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是顺周期,周期股在市场表现比较好。我们目前认为周期板块还有一定的行情,但是也希望大家能够在享受周期行情的时候,要提前布局明年。明年的机会就在于科技。今天想跟大家介绍5G通信产业相关的产业链。

首先我想谈谈股票投资或基金投资的简单框架。股价的公式是EPS(每股盈利)乘以PE(市盈率)。对于短期行业轮动,影响估价比较大的因素包括盈利、流动性和风险偏好,长期要看政策引导和产业变迁。

短期行业轮动框架要看盈利、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三个因素。判断盈利需要结合自上而下的“初筛”和自下而上的“验证”。自上而下的“初筛”,需要根据政策与宏观变量(投资、消费、出口)寻找景气向上的大类板块;自下而上进行“验证”,需要跟踪行业的数据还有上市公司的财报,去验证自上而下判断的时候逻辑的认知差。

流动性分成利率上行和利率下行。利率上行阶段,周期品受益于经济由复苏到过热带来的业绩改善,消费品受益于通胀预期升温下的稳定增长。利率下行阶段,如果伴随着经济滞胀与通缩,防御属性较强的消费显著跑赢;如果伴随着市场整体流动性的边际改善,进攻属性较强的高估值成长股胜出。

风险偏好的因素也分上和下,如果风险偏好上行,中小创是比较好的;如果风险偏好下行,核心资产是比较好的。去年包括今年核心资产里面主要像贵州茅台、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就是消费和金融。

具体来看看5G产业链。5G通信行业是一栋大厦或高速公路,上游是芯片,就像建设大厦的一砖一瓦,下游是计算机,等5G通信网络建设好了之后,各种车在上面跑起来,核心还是通信行业。

5G通信网络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我们现在还处在这个工程的开端。预计明年5G基站建设将提速,将达到100多万将近200万个基站数量。到时候5G的“换机潮”就正式来临。

5G建设中,通信设备、通信终端,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计算机行业都需要大量的芯片。简单总结一下看好芯片行业的理由,一个是从2019年开始,行业就触底反弹了;第二是比较大的5G通信产业带来新增量;第三就是国产替代。2018年我们芯片的自给率是10-15%,我看券商做的预测,到2025年可以达到70%,这个有点乐观,但我觉得有50-60%是比较正常的。

我们觉得未来一两个季度,芯片行业在需求的支撑之下,还是会非常不错的。今年截至6月份,5G的手机出货量也还比较不错,尤其是疫苗出来之后会整个转暖,这样的情况之下,会越来越好。预计手机市场将在四季度迎来换机潮,由于疫情压抑的需求有望集中释放。

今年8月份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半导体芯片行业又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所以芯片这个行业,应该是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芯片行业属于成长行业,当前估值水平较高。但一方面,有望被业绩消化,2019年下半年以来,行业业绩增速迅速提高,高业绩增速将有望一定程度上化解目前的估值。政策面向好+国产替代加速有望进一步催化行情。另一方面,行业估值历史中枢较高,市场给予的风险溢价高,当前估值距离历史最高位估值还有一定距离。芯片行业的特点,是在很多时候的波动比较大,但是它一旦涨起来,很多人会忘记了它的本性。大家投资的时候,要记得这一点。

关于通信,现在市场上出了纯通信指数,还有一个5G通信的主题指数。经常有很多人问我有什么区别?5G的指数更侧重消费电子,纯通信侧重在电子制造上。通信设备数整体来看,业绩也还不错,是向上的。主要在一季度的时候,疫情之下很多行业都停摆了,二季度开始恢复,三季报比二季报要好看得多。基站数量还要不断建设,到三季度为止5G基站已经建60万个,我们认为未来的空间很大。

从运营商资本开支的情况来看,不管国内外都处在上升周期。5G的建设成本目前是会比较贵,因为耗电量特别大。大家也看到一些新闻说,5G基站到了晚上就会关掉,或者是以最低功率运行,虽然现在来看运营商也在叫苦不迭,但是实际上也不是问题,一旦网络建设好了,用户开始在上面跑起来的时候,收入将远远大于支出。

