种眼光,换一种角度去看全球经济,看全球的金融体系,如何能够让金融体系本身变的更绿更环保,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simon,你为大家展示的是我们不断地揭示气候和环境风险对我们的影响,其实是希望我们能够早做准备,更早的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创建一个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从2013年开始就跟Simon Zadek的团队有很多的合作,在这里我们对我们过去一并的合作表示感谢。第一个环节接近尾声,我代表所有的听众对三位专家提个要求,希望你们未来能写一本关于绿色金融的小说或者诗集。下一个部分是绿金院的工作汇报,由王遥院长率领的团队将为大家作出我们过去一年的总结和未来工作的展望,首先有请王遥院长做一年的工作总结汇报。

  王遥:

  首先作为院长今天我心情是非常激动的,非常感谢各位绿金院的理事成员和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和专家,以及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研究院的绿金委的理事单位和在座的各位中外的朋友和专家。前面我们校长和三位专家都提到了,绿色金融我们从最早的2008年的时候,我本人确定了一个研究方向后,2009年我们组建这个团队,当时也就两三个人团队,2011年建立期货与能源研究中心,直到去年天风证券的捐赠使我们从一个中心变成一个研究院,从两三个人的团队到现在的二三十个人,我们还有大量的学生。事实上我们的发展过程其实也经历了绿色金融从默默无声的过程以及最近两年绿色金融受到全世界和中国的关注,就像刚才刘倩老师所说的,我们的团队能够深入参与到其中,并且为之能够做一些事情是我们的容幸。我记得在去年5月份天风证券的同事和我们谈这个捐赠事宜的时候曾经问过我,说你们到底想做成什么,当时我说我们团队很希望建成一个国际化的,在国内国际都可以领先的一个可持续金融领域和绿色金融领域领先的智库,这个智库应该是一个通过我们深度研究能够发挥我们的学术影响力,公众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并且可以以我们的研究来带动全球绿色金融的方向发展,并且还可以进行传播我们绿色金融的理念以及人才的培养,因此今天我的汇报就围绕着这几个方面进行展示。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的组织建设,其次还有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的介绍,以及我们在合作与交流中,还有国际传播以及我们人才培养方面,最后还有我们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青年研究会的相关的工作。

  首先是我们组织建设,在组织建设方面我们在建院之始就已经设立了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以及我们在近年来加强我们内部的治理结构,设立了院长副院长和助理院长构成的内部的决策委员会,理事会的组成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的领导,还有捐赠单位以及校友单位,我们的学术委员会是有像马骏首席和Michael Sheren先生以及来自于中证金融研究院,银监会和中国保险协会的专家们,是我们这个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和指导专家,在这里要非常感谢马首席,刚才马首席已经谈到我们有很多的合作,我们作为绿金委的常务理事单位参与了很多绿金委的工作,马首席对于工作认真细致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通过和他一起的协作,其实我们提升了很多,所以非常感谢马首席还有对我们的信任。

  在这个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的决策委员会是负责日常的各种决策行为,当然我们在整个研究院设了研究中心,还有实验室,另外我们还有传播中心团队,从去年建院到现在,我们算了一下,平均每个月大约有1.5次大大小小的论坛,都是我们的传播和行政团队给予了支持,他们的人员很少,但是非常年轻,有干劲,所以每一次的活动都是在他们的支持下完成的,也是非常感谢他们。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我们的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这个里面我想这些数据其实说明了我们从去年建院以来我们这一年的时间,在我们二十多位研究人员非常努力的工作之下,我们现在已经出了著作有三本,其中包括一本译著,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做出来的环境金融原则,另外还有能源金融方面的一本著作,还有一本著作即将出版的是绿色债券,此外我们还参与了绿金委的关于绿色金融案例的研究部分章节的执笔,我们一共发布了25份研究报告,这25份研究报告包括我们一直以来的几个方向领域,首先是气候融资,事实上我们团队的起步,从碳金融,气候金融的研究,我们从2011年建中心之后,连续六年每年发布中国气候融资报告,今年我们正在做第七次,也就是2017年的气候融资报告,在气候融资领域,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和财政部发改委合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气候融资议题提供相关的咨询建议,并且根据他们的需求作出一些深度的研究。另外就是能源金融,我们很高兴在今年的时候,我们终于把能源金融的团队全部组建起来了,并且这个团队的战斗力非常强,已经出了一本书,今天他们负责人会发布我们的能源金融研究报告,在下一步我们很希望能够和更多的能源企业合作,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引导化学燃料的清洁能源利用和新能源投融资相关问题的研究,绿色金融是我们最大的研究的范畴,这个方面有包括我们在绿色债券,其实刚才马首席也提高了,我们绿债有月报周报年报,很快绿色金融债券的指数也会出来,还有在方法学上的研究,有资管业的环境压力测试,未来可能会扩展到金融业的环境压力测试,在这个方面的方法学我们一直在不断推进,还有是绿色股票指数的研究,我们非常希望这个研究能够落地,所以绿色股票指数从去年开始到今年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今年3月份我们发布了绿色债券的指数,在9月下旬将会和卢森堡证券交易公司发布,未来还会跟深圳交易所一起发布深港通的指数。在地方的绿色金融试点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从去年年初到今年,我们给北京、广东、浙江、青海、湖北等等地方,我们或者是给他们做了相关的方案和规划,或者是给他们的政府提供了相关的建议发展绿色金融,未来我们将跟五个示范区包括江西、贵州、新疆的试点展开更深度的交流和合作。另外是我们一些非试验的区域我们也将持续不断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包括现在已经有河南、山西等等城市来跟我们洽谈相关的规划的研究。

  这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很多的提高,尤其在做田野(音)调查的时候,对我们做学术研究也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希望未来基于这些前期的研究,能够建立一个绿色金融的数据库,这是我们未来几年的理想,最终我们可以建成一个绿色金融的数据库。我们作为学术机构还要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从去年到今年我们的研究人员已经是发表了30多篇学术的论文,我们承担了国家级的课题,科技部973,北京市的各种重项课题,我们还有国际的合作的课题,与我们英国大使馆,还有能源基金会等,未来我们还会和UNPRI(音)一起持续在绿色金融的领域有一些相关的合作,所以这是我们之前在研究方面的一些研究的成果。

