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再加速

多起重组事项引发市场关注 “改革期权价值”值得期待

王辉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5月以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再度出现加速迹象。其中,上海外服借壳强生控股、上海报业集团与东方网联合重组、*ST安信发布与有关方面协商重组方案的公告等重组事项,广受各方关注。

  自去年9月《上海市开展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简称《综合改革方案》)发布以来,上海国资改革动作频频,不断在国企上市公司层面持续导入更有活力、更有发展潜力的竞争类国企资产,在改革方案上则充分显示了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分析人士表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的背景下,今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预计还将会以较快速度推进,相关国企改革成效将持续显现,这可望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改革期权价值”。

  “量体裁衣”推进改革

  对于日前出炉的强生控股重组方案,上海久事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强生控股出租车等交通运营主业盈利能力相对偏弱,疫情给公司经营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此前,久事集团也曾考虑注入集团其他核心资产,但目前久事集团旗下的地产、体育、公共事业等实业资产盈利能力相对不高,资本运营业务更加不适合置入。在此背景下,一直有上市需求的上海外服集团与自身市值不大的强生控股“一拍即合”,即通过借壳强生控股上市,实现上海外服集团这一上海先进服务业优质国有资产的上市。

  资料显示,上海外服最近3年按照新收入准则调整编报后每年的预计营业收入达200亿元至240亿元,目前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企业客户超过5万家,叠加“一带一路”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等重要战略机遇,当前上海外服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公司借壳上市后将进一步推进跻身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强企的发展目标。

  近期,上海老牌国企上市公司上海电气旗下的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气风电”)分拆至科创板上市,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上海电气5月19日公告,香港联交所已同意公司本次分拆豁免严格遵守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关于向公司股东提供保证配额的规定;本次分拆作为落实上海国资改革重要举措,将践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电气风电的内生动力,优化国资布局结构,并进一步完善电气风电的公司治理。

  消息人士表示,本次港交所分拆豁免之后电气风电就将立即向上交所申报科创板上市的相关资料,并预计在年内登陆科创板。而另据了解,对于本次分拆电气风电至科创板上市,上海电气集团层面主要有提升电气风电融资效率、腾出上海电气内部财务资源支持其他业务板块发展、推进上海电气旗下战略新兴产业资产快速成长等多方面考量。 

  “截至目前,电气风电在集团内部的累计融资规模预计已接近100亿元,本次分拆完成后公司可以利用新的上市平台进行产业并购或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风电业务的创新活力;而未来上海电气集团还会考虑将部分成长速度快但当前盈利能力相对不强的产业板块,进行分拆上市,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该消息人士表示。

  事实上,仅自去年9月《综合改革方案》出台以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在上市公司层面就至少还有*ST飞乐资产重组、兰生股份资产重组、上海报业集团与东方网联合重组等多项重磅动作。而上周*ST安信也发布了与上海电气集团等企业及相关方协商重组方案的公告。相关重组涉及收购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资产置换、国企资源整合聚集与优势互补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

  改革举措持续“放活”

  “外地入沪优秀员工留不住”“股权激励覆盖面不够广”“业务部门经营业绩激励不足”“以往经营决策更多求稳而不是求发展”“部分高管对于企业经营和市场不够熟悉”……近期,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多家上海本地国企的实地走访中,多位上海国企管理人员列出了多条上海国企以往在内部激励与经营机制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而近半年多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在这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上海某商业类上市国企内部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工资帽”、国企限薪等内部激励不足的相关情况,在以往直接制约了国企竞争力的激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情况包括外地入沪员工因住房、薪酬等问题被外企或民企竞争对手以高薪“挖墙角”,股权激励难以涉及大多数员工,薪酬体制整体僵化等问题。在他看来,竞争类国企直接面对市场竞争,就必须与市场化运作接轨,即“除了必要的社会责任之外,民企、外企在内部管理、职位升迁、薪酬待遇等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原则上国企尤其是已经上市的国企应当都可以做”。

  在这方面,现阶段上海在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中也正在持续“放活”。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上海外服在借壳强生控股上市完成后,将有意深度推进公司内部薪酬体制改革,逐步在子公司及各分支机构层面,实现经营业绩与主要负责人和一线业务人员薪酬水平的直接挂钩。而对于借壳上市之后的发展方向,上海外服董事长李栋则强调,此次上海外服通过强生控股资产重组借壳上市,将按照上海国资委有关上海国企改革的有关精神要求,实现公司的“做强做大”,而“做强”比“做大”更重要。

  即将申报科创板上市的电气风电内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电气风电实现上市之后,“将以最快的速度推出股权激励相关方案,并可能在科技研发成果、骨干员工持股等方面建立较集团母公司更广泛的中长期激励机制”。而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建华不久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则表示,未来上海电气在全面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将积极深挖内部的动力、活力,以机制改革为重点,以体制改革为手段,通过强化利益捆绑,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凝聚核心骨干,营造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最佳成长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5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相关内容来看,上海在地方国资国企内部激励方面推进较快,在做强市场竞争力、提质增效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积极进展。例如,在近两年涉及上海部分上市国企的人事任命中,多位来自于市场一线和生产管理一线、更懂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国企管理人员被任命为相关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如光明乳业、上海电气、多家金融国企等;在企业经营发展目标方面,“更求企业发展而不是更求企业平稳”,则成了上市国企的第一经营理念。

  相关受益资产值得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对于上海国资国企的内部改革,今年两会期间,上海国资委副主任林益彬在谈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时表示,目前上海在“混”的形式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但是在“改”的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接下来包括完善公司治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都是下一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着力点。

  对此,国企改革研究专家、长江商学院大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综合近期国家层面各项政策精神来看,今年的国资国企改革将会出现六方面的重要发力点:一是在国资国企改革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结构;二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推进管理层持股和企业骨干持股;三是推进国资国企监管机制改革;四是进一步通过股权激励、股票分红等方式,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五是进一步推进国企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六是逐步下放“三供一业”等公共服务事业方面的经营包袱。

  “从近半年多以来上海上市国企的重组等改革动作来看,当前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速度正在进一步加快,未来上海国企上市平台预计将注入更多新的优势产业、消费产业、新兴产业等竞争类国企资产。”李锦表示,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而言,随着上海以及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上市国企改革案例的推出,相关上市国企的改革成效和长期投资价值将会逐步显现,这势必将对于资本市场的活跃带来持续拉动作用。

  长城证券分析师汪毅认为,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元年,是国有企业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之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实施也意味着国企改革进入实质进展、快步推进、标杆性国改引领的新阶段。另一方面,引起市场关注的标志性国企改革、国资重组标的逐步推出,势必将提升市场资金对于国资国企改革主题重新焕发新活力的认可。因此,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市场预期与国企改革的实际进度对比出现了明显的“超调”现象,即在前几年预期过高的情况下,今年的预期又有过低之虞。整体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企改革的相关政策将会有效地贯彻落实,市场对国企改革的预期有望逐步恢复。因此,只要国企改革保持持续推进且有实质方案逐个落地的势头,国企改革相关受益资产将具有时间上的“期权价值”。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