有一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信息时代,要修好“信息公路”。5G为什么重要就在于这里,这是信息基础,是信息公路,所以必须要建好。

但是通信估值水平却是比较低,处在最近10年来的低点,在近10年历史分位数20%以内。大家对估值的高低,或者是行业的弹性还要有一个认知。有的投资者,会觉得我的抗风险能力不是那么高,就买通信,买了通信之后,他看到芯片涨得很好,就会心动。这个时候,大家要正确看待风险和波动,通信的波动确实比不过芯片,所以你如果想要更高的收益,你要考虑能不能承担像芯片那样波动,如果你不能承担,但是又希望能够拿到,或者是跟上5G通信网络建设的节奏,那通信行业其实相对来说还是可以考虑的,因为波动不会像芯片那么大。

5G基站建设已经超预期提速,刚刚有跟大家讲,到9月底的时候已经完成60多万个,我们估计明年这个目标要定到80到100万个了。

产业链下游是计算机,云计算、人工智能包括区块链都归属在这里面。创业板指是中小创、中小板里的代表,但是计算机行业是可以远远超过创业板指的,它的业务或者是说它的业绩收入情况这几年也在不断增长。从芯片、通信还有计算机的周期来看,我觉得计算机的大行情要来的话,还要往后错个一两年。计算机除了有自身的需求,前两年走硬件国产化等等,他自己5G的需求,肯定要在5G网络建设中后期才会有比较大的应用量。现在因为建5G通信网络的基站,这些计算机走5G应用这条道路,计算机公司的创业刚在路上,看到结果还需要好几年。

总结一下,“5G三剑客”,上游是芯片,特点是需求扎实,大家对需求端没有什么疑问,主要觉得供给端,尤其是上游的材料和设备,是不是会有卡脖子的问题,在我们眼里这个问题不大,还可以推进下去,在投资上估值会比较高,波动比较大,大家如果是风向偏好的可以考虑芯片。通信行业性价比较高,适合相对稳健的投资者,计算机行业涨幅估值适中,适合较为均衡的投资者。

技术的变革一定会带来新一轮应用的变革。当年3G网络带来整个移动互联网以及电商的快速发展,4G网络带来短视频行业的崛起,我们可能需要思考的是,再过三五年,5G全面渗透率提升了以后,新一轮的哪些场景和应用会产生变化?

首先不可避免要谈一下“新基建”。“新基建”分为七个领域,归为三大类的东西。第一层是信息基础设施,最典型的是刚才谈到的5G,它的一个基础的管道,像智能手机从4G向5G的演进,智能家居的出现,都体现信息基础设施的迭代。另外一个层面是创新基础设施。这是基于底层的学科创新以及支撑整个TMT产业发展的根本,比如芯片、半导体。有一句话叫“软件定义万物”,其实软件触点的基础是传感器。信息的输入要通过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这个时候才会产生人工智能。另外一个层面是融合基础设施。在AI层面我们谈到的算法,中国在这里面的发展比较快。

在大的背景下,哪些行业是我们的长处?哪一些是短处?回顾中国企业的成功,我认为最成功的板块是消费电子。苹果的崛起背后更多的是全球的产业转移。当人口的红利和资源的红利,没有具备绝对优势的时候,下一个十年的产业应该往哪流?这个是中国的电子产业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因素,就是供给端的生产要素的变化,更重要是的市场端的需求。其实华为成功的拐点就是2013年做4G和LTE网络。除了华为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储备,更重要的,中国移动是全球4G投资的第一大需求方,那一年大概花了5000亿的资本开支。如果再把电信和联通加上,基本我国是第一大的LTE和4G的市场。这个拐点的来临,使其在中国市场这个大的盘子上,有绝对的占有率,成本迅速下降,再降价去打别的市场。

现在很多人问,你觉得中国的半导体行不行?华为能不能活下来?这种问题没法回答,因为都是一个综合要素。在长期方向确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思考整个生态的变化。