  另外我们除了注重学术影响力之外,我们还非常注重我们的政策影响力,我们通过向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报我们的政策建议,包括向中央数据处还有财政部、人行和发改委等等部委报一些内参,我们也有一些建议也已经被采纳了,这也是我们觉得非常荣幸的地方,如果说我们的研究成果最终能够被政府采纳,甚至把它转化为政策的话,这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另外就是我们的研究成果的转化,刚才除了谈到的绿色股票指数和绿色债券指数外,我们还做了绿色债券的第三方评估,这个是由于绿色债券市场的产生而产生的一个新的中介的业务,很荣幸我们是前三大的绿色评估机构之一,我们已经给三四十个拟上市的企业,给他们做了绿色债券的相关的评估,从中对于我们做绿色债券相关目录的研究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我们代表绿金委跟EIB(音)合作绿色标准国际化的过程中,通过我们在实践方面所获得的一些经验,也可以用到我们的研究上。现在我们还在给基金公司或者是上市公司做环境压力测试的工作,其实刚才前面几位专家都谈的非常好,因为对于金融机构或者企业来讲,环境风险管理的好不好,未来对他来讲就是成本和收益的问题,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应用这种方法学,去给机构进行服务。

  在合作交流方面,去年我们承办了多次的论坛还有接待来访以及去调研,在各种会议上发表演讲,在这个里面我们加强了和很多机构的合作,在国内有各个政府部门的还有我们的政府机构,在学术机构有像牛津剑桥这样的大学有切切实实的在研究上的相关的合作。我们非常注重在国际平台的这种交流对话,所以我们的同事们也在各个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并且去传播中国的绿色金融的理念和成果共享,并且学习国际上非常好的相关的经验,增加这种对外交流和合作。从传播推广上,在这个方面我们从建院开始就非常注重,因为我们觉得作为一个智库来讲不仅仅是做研究,我们还有义务让社会公众更多的了解什么是绿色金融,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参与者进来,而不是这个业内的人聊绿色金融很火,一离开这个业内,大家对绿色金融的理解就很弱,事实上这种大众化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去年以来,受马首席的委托,也是在他的支持下,我们出了“中国绿色金融”中英文的电子杂志,未来我们下一步将把这个杂志做成真正的杂志形式,后面我们也会继续把这个绿色金融做下去,并且进行了各种主流媒体的报道,我们还有两个微信公众号,以及在一些新闻上对一些热点问题发表我们的看法。

  作为学校高校的老师来讲,人才培养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刚才其实马首席也给我们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在这个方面我们一个是开设相关的课程,我们现在已经在金融学院开设了类似的课程,而且我们对学生们进行指导,目前我们指导了一名博士生还有几十名硕士生和本科生,同时我们也给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在这里我们要非常感谢绿金委的理事单位,绿金委还有比如天风证券和其他的机构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实习的机会,这个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好的,因为他们通过学习之后能够把他们的知识贯穿到实践之中,对于提高他们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也是我们要做的。下一步我们还会展开社会培训,这一点现在我们发现需求非常的迫切,尤其是我们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及在今年6月份开展地方的绿色金融试点,国务院发了文件之后,其实各个地方对于绿色金融的培训的需求是越来越强烈,所以我想下一步作为我们智库来讲,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要提供服务的。

  最后我介绍一下我自己比较骄傲的,是我们中央财经大学设立了绿色金融国际青年研究会,我们现在有60多位学生都是中央财经大学非常优秀的学生组成的这样一个小团体,这些学生做的工作是在学生中传播绿色金融的理念,所以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公众号,会经常介绍一些关于绿色金融的小知识,还有一些活动,以及他们学生们自己整理的一些,把一些非常学术的东西做成了一个小故事,所以我觉得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他们的创造力非常强。其实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因为年轻人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了解绿色金融。我们在今年的时候在中财先举办了一个绿色金融大赛,结果是非常好的,我们当时有几百个同学要参加,最后我们选上来了二十多个团队,最终选了6个获胜团队。现在中财大、的学生已经联合了全国的将近有十多所高校一起来发起全国的绿色金融研究大赛,很快在十月份的时候,这个大赛就将落下帷幕,现在正在进行中,所以这个其实是我们这个青年绿金会所做的工作,也是在我们绿金院的指导下完成的。

  这个是总结了我们的工作,下一步绿金院肩负着使命,我们也有很好的一些规划,首先我们要完善机构和团队建设,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和地方合作建立地方分院,现在有几个地方在洽谈,我们会做出比较好的选择,推动我们成果的落地实践。另外我们要筹建北美办公室,我们北美的负责人这次也回来了,我们希望在国际上能够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其目标一个是要让其他的国家了解中国在做什么,另外一个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种合作交流,去了解国际上在绿色金融方面他们事实上的进展是什么,可以起到一个互相沟通交流和促进的作用。

  另外我们下一个目标要组建养老金融团队,大家可以从我们的宣传册上看到,我们有一个方向是养老金融,我们希望能够把民生和金融的交叉学科很好地通过研究展示出来,所以这是我们下一步的方向和目标。另外我们还要继续完善我们的团队,现在团队虽然已经有二十多个人,但是还是很不够,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员参与到绿色金融的研究之中。此外我们还要引进更多的青年人才,另外我们要推进高品质和有影响力的研究,规划重点的方向,包括我们每年必发的一些报告,我们的绿色金融进展报告,我们的中国气候融资报告,绿色债券报告等等,这些报告每年都会定时地发出来。另外要通过这种多元化的研究成果,把我们的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影响力更好地提高和发挥,同时我们还有一些特殊领域的,比如我们环境全域领域的研究,水土壤大气等等他们的投融资机制的研究,以及包括我们的方法学,压力测定方式学不断的推进等等,所以我们还要发布一些专项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推动转化,扩大影响力,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和机构合作,举办各种各种国际国内的会议并且参与进去。我们还要重要理念传播,加强人才培养,并且指导我们的青年绿金会的有序发展。

  我的汇报工作就到这里,最后再次感谢大家,也希望各位持续地支持我们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谢谢!

