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信用债投融生态变迁:公募增配高等级 风险何时过境待解

统计21世纪经济报道

  最近几日,一只央企发行的AA级债券在北京机构圈子流转,承销方直言“折扣费用好商量”。

  不过,圈子里知名的公私募机构,却鲜有人“感兴趣”。

  另一方面,此前在一级市场少有机会介入的中小私募机构,如今也轮番被卖方“轰炸”。

  “我们基本都是从二级市场买债,不过近期有不少券商打来电话推介债券,问我们能不能买一点。以往一级市场都被大机构占据,我们机会不多,但现在出现违约的企业那么多,大家都十分谨慎,别人都不想要的低评级债我们也不能买。”8月2日,北京某私募机构债券交易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二级市场投资“雷声”不断,从股票到债券,“黑天鹅”比比皆是。

  根据记者统计,2018年上半年违约事件频发,违约规模持续提升,信用风险同比有所扩大。今年以来已经有32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达到329.27亿元,其中涉及到了永泰能源(600157.SH)、中弘股份(000979.SZ)、*ST凯迪(000939.SZ)、ST中安(600654.SH)等多家上市公司。

  由于信用风险的发酵,二季度债券基金风险偏好明显降低,更倾向于配置高等级债券以及利率债,基金业绩也随之出现下滑。数据显示,二季度有约65%的债券基金净值增长率低于今年一季度。

  债基收益下行

  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1911只(分份额统计)债券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回报为2.54%,其中有13.5%的基金今年以来回报为负。

  从二季报数据来看,债基平均收益率环比出现了回落。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债券基金的平均回报为1.1%,10.77%的基金一季度回报为负;二季度债券基金的平均回报为0.41%,二季度回报为负的基金占比增至22.94%。

  排名垫底的基金则基本都是“踩雷”导致,其中中融融丰纯债基金的重仓债券“14富贵鸟”出现违约,今年一季报数据显示,该基金“14富贵鸟”的持仓市值为194.4万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12.85%。

  8月2日,中融融丰纯债A以今年以来-47.96%的回报排名垫底。

  除此之外,可转债基金也在二季度出现了收益下滑的情况。数据显示,2季度回报排名后20的债券基金中出现了12只(分份额统计)可转债基金,部分可转债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回报仍然为正,不过在二季度却出现了大幅下滑。

  “由于二季度股市走弱,可转债指数也随之走弱。在正股的带动下,转债亦多数下跌,转债基金净值呈下跌趋势。”8月2日,北京某公募基金固收总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事实上,这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可转债申购热潮时的情景大相径庭,不仅是上市后收益率下跌,如今申购端也在遇冷,可转债遭弃购的状况并不鲜见。

  譬如7月以来,相继有华泰联合证券表示将包销4.01亿元的海澜转债、长江证券宣布包销1.5亿的盛路转债、民生证券包销2.6亿的万顺转债,当月发行的转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弃购。

  发行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共有11只可转债发行,发行规模为155亿元,但相较于今年一季度呈减少趋势。

  因此,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转债基金的持仓规模也出现下滑。

  招商证券统计称,公募基金二季度转债持仓规模为402.8亿元,较2018年一季度减少约18亿元,同时由于二季度转债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基金持仓占比下降到18.20%,较一季度下降1.54%。

  事实上,不同类型的债券基金也出现了收益分化的情况。

  海通证券研报指出,今年二季度各类债基中表现最好的是短期纯债型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分别为4.8%和4.6%;其次是混合一级债基,平均年化收益2.5%,而混合二级债基年化收益仅有-1.72%。

  “二季度债市整体表现不错,基金除了配置可转债、参与股票的这些二级债基表现比较差之外,其他类型都还不错。除个别债基踩雷之外,公募基金整体上配置低等级信用债较少,因此整体影响不大,大家的业绩也都在改善。”8月2日,申万宏源固收首席分析师孟祥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配置倾向高等级

  从基金持仓情况来看,今年中报持有债券品种前三位是金融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占债券投资市值比分别为30.53%,22.32%和19.42%,与一季度相比市值均有所增长,而企业短期融资券则出现了市值增长下滑的情况。