第一大块就是我们在一个什么样的赛道上。我们认为接下来整个电子行业的节奏,在终端层面比较多,最典型的是手机产业链,接下来是智能车的产业链、传感设备产业链,这些都会影射电子行业的投资景气。电子和通信行业都有一定的周期性,这个是指的就是基础创新的周期,当然基础创新的背后就是芯片行业摩尔效应的迭代。过去从功能机到智能机,基本上苹果每到四年会出一代卖得很火的终端,这两年它创新的节奏慢下来,本身跟消费链的渗透化快速提升,到开始结构化的调整有关系。

接下来我觉得消费电子有可能会慢慢从电子行业的成长股,走向偏周期成长的行业。而接下来电子行业,长期会有哪些真正成长性的东西出来?我认为车还是一个全新的赛道,每年车的新增量七八千万,而新能源和智能车的渗透率基本上还在3-4%,比例还非常低。

对于汽车这个终端,接下来还有一个很大的趋势,就是软件,这个部分的占比会迅速提升。传统工业链是软硬件一体化的,你现在会发现,一旦当他的量足够大,比如有百万销量的时候,最终能不能造硬件,取决于在市场端能不能为硬件买单。因为芯片是规模化的生意,只要你的规模能大到让他的成本迅速下降,就你可以反向去定制你的硬件,比如说亚马逊。云计算行业白牌化已经发生,大概五六年前,惠普、戴尔的设备议价很高,后来服务器的白牌化出现,原因就是下游开始迅速集中。当全球服务器的订单能有一小半是来自亚马逊这一家的,你不做,一定会有别人来给它做白牌化的设备。

所以,我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革,就是TMT行业的变革对传统行业的改变。在终端层面,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明年卖多少部手机,终端更大的变化,有两个市场,一个是汽车市场,结构的变化还在继续,还有一个是可穿戴设备,在这个赛道会带来很多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

第二个是管道。过去几十年通信网络的进化,其实是非常简单明了的事情,十年一代。2000年左右的3G,2010年左右的4G,2020年的5G,现在有人会谈6G。如果没有大的革命性的技术变化或者是政治事件,2020年-2030年就是5G的十年周期。

对于5G基站的建设,我们的认知非常清晰,整个大网建成以后,我们觉得要在400-500万的量,对于明年、后年,相对偏谨慎的预测上,我们给的实际上是在200万站左右,我现在拍不死这个数据,明年到底是100万还是80万,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比如明年华为的恢复情况,包括广电投790张网到底怎么投,其实还有变量的因素。但是明年相比今年一定会有增长,而且现在按照80万站来讲,基本上是张网络才开始铺,还没有信号去覆盖,那它基本上在刚开始建设的阶段。

我觉得明年、后年还有一个比较确定的向上的投资增长,比如EPS会比较好,关键考虑的是PE怎么变化,因为我刚刚讲通信和电子行业其实都是周期投资行业。当你的投资见底的时候,是不是估值就开始向下了?但是你看4G的经验,其实在2017年投资已经下行的时候,2018年又起来,这里面有一个变量,就是2017年的时候抖音和快手火了,应用本身需求的变化,会反向影响投资预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年谈了很多5G应用的场景,到底能不能往前演进,也会很大程度反向影响投资,这是我对行业的基本判断。基于这一点,整个新基建到2021年往后逐步往上是不变的。后年相比于明年大概率还会有增长,基于总盘子不会有太大幅度的增长。

我个人对运营商还是比较正面,这几年他们都在讲共建共享,这样就等于一个基站上挂三个牌。5G套餐用户已经过1.7亿。中国2020年5G套餐用户发展目标合计1.8亿-2亿(渗透率超过10%)。但是运营商有前置切换。接下来明年、后年运营上会出现一个长期趋势,就是开源节流,就是成本端开支在共建共享的趋势上来降,但在收入端,因为5G的切换,UP值在提升,运营商的报表往良性增长,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说回基建本身,我认为在整个设备层面,往明年看,还是一个头部效应。真正当投资起来之后,你会发现,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通信行业最大的问题,行业的景气很好,行业的下游集中度很高,越往客户那端越集中,到运营商那是最集中的。再往上一层设备商是相对集中,再往上反而是越分散,这是漏斗性的行业。在整个景气向好的大趋势下,你买的必须是赛道里最好的公司,才会充分分享到接下来两年整个行业的正向增长。