  主持人:感谢王遥院长的介绍,其中很多的规划我们已经转化成实际的行动了,王遥院长经常说的话是,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用我们的产品来说话。接下来让各个团队的负责人做最新的产品报告。首先请绿金融院助理院长,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实验室负责人施懿宸教授发布《资产管理业环境压力测试报告》及《绿色领先股票指数方法学》成果。

  施懿宸: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来参加绿金院一周年的院庆,非常感谢让我可以用15分钟来介绍一下成果。一个是资产业的环境压力测试,这个是在今年4月份绿金院年会上十大成果之一,第二个成果报告是有关于绿色领先股票指数的方法学,这个方法学会在9月26日跟卢森堡和中正指正公司发布绿色股票指数。

  昨天晚上让我觉得深深有一些感触的,跟我这两个研究有一些连接。昨天晚上Simon Zadek和Michael Sheren给中财的学生进行了一个讲座,在最后有一个社会人士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做深思,他说绿色金融到底是绿色还是金融,Simon Zadek和Michael Sheren给了他很好的答案,我心中的答案是这样的,绿色金融既是绿色也是金融,可能很多人认为绿色是情怀,金融是逐利的,认为金融是逐利的它的研究上的一些成果的证据,我们是想要证明两个很重要的命题,第一个命题就是中色资产它的风险是比较高的,绿色资产它的收益是比较高的,如果你持有的时间相对而言,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命题用一个学术成果展现出来,以后我们就可以跟社会大众说,中色资产投资的时候,请你考虑环境风险,绿色资产请你不要以为它没有收益。

  接下来就跟各位介绍这两个所谓的方法学。第一个是有关环境压力测试的部分,我们非常感谢首席给了我们绿金院这个机会,虽然是一个任务,但是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因为我们可以参与到这个团体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的主体,在去年其实在报告里已经提出了,在有关环境风险的分析的工具和能力的缺失,今年的主题就是环境风险的分析和环境信息的披露和公共数据的部分,我们有幸参与到这部分资管业环境压力的测试,在这里面我们也觉得这个方法学,其实刚刚Michael Sheren先生也提到,所以在我们的方法学里,从事金融业的,他非常在意的一个就是你必须量化。我们在跟很多的金融业在谈我们方法学的时候,第一个就是想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量化,他就会使用你的模型,而且他就会开始相信你提供出来的这个数据,基本上可以量化所谓的环境风险,当你可以量化环境风险,他才会去考量环境风险怎么样纳入他的投资决策,所以这是我们在这个报告里很努力做的事情。

  所以我们这个方法学首先定义一下资管业的压力测试范围,我们在方法学里因为是资产管理业,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价格,价格最重要的就是价格的风险或者叫市场风险,因为市场的波动造成价格的波动,所以我们要找到环境风险怎么样影响到这个资产的价格,然后我们去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的情景所造成的损失,而这个损失的机率有多大,这个就是我们定义的整个的逻辑。这个方法学和IGBC所做的方法学不同,但是各有千秋。

  为什么要了解环境风险,也有做高碳的资本支出的影响,这个就是搁浅资产,告诉你2030年巴黎协定要达成,在目前为止很多高碳的资本支出是不该做因为到那时候会浪费掉。东北的钢铁业和煤炭业为什么在这几年收益非常差,甚至有一些是僵尸企业,因为过去的投资没有考虑到环境风险,而这个环境风险一来临的时候这个资产就搁浅了。我们的创新点在哪里,第一个创新点,我们应该是国内第一个做的有关于资管业的环境压力测试,如果不是的话我们再把它改掉。第二个是我们探讨这个方法学的创新点在哪里,国际上用的最主要的方法是净现值法,就是把所有的现金流做折现,未来的十万就是现在的几万,那个折现率就是风险的概念,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问题,当你把资产做折现的时候,要考虑环境风险在里面,而我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是只考虑分子,把处理的污染的成本考量,而分母基本不考量,有的有提就说没有考量。我们做的就是资产定价模型里的那一个,当有环境风险来的时候,你要求的报酬率收益率是多少所以NPB是一个延伸出来的产物。但是交易的时候你必须有价格,所以还是比较NPB,但是在这之前你的分母必须纳入环境风险,不是只是做一个调整。

  我们看到未来可能会发生旱灾,但是他很难说发生的机率,因为他没有建模和历史数据作为研究的话,这个机率我们就比较少看到这个发生的机率,他是假设会发生这样的情景。在所谓的金融业很在乎的是风险必须隐含着机率,我知道有不确定性,但是我没办法定价,如果要定价必须要隐含着机率。

  这个就是我们整体的架构,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看我们的报告,环境风险这些污染对所谓的资产本身收益的影响。这个是包含着情景分析,未来有可能碳价会涨,环境处罚的力道会增加。这个是逻辑梳理的部分我就不过多赘述了,影响了企业的收益率,进而影响到股票的收益率。我们假设未来的情景可能的损失是多少,这个是环保处罚部分,我们总共做了所谓的四个环境风险,报告里只有三个,是因为四月份的时候没有大气风险,后面加上了。最主要的有四个碳风险,第二环保处罚风险,第三水风险,第四是大气风险。看一下我们所有的数据部分。

  这是我们刚才所说的研究方法的逻辑,就是用这个模型算这个,整个金融机构,和企业也可以做这个。

  数据的部分,我们做的是沪深300,是可公开的数据,我们看到的结果是这样的,当碳价涨一倍,我们就可能所谓的沪深300有可能会叠、跌5.76,首席给我一个建议,那时候我人在卢森堡,他认为这5点可能会太低了,所以我们后来模拟的30%、20%和40%发生的机率,但是我的碳价是涨10倍了,不是涨1倍了,这个也不是胡说的,2030年如果要达到巴黎两度协定,基本上碳价一吨要80-120块美金,国内现在大概是平均120块人民币,所以至少是涨二三十倍,我们保守一点就涨10倍,20%会叠12.7%,40%,8.35%,沪深300这么大的体量跌8.35%是可能的。