  整体来看,二季度基金持有利率债的比例较一季度有所增加,持有信用债、可转债的比例均有降低。

  此外,就信用债来说,高等级的债券配置比例则持续上升,债券基金对于信用债的风险偏好仍处低位。

  “二季度由于信用债违约事件频发的影响,高评级信用债(AAA)重仓比例继续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中等评级信用债(AA+、AA)的整体重仓比例有所下降;低评级信用债(AA-)重仓比例也有所下降。”招商证券研报认为。

  孟祥娟表示,“因为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基金重仓,不能看到全部变动,从这部分数据来看,二季度因为债券市场整体上还不错,大家各方面操作也比较积极,从久期来看是拉长的、杠杆也是向上的,其他的就没有太明显的变化。在配置上,公募债基不会将信用债资质下沉很低,对低等级信用债基本不会配置,有一两家以下的也都很少。”

  事实上,过去的二季度资本市场因为债券违约的不断发酵并不平静。不只是引发了机构对民营企业债券“一刀切”的极端现象,甚至因为违约债券的出现而引发机构间争执,进一步激化各方矛盾。

  “对几个风险频发的行业也做出了规避。另外在金融部门收缩的压力下,公募基金的赎回压力也开始加大,这也产生了一定的正反馈循环。”前述公募基金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此前机构一直强调的高等级、短久期的配置策略,近期在政策的缓解下,不少机构人士对信用债的机会开始提出关注。

  “考虑到政策对信贷融资的结构性影响,信用债空间或好于利率债,在结构上,相对看多长端利率债和中等评级信用债。”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认为。

  “宽信用并不是说不关注个券风险。虽然政策传递出放松的信号,不过整体的配置机会仍需等待,但是根据风险释放的节奏,也可以逐步把握不同品种、个券的配置机会,为来年布局。”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固收总监表示。

  博弈尚未结束

  虽然不少机构人士在与本报记者沟通时指出“宽信用”信号已经较为明显,不过在违约风险的扰动下,市场仍然敏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近期不少私募债券基金都遭遇了赎回难题。

  “最近我们正急着卖出手里的债,没有再买新债。因为今年以来市场不好,踩雷了几个高收益债券,虽然持仓不多,但是依然对基金净值产生了较大影响,投资者要求赎回的很多。”8月2日,北京某私募基金信用债研究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该人士亦对本报记者直言,“不好出,只能尽量卖。虽然此前有央行窗口指导增配中低等级信用债,信用债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不过最明显的还是城投债。”

  “不排除近期宽信用给一些固收机构提供了退出民企债券投资的机会和通道,如果这样,对民企债券反而是一种打压。”沪上某商业保理机构业务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另一方面,收益下行的同时,债券基金的发行也早已遭遇投资者冷对。

  7月7日,长城基金公告指出,长城久弘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条件,因此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这已经不是债券基金首次出现基金合同不能生效。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今年二季度已有兴银瑞福定开债券型发起式基金、中银证券安颐定开债券型基金、长信稳尚三个月定开债券型发起式基金等6只债券基金宣布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债基募集难,似乎已经成为当下阶段市场的共识。

  “我们本来有只债基计划在去年年底发行,但去年年底债市下行严重,投资者也不认可,公司就延迟了发行计划,想等市场回暖再进行发行。但今年市场又出现违约风险,投资者依然不买账。”某公募基金市场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对于下半年市场的机会,华创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周文渊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信用债确定会出现分化行情,资质好的目前已经开始下行。高收益债基金也会出现转机,静待机会。利率债继续看好,信用会温和扩张,经济会继续下行。”

  这种分化已经在信用债交投情况上有所显现,高等级信用债仍是配置的主流。

  “对于公募债基来说,目前信用债仍不适合资质下沉,虽然说随着宽信用可能在融资上有边际的好转,但是从整体上来讲,下半年以及明年可能要关注企业盈利的下行压力,所以依然要坚守中高等级信用债。目前来看信用利差整体还是下行趋势,我认为下半年债券市场的行情没有上半年大,债券收益率在三季度可能是底部震荡,到四季度会有一个调整。”孟祥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