在射频前端,现在谁有更强的学习能力,谁能做得多,我认为它的份额会越来越高。在汽车电子方面,这个链条还是刚开始的阶段,我们预计,随着电动汽车产量增长和自动驾驶逐渐成熟,2020年后汽车电子/汽车半导体市场将加速增长,看好功率器件、MCU、模拟IC等细分行业。还有物联网行业,是我们认为增量比较大的市场。

最后讲云计算,我们一直讲端管云。什么是端?电子行业是终端的变革。什么是管?通信行业更多代表管道和行业的变现。那云代表什么呢?未来网速变得越来越快,最核心的变化就是云。华为在去年5G应用时代,第一大趋势就是云化,这是很虚的概念。以前把很多东西下载下来,终端会比较重,会关心CPU;未来终端更像一个显示器,所有终端的变革都是围绕面板和摄像头,更多的CPU的功能会在云端。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网络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对于车辆来说,可能一毫秒的差距都会致命。在真正的云阶段,云端的数据和实时更重要,现在当然做不到,但趋势是这样的。

美国过去十年也印证了这样的逻辑,美国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十年没有本质的变化。美国互联网从开始不到200亿美金,增长到现在每年1000亿美金。亚马逊等四大互联网公司,所对应的供应链过去的增长都非常好,这是美股之光,大家一复盘就发现,这几家公司的市值比2000年物联网泡沫的时候还要夸张。基本上十年增长了五倍。但你回头看中国市场,可能现在刚好处在美国四年前的水平,中国现在的运营商就在每年在400亿上下波动。互联网公司基本开支是每年150亿美金,正好是美国十年前的水平。我们以前讲的运营商的供应链,后来讲华为和苹果的供应链,接下来你要关注阿里、腾讯的供应链。

其实这个趋势还在继续,总体来讲,传统IT向云化是大势所趋。我个人比较看好云计算的长期发展。但我觉得中美的差距还很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核心数据,中国的云计算龙头阿里的服务器的量大概是亚马逊的四分之一。这个还在继续的过程中,对应到供应链上,这个产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遇。

这个是TMT里的价值股,问题是有点贵。比如SaaS类的公司,软件行业跟硬件行业巨大的区别,是它的壁垒和“护城河”一旦建立起来,会有一个非线性的拐点,过了这个拐点之后,边界几乎为零,利润增长远远快于收入增长。但实际上你最痛苦的是要去验证,它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拐点。

这一轮以5G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的变革,跟过去十年到底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本质上是从信息化和网络化走向数字化和网络化。数字化会发生什么改变,我认为实际上,是所有的生产数据和管理数据全部用代码表达出来,把它变成零和一。未来这些东西都变成数据之后,其实就是数据资产。这个资产就是现在谈的大数据。

过去没有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这些数据产生了也没用。人工智能是不断的经验性的学习。人工智能的是核心要素就是算法、算例和数据。在人工智能行业,接下来,中国一定是走在世界前面的。从这个节点上来看,只要AI行业能走得比较快,一定会比别人更快走向智能化,因为你的处理能力比别人要快,这是我认为接下来十年整个ICT行业的核心变革。

2B市场会面临很困惑的问题,传统行业产品很非标准化。在B端会有很多的场景,就车这个行业,就分轻卡、重卡、常用车等等。这两年我们会感觉2B进度很慢。观察在2B赛道哪些行业能起来的核心就是,先有终端的智能化。今年在2B行业,智能化最快的就是车,已经出了量的拐点。另外就是移动办公。

2H就是家庭端。疫情后时代你会发现待在家里和社区的时间越来越多,大家开始说社区电商,后来跟我们的电商研究员去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革?社区电商到底能不能取代超市,我的观点是很可能。你明天吃什么,大概率99%不太变,你今天订好,明天就可以送到你家。像超市如今的损耗,用社区电商只有7%的损耗,节约了13%,可以在价格端回馈给客户,这是降维打击。以前没有数据,有了物联网之后就会带来这样的改变。家庭端的很多东西都是类似的,健康、健身、服务机器人,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2C市场,给大家看一个数据。整个物联网,今年传感器的数量是100亿个,过去这么多年是50-60亿个,这些终端每天产生的数据可能会差10个数量级,为什么?因为物联网终端是每天在线的。这个数据又会对各个行业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变化。找一些可能会变化比较快的行业,最笨蛋的办法,就是看它终端智能化渗透率比较高的。比如,整个家电行业是率先起来的,家居的安防摄像头类的,车联网,理论上这些应用可能会跑得更快一些。