  今年会加大环保处罚力度,也确实会有这方面的应该,水有特别有趣的部分,我们的报告后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数字,因为我们的方法学也可以针对某一支股票某一家,所以水特别有趣的是,我们发现有一些股票用水的风险来的时候收益率是增加的,这些就是我们叫的水概念的股票,这些就是环境风险来的时候绿色股票。
接下来谈一下政策建议的部分,首先是完善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因为在做这个环境压力测试,最重要的就是环境信息,所以我们需要有这个环境信息的部分,另外有关环保和证券部门的合作机制,其实马险峰院长让我们参加了一个课题,就是有关于上市企业的强制环境信息披露,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我们做环境压力测试是非常有帮助的。第三个就是敦促资管业做环境压力测试。

  看一下这个应用,目前有一些企业想让我们帮他做环境压力测试,他想要知道他的环境风险有多少,金融业目前有一些在跟我们商谈之中,我们看一下这个,企业如果你了解了环境风险,基本上你的决策的质量就会提高,不会变成搁浅资产,有资本支出会更好。银行业最重要的是讲绿色信贷,绿色信贷就必须知道你的环境风险是多少,所以这个是对绿色信贷降低不良比率是很好的,跟你的收益是直接连接的。另外保险业你的负债端的保费如果考虑环境风险,那你的保费比较提高。另外地方绿色金融这部分要特别提到一点,有几个王院长在合作的地方,要出台一些有关绿色激励的政策,首先要定义一下这些项目这些企业的环境风险是如何的,他的绿色的标准,或许可以用我们这个方法来做一点参考。

  很快地跟各位提一下另外的绿色领先的方法学,这个方法学因为指导原则里有提到绿色股票指数,首席也提到这是有关绿色直接金融的重要创新,马险峰院长也提到,我们的方法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跟环境信息的披露是直接相关,所以跟马院长这方面的对接,在这个指标上有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另外证券协会在推行这个,所以这个的部分是国内首先在推行的。

  这个方法学在大概几个礼拜前,有一个教授认为这个是一个很好的创新,有机会可以投稿一下,为什么说这个是很好的创新,你看国外的指数会发现基本上的指数都是定性的都是打分制,如果是定量,我们是把这两个都综合起来,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当时是想推国际化,所以我们直指的就是沪深300,因为其他的节能产业在国际上是没法国际化的,我们做了这个发现,节能环保产业有许多收入的并不多,很难形成指数,所以我们后来就做了ESBC(音)的一,在这里做深化,如果两家都是光伏的企业,A公司处理了,B公司不一样他们是不一样的,A公司处理环境污染后财务绩效和B公司一样的话,所以A公司是有更好的管理能力的。节能环保产业没有重大污染,你基本上也会进入这个里面,而且排名还是非常靠前的。其他的没有的他不需要环保的责任吗,他反而更需要,他的排放量很高的话只要努力一下就会减少很多,所以除了定性的部分,定量的部分也发现,有一些公司,沪深300里有82家公司是有说他的排放量,所以这个数据是可以用的。最后我们加了一个负面环保新闻,大众就是言行不一,所以这个有一切环境风险部分,所以我们用负面新闻部分加上人工筛选新闻做了指标配置。

  最后做一个综合的排名,这个方法学基本上就相似与信用平等一样,给一个绿色企业,这是一个相对率的概念,所以所说的绝对绿色的部分或许是国家定的,获取是一个绿色的产业目录,这些公司也会进入到我们绿色领先里,领先的概念就是一个相对领先的概念,跟所谓的基金的相对绩效的概念是一样的,这个是像绩效平等一样,甚至我们会有一些绝对率的公司,但是也会在我的相对率的排名里靠前,我可以靠一些是全绿,或者不绿,或者是不绿也不污染的,我可以知道他的环保水平表现是如何。

  行业划分里,我们有一些产业分类的方式,这些是我们指标的制定,就是两高一剩过滤,其他的定性和定量和环保处罚加进来。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主持人:下面有请绿金院助理院长,今年新成立的能源金融研究室的负责人徐洪锋研究员发布《中国能源金融发展报告(2017)》。

  徐洪峰:

  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荣幸有这个机会给大家汇报我们的中国能源金融发展报告,这个是我们绿色金融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能源新团队是今年刚组建的团队,我作为这个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能源金融研究在国内国外都是一个新兴领域,有大量的能源金融活动需要亟待梳理总结和研究,我们今天发布的这个报告可以做一个抛砖引玉,为中国绿色能源金融发展提供一个样本和范例。

  我们报告分为四大部分,首先是能源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其次我们分析了中国能源金融发展的一些有力背景,接下来两块,一块是从政府机构的角度系统梳理中国金融能源发展的政策,第二是从能源机构和企业的角度,我们试图发现寻找中国能源金融实际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规律,最后我们会对这个中国能源金融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做一个大致的预判,并且针对中国目前金融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状提出六点比较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关于这个能源金融体系理论的构建,这个可以说是我

  们整份报告里最理论化,并且我们也是感觉难度最大的部分,在从纯理论的角度讲,能源经济属于金融学和能源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刚才施教授说他做的研究是国内首份,我不敢这样说,我只能说我们这个团队在借鉴其他的学者和相关机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自己的关于能源金融的含义,分类以及能源金融整体的理论框架。我们认为能源金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第一方面就是鉴于能源产业本身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的特征,所以它决定了能源产业对于金融的需求规模较大,周期较长这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能源资源不管是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很大的非对称性,这种特点决定了能源金融对衍生能源金融的需求比较大。第三方面不论是传统化生源的利用还是清洁能源的发展都需要技术创新和推动,由此会对能源金融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和多云化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中国能源发展几方面的有力背景,从总量从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中国投资规模总额巨大,清洁能源会达到3.1万亿人民币,整个来说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从结构上来说,在十三五期间中国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发展机遇,我们要通过碳捕捉和储存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利用,通过基础创新提高能效,使每单位的GDP能耗下降15%,到2020年使中国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占比达到15%,所有的实现都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需要资本的大力支持。

