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兰鲸”起航 海兰信驶向百亿级智能船蓝海

上海证券报

  蓝鲸,地球现存体积最大的动物,也是发声最大的动物。通过最高能达到180分贝的低频声,这一庞然大物能够在海底世界轻松掌握周边地貌特征、与伙伴们保持联系,识别“敌我”。

  海平面上航行的船舶也有传输信息的方式。在没有一丝通讯信号覆盖的海上,船与船之间的信息传递并没有那么简单。不过,随着全球智能化程度的提升,航运业的未来将变得“简单”。

  武汉海兰鲸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兰鲸”),是创业板上市公司海兰信在智能船舶领域投资设立的平台企业。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在“中船系”唱主角的国内展厅中,海兰鲸为我国民营智能船舶领域撑起了台面。

  百亿级市场待释放

  什么是智能船舶?它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海兰鲸副总经理、原劳氏船级社大中华地区业务总监保俊给记者作了详细解释。

  智能船舶是依靠先进数字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结合互联网、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使得传统的船舶具备了根据运行状态自主分析及对未来运行的规划、执行能力,最终实现无人监控自主运行的一套系统。保俊表示,全球业界现已达成共识,认为智能船舶的出现是对传统航运业的一次颠覆,将重新定义航运业的业态。

  “不包括内海船舶和渔船,目前全球范围在航船舶约10万艘,全球每年花在船舶运营费用上的成本就达到1万亿美元(约合7万亿元人民币),各大船舶运营商对降低运营成本的需求非常迫切。”保俊表示,智能船舶系统能在管理效率、运营成本和航行安全等方面给船舶运营企业节省大幅成本。

  实际运营数据显示,智能船舶系统能够降低船舶、船队运营费用5%,并且能够提升10%至15%的管理效率。在此之上,智能系统还能提升船舶航行安全,将船舶海损事故(包括碰撞、设备非正常损耗等)的概率降低50%以上。保守估算,智能系统每年可为全球船舶业节约至少3500亿元的运营费用。

  保俊告诉记者,如今的船商或租赁公司都已意识到智能化产品的重要性,智能设备几乎成为新造船舶的标配。不过,各船商在选择智能产品时会有不同的侧重。“智能设备安装费高低不等,按照客户需求,价格浮动于5万至50万美元之间,全球每年新造船的智能设备市场可达到5亿美元,在航船舶的市场预估量更是能够达到100亿美元。”保俊介绍。

  1亿美元“小目标”

  面对智能船舶这片蓝海,部分船舶业“大佬”已经摩拳擦掌。作为民营企业,旨在稳扎稳打的海兰鲸也设立了自己的“小目标”。据了解,海兰鲸是海兰信参股40%的企业,其另2名股东为东土科技和武汉光谷创业投资基金。

  保俊介绍,现阶段,海兰鲸在新造船舶领域的目标是每年完成30艘船的智能化系统安装,按照平均每船10万美元计算,公司在新造船的市场目标为300万美元(约合2100万元人民币)。最关键的在航船方面,海兰鲸计划每年完成1%的在航船智能化升级,也就是1000艘船舶的智能设备安装和改造,对应的市场规模为1亿美元(约合7亿元人民币)。

  除了智能设备的安装和改造外,后期维护和服务也是海兰鲸业务的重要部分。根据公司目标,按照每年单船5万美元的费用测算,200条智能船舶就可为公司带来1000万美元(约合7000万元人民币)的年固定收入。

  “在智能化系统逐渐普及的当下,我国的船舶智能化系统理论上将成为未来的标配,部分国内大型船企已对全部新船提出智能化要求,相关政府部门也在酝酿智能船舶的推广工作。”保俊透露,公司成立至今已交付船舶总数为20艘,明年的订单总数预计将超过20艘。

  核心智能技术获行业首肯

  国际海事展览会是世界造船领域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力最强的专业性国际海事贸易展览会,中国和德国轮流举办,2019年主办地为中国上海。

  本次展会期间,在展出最新智能化岸基管理系统及智能船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海兰信还带来了寓意传承与创新的海兰信全新品牌新形象。同时,海兰信举行了海兰鲸-ABS智能化系统原则性认可颁证仪式,这也是ABS对全球首家智能船系统供应商颁发原则性认可证书。

  此外,海兰信还与拥有中国唯一自主可控卫星宽带通信全球网的鑫诺卫星签订了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智能船舶等领域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智能船舶事业,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记者了解到,双方已具备以“iNavigator智能航行”、“iCommander智能船舶管理”和“iWhale智能集成平台”组成的核心技术。而海兰信的智能化岸基管理系统就是以上述核心技术为基础,通过可视化技术等,实现船岸两端人员高效、协同工作。

  同时,运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算法,结合监控、分析及辅助决策相互渗透的功能,海兰信能够提供岸端的船队航行管理,规划、优化船舶航线,并且能够远程评估机舱设备健康及能效能力。保俊表示,智能化系统的初衷,即辅助船舶管理者更轻松地完成船舶管理工作,实现精益化管理,降低船舶的安全隐患及降本增效。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