明年的5G的应用会往哪些领域发展?5G中前期,受技术及标准成熟度影响,5G最快落地应用可能主要是2C场景,如云VR/AR、超高清流媒体(视频、云游戏等);5G后期,重要应用场景可能是“物联网”,包括网联无人机、车联网、智能制造(工业控制)、安防监控、云端机器人等。

最后简单提一提投资方向。在传媒行业我比较乐观,今年传媒行业很悲惨,目前游戏还是在移动互联网下最赚钱,你要选绝对优质的IP和内容。现在5G要干的就把4G形成的渠道,重新形成一个云化的新渠道,这个时候内容很重要,如果流量为王,那自己再有一个平台就好了。我认为在每一个赛道,内容是也要的,视频行业和游戏行业、影视行业这些龙头行业还是稀缺。超高清视频,在这个赛道下会有比较好的。包括视频会议,VR和AR,目前来看VR的速度会更快,因为应用到2B的场景。在2B的场景,像远程医疗,现在的医疗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行业标准的问题,跟金融行业遇到的问题一样,就是技术跑得太快了,法律跟政策还没有跟上。还有智能制造,好的标的明年会出来,我觉得大概率会有一波制造业估值比较低,而数字化转型里面做得比较好的公司,明年可以提一提估值。最后就是网联汽车,有点共识的是汽车是比消费电子大得多得多的行业,在这个行业发生趋势性的逆转,当下你看到是的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的影响,接下来会影响整个供应链。

总结一下,未来十年一定是主赛道,跟上一轮科技牛市最大的不同,不是基于一两个行业,而是基于全行业的升级。你干各行各业都需要去了解接下来技术会发生什么变化。就明年的方向上来讲,在TMT四个行业里面,我个人觉得电子和通信行业在周期性中,你要做的是优选龙头。但是在内容行业、应用和计算机行业,以及一些的云服务的公司,我觉得有可能是百花齐放,会有新的创新的点出来。

问题一:近期受海外疫苗研发利好,全球传统周期类板块复苏预期加强,外围经济政策的变化会否影响国内市场?5G作为科技板块表现会受阻吗?

武超则:已经受阻了,股票的表现是比较直观的。美股的表现,当天的疫苗出来了,AWS的表现暴跌。我当天的观点是,这只是短期影响。线上化对整个行业的认知,以及用户习惯的改变已经深入骨髓了。

梁杏:我的观点跟武总很类似,疫苗推出加大对经济复苏的预期。短期我们觉得还是可以调整一下,当然也要布局这种长期的机会。美股科技股除了贵没有其他的问题,基本面是不错的。

问题二:市场普遍预计2021年流动性会逐渐收紧,对于5G这样的成长股是否会出现杀估值的情况?

武超则:已经在杀估值了。估值代表的是什么?在我们科技行业最大的是PEG而不是PE,我预期未来能非常快的消化掉估值。本身贵与不贵不是一个静态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半导体明年还有能百分之百的增长,那我认为它便宜不了,一旦便宜下来可能就真出问题。

我们现在能做的工作是什么?第一,接下来在TMT这么多赛道里,尤其5G这么大的赛道里,还会分化。今年是四六开,有四成比较好的公司,有六成不太好的公司。明年可能会发生的是,这四成好公司里面,会越来越分化,可能会一九开。你能不能筛出最好的公司,这点在科技行业是最难的,因为技术变化很大,可能你今天看到这个公司是大家一致认定的龙头,明天看就是骗子,当年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你要做的是不断验证,你的公司是不是行业里10%最好的公司。如果是,我建议你多贵都可以买,我觉得只是你拿的周期长短的问题。