  从这个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目前并没有相对独立的能源金融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目前的政策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是从能源发展角度来讲,比如像国家能源局、发改委或者是财政部这样的政府机构会发布关于能源产业投融资提高改革的一些政策或者文件,在这些政策文件中要指出通过能源金融工具,或者是金融产品促进能源产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比如像人行或者是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像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金融体系构建这样的一些政策中提出金融机构效果支持中国能源产业的转型,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以上两方面的内容,整体构成了我们中国的整体的能源金融的整体政策框架。

  我们这份报告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大概十二个能源相关领域,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另外包括水能,地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这些可再生资源,另外还有能效,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汽车总共12大类的中国能源金融具体的政策。

  在实践中中国能源金融的发展主要同时来自于两方面的同时推动,一方面我们认为是金融机构需要金融能源产业通过优质的能源项目进行资产的优化配置,实现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另外一方面从能源企业来讲,能源企业尤其是新兴的能源企业需要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支持,实现自身的业务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能源机构企业和金融机构对对方的强烈的相互需求,是中国能源发展的源动力。

  我们报告主要从两方面,一方面我们全面分析了中国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期货交易和期货公司,基金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保险公司,他们的能源金融实践,这个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另外一方面是从能源企业的角度,全面分析了2017年8月份沪深两市总市值排名前十的能源企业上市公司,油气上市公司,煤炭上市公司,光伏、水能、风能、核能、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他们的融资结构和融资特点,以及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关于中国能源金融未来的发展展望,我们提出了四点预判,首先鉴于十三五期间中国清洁能源投融资需求巨大达到6亿,中国未来几年清洁能源总量会发生一个爆发性增长,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对于围绕能源投融资的相互对接的需求日益强烈,第三点是随着能源企业私营企业的增加,尤其是清洁能源领域私营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随着私营企业比例的上升,由市场配置能源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比例和效率会逐步提高,来自非市场因素会有所降低。第四点预判,清洁能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创新推动的,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比较成本优势的降低,跟传统的相比我们认为清洁能源行业未来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的介入。
针对我国目前能源发展现状我们提出了六点建议,首先是政府对于能源金融尤其是绿色能源金融的支持,现在有大量的支持政策,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缺乏具体的细化的并且持续可落地的。未来需要把这些政策逐步细化,并且提出一些具体的优惠措施。

  第二点我们认为除了中央政府层面的推动外,我们应该注重地方政府以及能源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科研机构还包括相关的行业协会,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中国能源金融发展的推动力量。第三是建议金融机构应当丰富自己的能源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能源企业能够覆盖他全产业链的金融需求;第四我们建议应该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这个能源的建设,现在有相关的政策出台,但是这个政策缺乏一些具体的比如项目推出机制,比如一些政府征信,要对这些具体的政策进行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第五方面要加大对能源创新技术的研发投入,这个清洁能源发展我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力量,这些技术创新可以直接带来清洁能源生产的降低,这是未来清洁能源发展方向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强烈建议在能源创新技术的研发方面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第六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支持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国门,同时中国相关的金融机构也可以优化自己的资源配置,进行一些业务调整。

  这份中国能源金融报告如刚才所说的,是我们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首次发布的报告,中间还存在一些疏漏之处,所以请相关的专家提出一些后续的完善意见,并且特点借这个机会要感谢这份报告的几位主要的贡献人员,王晶、李品一(音)和田源(音),在今后的报告中我们也希望与此相关的国际组织,金融机构,能源企业,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建立相关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国和世界能源金融的发展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徐洪峰研究员,现在有请绿色贸易融资实验室负责人孙瑾教授为大家展示我院与英国伦敦大学合作的国际研究成果《绿色贸易融资报告》。

  孙瑾:

  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我是中财绿金院贸易融资项目的负责人孙瑾,绿色贸易融资是一个新的领域也十分地重要,因为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贸易大国,而且我们在全球的经贸关系的治理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主要是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和剑桥大学合作的课题成果,中国大宗商品进口融资绿色化实践经验。这是我们和剑桥大学的可持续领导力研究院的一个成果,也得到了银行业环境创意BI的可持续贸易融资理事会的专家支持,以及国内外的银行业专家的支持,还有中国商务部,银监会以及中国银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支持。

  课题的内容就是以下六个部分,逐一来看。第一就是为何我们这份研究是集中于农业大宗商品,从这个图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进口商品中以单位价值的碳排放来看,农产品的隐性碳排放量相比于其他产品是最高的。中国进口的趋势和进口的产品以大豆和棕榈油为例,我们研究中有海关数据库,上万家企业的数据整理,2015年进口大都是438亿美元,有包括巴西等八个国家,中国主要的进口产业所隶属的大的集团有中粮,93粮油等。对于棕榈油产品来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棕榈油进口国,我们的产品几乎全部来自于进口,可以说主要的进口国家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共计11个国家,2015年我们进口了31.5亿美元,进口公司所隶属的大集团包括天津聚龙,桥建(音)等。我们数据显示了一些研究的成果,接下来我们说为什么中国大宗商品进口融资绿色化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个研究已经显示了其实我们的进口的农产品就来自于那么几个确定的国家,所以说如果说这些国家采取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比如说碳排放很严重,因为农业耕地的需要大量地砍伐森林,这种生产方式就会遭到破坏,对中国进口这些产品也是有很大的风险的。我们在全球价值链这个环节,供应安全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趋势,在我们的产业政策上,在商务部的指引下,很多的商会和行业组织也要确保中国的企业和国际化的可持续化生产标准接轨,在监管方面,中国银行业协会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也是要尽量地推进我们与国际标准的看齐,虽然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但是我们也非常地重视。最后在信用风险敞口上,我们与很多银行业国内外的银行进行调研,已有外国银行断定,如果说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的企业,他的信用风险是很大的。

  总结来源说现在中国大宗商品进口融资绿色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而且是一个主流的趋势。虽然说它意义重大,但是绿色贸易融资是一个起步阶段,对于国内外的银行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议题,在这里面我们通过多次的与银行业的调研和研讨会,我们总结出来银行业存在的四大良好的实践,第一个实践方面就是了解你的客户流程,通过你的客户关系,通过对客户的了解来选择客户,不与那些不可持续的客户开展业务。第二个方面是从风险管理流程良好实践上来看,通过银行的自我评估进行风险控制,已有中国的银行开始逐步地推动这种非绿色的融资的业务第三是员工绩效流程的良好实践,我们可以在员工关键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引入绿色的指标;第四是资本成本的计算良好实践,对于银行来说,资本的调整的依据就是发现了可持续的融资的企业的业务风险,比那些普通贸易融资企业业务风险是状况更佳的。

  课题的第五部分,我们总结了中国银行在贸易融资绿色化方面取得进展、面临着哪些挑战,并且在报告的第六部分给出相应的一些措施建议,这里面有五大挑战,一是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挑战二是定义的问题,哪些产品属于绿色化的产品;挑战三是所有权,绿色贸易融资,绿色化到底由谁来推动,第四个调整是能力的缺乏,因为它是一个创新的交叉的领域,我们的人才建设也需要亟待完善。

  最后我们总结出来向前推进的可能路径,针对第一个挑战,我们还是要依据认可,中国贸易融资绿色化的重要性来提高大家的认识,前面已经提到了中国有一些机构和部委都相应地出台了一些政策,开始逐步地意识到他的重要性。对于第二个挑战第一的问题,我们把中国行业权威性机构的当前工作整合到指南中。比如银行业指南中有一个简单的做法,就是参考已认证的机构体系;对于第三个挑战所有权谁来推动,由一家银行或者多家银行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商业目标上由银行制定目标,银行的从业人员也有机会参与和推动这个工作。最后是我们在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指引下,我们要推动中国绿色贸易融资排行榜来发布这个业绩的排名。挑战四是能力的问题,我们需要组建中国银行客户行业平台,通过这种多交叉领域的沟通与交流,使得我们的能力得到提升。最后是与国际专家形成战略合作关系。

  此外我们绿金院的贸易融资实验室未来也有一些研究的方向,我们希望能够构建更多的相关指数发布,我们也有一些具有国际组织经验的成员,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经验的借鉴,搭建一个第三方的平台,来构建我们中国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一个桥梁。

  这些就是我们这个报告的成果,也有相关的中英文报告的发布,谢谢大家的聆听。

  主持人:关于这份报告业绩还要特别感谢叶燕斐巡视员对本科研究专业的指导,推进本报告的成果付出的努力。下面有请绿金院院气候金融研究室及碳金融实验室负责人崔莹研究员发布《中国碳市场发展报告》。

  崔莹:

  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将于2017年年底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受到各方关注,我们学院从金融市场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碳市场的构建提出我们的建议,完成了这份《中国碳市场发展报告》。

  报告主要包括发展阶段,发展现状,统一碳市场的构建建议,个人碳账户创新与实践等内容。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发展规划,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建将分阶段进行,其中2014年到2016年是区域试点阶段,2017年将统一配额发放和交易平台,2018-2020年是施展发展成熟推出碳衍生品的阶段,2021年以后力求与国际市场接轨,成为碳定价中心。

  目前我国的市场仍然处于区域试点阶段,早在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就发布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七个省市的碳试点于2013-2014年陆续启动,经过三四年的运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试点的政策设计既有共性又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其中北京的组织框架最为完整,而广东率先引入了拍卖机制,上海则设计了远期交易产品,在这些试点碳市场的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市场的活跃度较低,交易集中在7月份,而线上交易流动性不足,交易量远不足线下协议转让。

  目前的监督管理部门是国家发改委,跨部门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而各试点特色多元化也有一些各自的特性问题,比如天津重庆的交易量小,市场难以反映合理碳价,而湖北的交易量大,存在着一定的政策原因,即规定未经交易的剩余配额注销。目前试点碳市场向全球碳市场过渡的过程中,大家更关心的是全球碳市场如何做好政策衔接和区域试点的配额如何向全国配额转换等问题。为了助力于市场的过渡,我们对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市场要素应该主要包括全国统一的交易平台,合理的监管机构,长期有效的政策法法规和完善的MRV体系等。为了兼顾整体的统一性和地方的差异性,我们建议配额发放应采用中央制定为主,地方制定为辅的方式,由中央统一制定配额分配方法,地方可以在允许范围内作出调整,配额的制定方面应以基准法为主,一些产品复杂的行业可以采用历史法,这样可以避免鞭打快牛的现象,更好激励企业减排。在市场初期应该以无偿分配为主,再逐渐过有偿分配,而CCER应该继续保留,发挥调节作用,并为减排项目提供补贴,有助于全国减排目标的实现。

  长期有效的全国性政策有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信心,提高市场活跃度,在市场成熟后应该推出碳衍生品增强市场的流动性,目前欧盟碳市场中绝大多数的交易产品就是期货,对于如何稳定市场价格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建立政府储备池和碳市场评准基金,设置价格涨跌停和持仓量限制制度,谨慎引入个人投资者,利用金融工具和市场规则调控价格。监管机构应该由国家发改委和碳市场联合组成,国家发改委是政策制定机构,气候司长期主持气候工作,证监会对于价格调控监督组织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两者的结合可以发展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碳市场的顺利发展。对于目前存在的试点交易所我们建议,只从中选取一个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其他的转型为营业部市机构,这样有利于全国统一碳交易平台的建立。

  除了构建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外,我们还对个人碳账户这一新兴市场的实践进行了阐述,从减排的趋势上看,过去主要的关注端在生产端,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使个人碳账户的构建成本大大降低,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的发展实例,国内近几年的发展也是方兴未艾,尤其是依托于支付宝平台的蚂蚁森林,参与人数众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为个人减排基准线的设定,减排量的合理计算奠定了基础,有望成为全球个人碳账户探索中的重大突破。