有很多人说到底买哪一个?我说你买不到,那你买指数就好,你不可能筛掉那1%,你现在腾讯那么牛,是十年涨了10倍,你怎么知道你买到的是腾讯不是乐视。对于普通投资者,还要通过组合投资来规避风险,不像消费品,还是有点常识在里面,你还是能研究的,我觉得科技还是比较难,而且周期太短,变化很快。

梁杏:刚刚武总是从基本面或者是从行业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刚刚提到股价定价公式,就是P等于EPS乘以PE,PE再进一步分解,看风险偏好和流动性。从这个公式里面看,流动性只是估价的因素,不是全部。基本面足够强的情况之下,我们认为这个行情可以延续,因为风险偏好这个东西,就是人心,人心是很现实的。如果你没有很好的业绩,一收紧我就会害怕。基本面足够强的情况下,它就会觉得很好。明年更多应该看的是基本面是不是可以从今年的这种因为疫情导致了流动性的宽松带来的行情,转为盈利,这是我们明年观察的行情的变化。

问题三:请问您看好5G领域的哪些细分板块?新基建的进度目前在国内处于哪个阶段?

武超则:从细分板块来讲,短、中、长是不同的。短期看,我刚刚讲就是贵。从短期投资上来讲,你可能要找哪些回到相对比较合理的价值区间。虽然刚刚讲消费电子不好的东西,往明年短期看,因为5G转型还在,对苹果链,包括电子类龙头的公司,业绩上的确定性还是比较高的。另外比如说面板,未来光学和显示器的变革是比较好的趋势,在现在面板整个供需偏紧的状态下,大家在等是不是有价格上的反转。

短期看这些方面,我觉得应用还是未来,每一轮技术的变革,到最后不会投到水泥基建里面。刚刚提了应用的市场,包括车、工业互联网等等,这些方向还是不错,工业软件表现也不错,云计算是未来“卖铲子的人”,这样的赛道从长期价值来讲,确定性会比较高。

新基建在开局的阶段,建设的进度也还比较慢,按道理今年是主要的元年,因为中美贸易的摩擦,比想象的来得慢一些。总体来讲,今年是未来五年的第一年,这是我大概的直觉。

梁杏:比较赞同武总的观点,5G通信产业分了上中下游,包括芯片、通信、计算机等行业。不同行业的波动、弹性是不一样的,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选择。

武总说“应用是未来”,这个我很赞同,因为我们现在的芯片技术水平不是很高,还要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但是应用确实是未来,应用里面太丰富了。

问题四:近期出台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贸区政策,是否有5G相关的板块受益?

武超则:最直接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供给端,一个是需求端。对中国电子通讯行业比较利好的是,在市场端的需求。美国的芯片公司能做得很好,也是因为全球买单。如果你在需求端出现问题,你很难循环得起来。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供给端,刚刚谈到劳动力要素的变化,圈里也有一些制造业成本比较低的国家。我觉得未来在TMT行业,除了技术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之外,很重要的是产业链的长度够不够长。以前大家关心的是在全球谁能把这个东西做得性价比比较高,你的核心是我能不能用最低的价格和最好的性能给全球供给。未来更多的整机厂会关心供应链的安全,除了性价比之外你能够稳定供应给我。这个时候,你的产业链能不能足够长,对你的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会比较好。中国现在要做的是在供应链上拉更多的小伙伴,比如华为能不能成,比如IDM模式,未来上游设备、材料这些能不能给力。这个时候不能单靠中国企业来做,而是要看这个圈里的这些国家能不能提供比较好的供应链上的支撑。

市场肯定对行业ICT行业还是有很正面的影响,我觉得未来关心的还在链条。历史上证明过自己的像通讯设备、光伏,包括接下来的汽车行业,我觉得是接下来有可能出圈的产业链。

梁杏:从目前国内和海外经济的出口量和构成来看,肯定还是传统行业占得多。刚开始开放的时候,也是传统产业有一些优势和便利,因为像新基建的产业在开放前提之下,后面的量也要跟得上。新兴产业的产业,我们跟中美的关系里面,受到芯片材料设备会有一些影响,主要是材料。日韩的优势在于材料比较好的,在短期内美国没有放松的前提之下,我们芯片产业链可能会在日韩有一个改善。

问题一:如何看待特斯拉即将推出每个月大概两千美金的智能驾驶服务。

武超则:关心5G应用和智能车的人,你们要一定要花点时间,再研究一下特斯拉。我调研了很多整车厂,你会发现,大家现在对产业的认知和二级市场的认知有点差异,是什么呢?二级市场可能非常追捧造型设计,觉得中国制造怎样怎样。在产业一级市场聊,大家觉得特斯拉是神一样的存在,然后是剩下的公司。你刚刚提到“智能驾驶包”,我们现在要回答一个问题,以前汽车行业卖的是产品,一辆车开回家,你要加配什么功能,比如倒车后视镜、辅助驾驶,你就算钱,一共这几个功能加起来,那你就花这些钱把车开回家。

未来我觉得这个行业要从卖产品走向卖服务,很多行业都会这样,你可以先不付钱把这个车买回家,或者是付一部分。未来也是完全复制特斯拉的打法,比如可能只有50万,但是你40万拿回家。它未来要做的就是能不能把这10万块钱赚回来,甚至赚得更多,这才是好的商业模式。而不是一旦停止补贴,这个东西就不行。

这就是我理解的,为什么特斯拉加入中国制造之后,他单车的价格已经降到了20万元上下,剩下的你把这些服务买买买,可能远远超过这个价值。这样的话,只回答一个问题就可以,如果有一天只做到自动驾驶,或者是辅助驾驶的东西,你会不会愿意付2000元为它买单,我想很多人都会买单。

所以我觉得临界点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技术能不能突破、突破、再突破,从L3到L4,就是没有驾驶员的干预就能自动驾驶。第二个就是你的市场规模,突破百万量之后,往下走,能不能让成本继续下降,只要能,商业模式就是成立的。当然特斯拉本身需要考虑的是,未来买车的人跟愿意买这个包的人是不是一类的?现在有一个用户画像,买特斯拉的都是白领女性,觉得这个车长得很好,买驾驶包很可能不是一类人,现在可能有一点错配,这个问题要思考一下。

问题二:想投资5G板块,刚才分享当中也提到5G行业的估值比较高,业绩增速是否能消耗目前的估值?

武超则:我觉得要分公司,如果你问我这个问题,对于板块性的回答没有意义,因为现在的板块性不大,5G的指数一直很大,“二八效应”很明显。其实这个时候在投资上还要选股,在20%表现很好,还会有一些很差。比如主设备商个人觉得还是相对靠谱的,毕竟行业竞争格局和确定性比较高。还有一个云计算里面链条,涉及到光模块行业,你可能要筛一些,相对行业份额比较高的,利润率也还可以的公司,也还是不错的。另外,还有5G板块可能涉及到一些问题,要么不便宜,要么选估值容忍度比较高,你还可以讲大故事的,5G大应用,还有新的逻辑增长。总体对板块没那么悲观,包括刚才的运营商,向上的不敢保证,但是向下的空间很有限。市场的流动性在这样状况下,大家都在找“洼地”,把便宜的都会炒一遍。

梁杏: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减估值的压力。震荡调整过程中,业绩很好,削减估值,像这样情况,我们觉得到明年还是延续。前面也有介绍,5G换机潮来临,需求带来非常扎实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业绩包括上半年一季度、二季度,是比较确定的业绩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确实认为在5G大的板块里面有一些细分的行业,确实是有这个能力,用它业绩增加去削减估值带来的压力。

武超则:半导体增长很快,唯一的问题还是很贵,首先细分的芯片向下有一个大的市场,主要是一个相对市场化的市场,比如模拟IC,只要你是这个行业的龙头,明年享受的还是中国市场增长的红利。但我觉得未来有可能走出中国市场,比如说在更大的范畴内,它能够有性价比的话,我觉得它的逻辑又变了。它进一步的空间或者是估值的空间会更大,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里面要把最好的东西筛出来,量上能跑出来。我觉得这个调整周期,实际上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要选这样的公司。有时候你单看指数意义不大,还要看公司的变化。

问题三:有没有存在“智慧城市”这样的赛道,或者是供应链的体系?将来是不是也存在一定的投资的机会?