  而从政府层面,广东省发改委推出了碳普惠制试点,允许相关企业和个人的减排量进行碳市场进行交易,这是推动为小微企业和家庭和个人减排的非常值得肯定的尝试。我们学院也参与了蚂蚁金服对于碳账户改进的相关研讨和意见征询,我们需要共同面对挑战,解决个人低碳行为激励机制行为和个人隐私权问题,要不断完善低碳方法学。我们建议碳账户的组织者应该着眼于增强用户的信息度,以自愿为主逐步推广,并设立用户互动平台,政府应该增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信息安全监管和减少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们报告的主要内容,我们在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对碳市场的相关参与方进行了大量的访谈,在这里感谢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我们学院会持续关注碳市场的发展动向,希望中国的碳市场对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的低碳发展起到引领作用,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崔莹研究员,下面有请绿金院国际合作部负责人马红星,发布《多边开发银行合作发展绿色金融》的分析报告。

  Mathias Lund Larsen:

  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早上的聆听,我知道今天早上我们有很多的发言,我是最后一位发言嘉宾了,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最新的情况,我会花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跟大家说一下多边开发银行合作发展绿色金融,主要是亚洲投资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合作潜力的案例的研究。

  主要有四点要讲,第一个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分析这样的一个话题,第二个就是方法论的研究,第三个就是一些具体的合作可能性,亚投行和欧投行之间的合作,最后是绿色金融所扮演的作用。2015年联合国召开了一次会议,在埃塞俄比亚,主要就是针对于多边开发银行以及针对于发展融资的一系列的一个会议,首先他们提出了要有一个长期的工作,这个工作要稳定,同时对于多边开发银行所具有的全球性优势,还有就是他有逆周期的特点,同时由于他们的历史还有他们的地理范围,有强有力的技术工具,还有一些优惠的条件,同时他们也有撬动私人资本的能力。我们1美元针对于多边开发银行的投资我们的回报是5美元,所以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合作优势,这些不同的方面有好有坏,但是我们发现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边开发银行相互之间合作起来来扩大他们的优势和优点,此外还有就是绿色金融的一些关键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它有很高的技术风险和地域风险和政治风险,所以说这三个关键点也是我们需要着重关注的。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怎么样去研究,怎么样去分析,主要分享三种研究方法,这三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授权文件,我们也会来看一下合作的可行,政治的动态,以及运营的能力,所以说我们来看一下授权的文件,这些不同的机构他们互相之间的权限在哪里会不会有所重合。我们要看一下这些机构之间互相合作的情况怎么样,最后把它放在一个大的政治动态和政治背景下来看,看一下这些机构之间的职能或者是工作有没有重合的地方,这些重合的地方,我们这样的一个研究把它嵌入我们的合作框架,这里我们看一下一个概览,这样的框架包含了我们合作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一个分析的方法,包括授权文件,运营能力,政治动态,这里还有银行之间的合作机制,比如金融工具等等,这里修改一些重合的方面,比如说多边开发银行他们的职能有所重合。这里可以看到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以及地理区域的方方面面,具体是怎么做的,这里可以看见合作框架的概览,我们把这三种方法合在合作框架下,来研究怎么开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这个就是刚才的框架的翻译中文版本,这里有不同的颜色,主要是代表了亚投行和欧投行的工作,红色是不太可能进行合作的地方,绿色和黄色的合作可能性比较大,这里每一条我们都进行了研究,不同机构间的授权范围,不同的行业亚投行和欧投行他们的行业领域设计都是挺广的,在这个行业的具体之下,我们可以引用最不污染的一些技术用到亚投行和欧投行的合作中,亚投行的主要工作重点是亚洲的投资,但是他的投资也可以走出亚洲,我们的一些结论就是亚投行和欧投行的合作是可以有重叠,但是又是互补的,亚投行可以做出贡献的地方比如说是发展中国家亚洲国家,这是他的一个特色。

  所以说欧投行可以利用目前亚投行的长处,在亚洲去推一些他的战略性的重点,尤其是针对区域合作的项目。同时亚投行还是一个新成立的多边投资机构,他目前关注的是亚洲地区,希望能够打造一个非常稳健的资产项目表,在未来会看到一些更多的相应的投资。他背后有一些政治性的推动性,比如说欧盟在整个欧投行背后的推动作用,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更多的层面上看到亚投行和欧投行之间的合作,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项目在亚洲开展。除此之外亚投行的成员是75%的亚洲国家,很多都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企事业希望能够推动亚投行和欧投行的合作,因为这样我们在做联合融资的时候可以降低融资的风险和成本,因为通常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会和其他的多边投资银行进行合作做相应的投资分析和风险汇报,可以看一下这个是我们初步达成的一些结论。我们可以再具体地看一下绿色融资,比如说包括债务和担保还有贷款,我们发现亚投行其实创新性非常强,比如说推出了绿色债券,其实亚投行就是绿色债券的发明者了,同时亚投行也把自己标识为绿色的多边投资银行,希望能够在全球的金融市场上进一步融资。其实亚投行可以借鉴欧投行的一些专业性以及成功经验来做相应的项目推动,目前我们看到的亚投行和欧投行对于类似的概念定义会有一些不一样,会采取不同的绿色发展途径。比如欧投行重视的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风险,重视高科技的发展,这也是欧洲国家的普遍关注点,而亚投行关注点是采取低风险和长期成熟的技术,所以针对地理上的分布,通常他们的目标国家是已经非常绿色的国家,或者是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想要进一步向绿色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去寻找新的能力建设新的容量,比如东南亚的国家,巴基斯坦印度甚至是印度尼西亚都有可能是我们的目标国家,而亚投行他的目标也是扩大到了现在传统的亚投行成员国以外的区域。

  今天我给大家的介绍就到这里,之后大家有问题的话也可以来找我,谢谢!
 