武超则:这是老TMT研究员很头疼的概念。这个概念本身没有错,我的那张PPT里,在2B的市场里画了一个智慧城市。我的理解,上一代城市是网络和信息化,就是安装摄像头,那未来的智慧城市就是数字化,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对数据的分析,整个城市的运营,包括交通、物流都会更顺畅,一定会带动更大层面长期的增长,这是没问题。

短期面临的一个问题,地方政府的认知,在对这个东西不知道的情况下,会跑偏,比如投一堆数据中心,过两年就没法用了,投一堆车联网的路测单元,这些过时了,因为技术的进步很快,几年后,人家用很便宜的成本把这个事情做了。所以最重要的是新基建的政府的投资和这个结合起来,我们今年做的IPO的公司,做一些智能停车和城市管理的公司还是很不错的。

问题四:伍总你好,我想问一个问题,我觉得5G应用场景里面的智能汽车这一块,会是比较大的场景。最近也有新闻说华为也要造车,后来又辟谣了。如果要研究智能汽车,这一块有哪些细分方向?资本市场的演绎脉络是怎么样的?

梁总你好,我想问一下国泰这边有智能汽车的基金,基金里基本还是新能源车的概念,是不是国泰也能做出跟5G应用场景有关的基金?

武超则:今年在车方面,大概会分这么几个产业链。如果我们要构建一个图谱的话,特斯拉是车界的苹果。

我这两年调研工作中会问,如果照它们这种模式,从芯片、软件、算法、算力,再到整车全都自己干的模式下,那这个市场怎么玩?很多人给我的回答是,很多人当年都想学苹果,核心的除了技术的要求,你自己能不能做一个闭环,对你的市场占比的要求很高,必须要有足够的规模,你才能有底气上。华为有一天会不会变成特斯拉这样的存在,其实有可能。以我对华为的了解,会不会做车现在不好说,但是一定是走着看,如果这两年先跟着整车厂,因为车还是比较相对精密的工业化的流程,把中间的软件算法学明白了,车的底层是几块,无非是做自动驾驶这几块芯片,硬件能力又很强,三年后也有可能会做,华为现在没有定论。

核心优势一个是技术,就是你的团队要每一个环节都能干。车厂造不造芯片,要看规模大不大,还有就是你的用户。我认为一定要有汽车在路上跑,将来才能做出无人驾驶,而不是闭门造车。这是一类存在。从这类存在来讲,供应链机会不大。现在还会有第二类公司,我认为是汽车行业的安卓,它一定会有开放平台。未来汽车行业会像手机一样,就剩下安卓加苹果吗?我觉得不会,因为车细分下来有各种各样的车,不太会出现像手机一样,几个品牌把天下给分了,如果有那一天,供应链的机会不大,如果没有那一天,那一定会有生态的公司。在这个链条里面,汽车里面比较重要像电控、智能坐舱等模块,谁能把这些模块做好,那它就有生存空间。简单来讲,华为不买你,我可以卖给长安、吉利别的家,那么多公司不可能自己造。

我觉得现在的演变远没到水滴石穿的时候,这几年市场的渗透率都在往上提的过程中,远远没到白热化。诺基亚到智能机过渡的时候,一开始好多好多品牌。而这个节点,对于创达这种公司日子很好过,还有做芯片的公司。为什么?因为你们都造车,反正我“卖铲子”。一旦有一天,如果车变成智能手机,可能有风险。

梁杏:国泰智能汽车为什么谈得更多的是新能源汽车的股票,跟产业的发展相关,因为智能汽车这个产业,没有到非常辉煌,或者是选的标的非常多的阶段,但是我们确实认为未来会分化。你这个建议我们确实在考虑,只是我们的产品还没有那么快。

武超则: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梁总。对于普通客户来讲,投资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做波动;一个是定投。你觉得这种指数投资对散户来讲,应该是以什么方式呢?

梁杏:我觉得对于普通客户来说应该第二个方式会更好,选择长期看好的赛道去投。你确定了它的前途的情况下,去分批布局,我觉得更好。不要说个人投资者,即便是专业的基金经理或者是机构投资者,都没有办法准确把到脉,低点、高点也是完全把不准,这个非常难。对于小白的客户来说,选一个看好的方向,去做定投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