  主持人:感谢Mathias Lund Larsen,我对我们同事发布的成果表示衷心的感谢,祝贺你们每一个负责人也祝贺你们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这一年我们绿金院从学术带头人变成了一支支研究梯队支持这些研究,未来我们还会持续地发展我们的人才建设机制,欢迎更多的致力于发展和研究绿色金融的有识之士加入我们的队伍。
去年金秋时节在我们绿金院授牌仪式上一位是史建平,另一位是天风证券执委会主任王琳晶,一方面体现了天风证券社会责任,以上是借本次建院一周年庆典,对绿金院阶段性工作的梳理和展示。中财大绿色金融金融研究院从几个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各界的鼎力支持,也要再次感谢2016年金秋来自天风证券的捐赠,这也充分体现了天风证券的企业社会责任和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眼光。最后,有请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委会主任,绿金院理事会执行理事长王琳晶先生即席发表总结致辞。

  王琳晶:

  感谢主持人,尊敬的史校长,王院长还有在会的所有的专家领导同事和同学,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这儿,总结谈不上,我就尽量简短地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参与这个绿色金融的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当中我觉得绿色金融这个事情非常有异议也非常值得干,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绿色金融也有“三讲”的问题,第一个是要讲政治,绿色金融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具有政治正确的概念,不幸的是全球范围内政治正确这个词遭到了很大的冲击,幸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或多或少的扮演了稳定器的角色,我们仔细地思考一个概念能够被称为政治正确,很大程度上是经过检验的,是在实践当中也是正确的,习总书记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绿色金融的政治正确的特性已经说到位了。在最近的一两年当中,我想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还是有非常多的可喜的现象,第一个就是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支持绿色金融的框架体系出台了之后,也陆陆续续地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包括福建、内蒙还有很多其他的省份我关注到,也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框架的政策,非常地好,我也关注到我们中财大绿金院也深入地参与到了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当中去。

  第二个大家也注意到了,今年以来国务院牵头搞了两轮力度非常之大的环保督察,这两次的环保督察比以往历次的所谓的环保风暴也好或者各种各样的检查的活动的力度都要大的多,力度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体现在他会处罚当地的行政负责人,这点是最大的力度了。

  第二讲就是要“讲效益”,我们做绿色金融的工作一定要讲求实效,一定要落地,这点非常重要。这里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绿色金融的工作,我们还是应该争取让绿色发展领域的投资者受益,我们参与绿色金融的研讨会经常听到一个词叫做责任投,这个词非常好,强调一个责任意识,但是从另外一面来考虑,责任投资是否跟有盈利的投资相对立,所以绿色金融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做实际的工作,我们应该去寻找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的盈利点,去探寻一些比较成熟的,能够让绿色金融发展落地的盈利模式,这点也非常重要。实际上从现在的实际的情况来讲,我认为还是有很多的领域是具备了盈利的能力或者说盈利的现实的可能性,比方说国内目前也很热了,风能的投资包括光伏的投资,我们如果看一些太阳能电站的收益率,在目前中东部的电站的盈利率还是非常稳定的,年化几乎能达到8%左右的稳定的收益,我认为像光伏这种领域的投资,已经具备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固定收益率产品的特性,这点非常好。

  刚才我注意到施懿宸教授也做了一个关于绿色股票指数方面的报告,天风证券也正在协助施教授和绿金院的团队,我们希望能够在国内的基金公司的领域来推动这个产品的落地,这个工作目前也在取得一些积极的成果。

  从经营主体角度来讲,绿色金融毫无疑问应该让企业的经营者受益,目前我们在实际过程中也碰到了很多的问题,企业比较关心的我去发行的绿色金融的产品,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各个监管机构对绿色金融的产品都是鼓励,而且也推出了很多的措施,希望能够提升大家发行绿色产品的积极性,但是从实际的工作当中来看,部分的产品的绿色产品的标准甚至还要高于非绿色的普通的产品,所以这个我们也一直在呼吁并且建议,以市场化的方式来提升绿色产品的吸引力和流动性。所以从效益的角度来讲,我也非常希望绿金院在研究的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第三个绿色金融还有一个“讲时尚”的问题,我非常受启发的一点,因为在座的有很多来自国外的欧美的专家,我觉得这点他们做的特别的好,在欧美的绿色发展,环保的行动,包括绿色金融很多的时候和一些时尚活动能够结合在一起,跟一些生活方式能够结合的非常地紧密,绿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说能够吸引一些公众人物时尚人物能够加入到我们的工作当中来,和他们一起成为工作伙伴,一起推动我们绿色金融的工作,我想也会收到更多的效果。刚刚崔教授也谈到了,绿色金融针对年轻人针对未来多做一些工作,我觉得这个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想法。

  回到今天的主题,我觉得这个绿色金融研究院在短短一年的时间能够形成这么多的研究成果,确实让我感到非常的惊喜,我觉得这既是这一年来我们集中投入集中工作的结果,更是这个团队这么多年以来不断地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最后我本人对这个绿色金融研究院非常有信心,我相信中财大绿色金融研究院一定会越办越好,中国绿色金融的事业前景也会越来越光明,我就说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琳晶先生精彩的致辞,也感谢您身体力行为发展绿色金融市场所做的一切,到此为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一周年院庆就告一段落了,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的积极鼓励和支持,希望我们来年在这里再一起见证我们绿色金融研究院取得新的成果,谢谢大家!

top会议日程

主持人:刘倩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09:00-09:05 欢迎致辞 史建平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
09:05-09:20 主旨演讲 马骏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09:20-09:35 主旨演讲 Michael Sheren  英格兰银行高级顾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席
09:35-09:50 主旨演讲 Simon Zadek 联合国副秘书长高级金融顾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Inquiry联合主席
09:50-10:05 建院一周年总结与展望 王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10:05-11:05 成果发布  
10:05-10:20 成果一: 资产管理业环境压力测试报告/绿色领先股票指数方法学 施懿宸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院长,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实验室负责人
10:20-10:35 成果二 :中国能源金融发展报告(2017) 徐洪峰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院长,能源金融研究室负责人
 10:35-10:45  成果三:中国大宗商品进口融资绿色化
(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
 孙瑾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绿色贸易融资实验室负责人
10:45-10:55 成果四:中国碳市场发展报告 崔莹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金融研究室及碳金融实验室负责人
10:55-11:05 成果五:多边开发银行合作和绿色金融的作用:关于亚投行与欧投行合作潜力的案例研究 Mathias Lund Larsen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合作部负责人
11:05 -11:10 总结致辞 王琳晶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委会主任(CEO)、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理事会执行理事长
11:10-11:30 休息/茶歇  
11:30-13:00 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展与规划 (闭门午餐会) 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成员、部分受邀嘉宾
13:00 会议结束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41706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22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