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汇添富基金8亿补血瑞康医药 拟进驻董事会参与治理

陈静21世纪经济报道

  又一例公募基金欲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案例。

  在华商基金酝酿派驻董事进入恒生电子(600570.SH)之后,近日有消息提到,汇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8亿元现金参与瑞康医药(002589.SZ)定增后,有意向瑞康医药董事会提名董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瑞康医药7月份发布的定增预案中发现其中早已有了相关表述。7月2日晚,瑞康医药公告,拟向控股股东及汇添富基金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2亿元,其一条款为“甲方(瑞康医药)同意,在认购协议生效后,双方同意在条件成熟时,乙方(汇添富基金)可以向董事会提名一名董事。

  “基金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到上市公司的管理中,有利于上市公司各方面的改善,实际上,汇添富对此准备已久。”8月4日,接近汇添富基金的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汇添富在医药行业的投研经验比较充分,有这样的打算是“基金公司和上市公司两方共同的诉求”。

  记者了解到,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可追溯到2012年鹏华基金派驻董事进入格力电器(000651.SZ)董事会。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话题热度一直未减,一方面,这被视为资本市场进步之举,另一方面,其派驻的董事在话语权缺失和“内幕信息知情”两端游走,由于制度、市场等各种原因,是否能发挥良好作用值得疑问。

  连续捧场定增

  46%,这是瑞康医药发布定增预案并复牌后一个月的涨幅。而在8月4日这天,瑞康医药盘中再次强势拉升,上涨10%,收报33.45元/股,当日成交额8404万元。

  定增方案抛出遇上世界性偶发病症,是市场人士判断瑞康医药近期上涨的主要理由。深圳一位长期关注医药板块的私募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埃博拉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对医药板块近期的行情有直接刺激的作用,但是炒作也是短期的,对公司股价影响长期的还是其自身的基本面情况。

  作为医药流通领域的上市公司,瑞康医药在山东地区拥有领先地位,但全国范围的竞争格局是 “全国龙头+区域割据”,瑞康医药为了进一步扩大主营业务规模、降低财务风险,在上市三年后二度抛出再融资方案。

  2011年6月登陆资本市场的瑞康医药IPO募资额达到4.35亿元,在上市13个月后,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方案,募集资金5.83亿元用于医疗器械配送项、医用织物生产项目、洗涤配送项目,包括平安大华基金、汇添富基金等7家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认购。

  2014年,瑞康医药再次启动了再融资之路。而前后两次,汇添富基金都参与了瑞康医药的定增。

  公募入“董”效果待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历史资料发现,早在瑞康医药2012年半年报中,汇添富旗下基金“汇添富医药保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就曾重仓瑞康医药,持股比例为0.7%,位列公司第八大股东。此后汇添富不再现身前十大股东。直到2013年参与定增、耗资9110.3万元认购了230万股,此后股份数一直未变。

  耗资8亿元参与瑞康医药2014年定增若成行,汇添富合计持股比例将升至15.9%,将成功实现举牌,同时也可能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公募基金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案例并不常见,记者获悉,汇添富此举是基于其对自身医药行业的投研能力和“战略投资者”的角色设定。

  “汇添富基金在行业内是第一家做医药主题基金的公司,近年来,对医药的一、二级市场投资都在探索,从各方面准备来说,医药投研是做得比较早的。”前述接近汇添富的知情人士表示。

  “其实汇添富本身对医药行业长期比较关注,他们会选择一些认为优质的公司去做战略投资。”该人士补充。据了解,汇添富基金还欲通过专项资管计划方式投资康恩贝(600572.SH)和人福医药(600079.SH)。

  记者查阅资料后了解到,这并非A股首例公募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的首例。在2012年鹏华基金等机构联合耶鲁大学提名的冯继勇当选格力电器董事,不过,这项引人瞩目的创举却并不完全被市场认可,尤其是此后鹏华系基金慢慢淡出格力电器。

  2014年5月,华商基金再掀浪潮。恒生电子2014年一季报显示,华商基金旗下两基金合计持股恒生电子9.71%,逼近10%监管红线,华商基金表示“计划向恒生电子派驻一位董事,目前正在跟上市公司沟通。”不过,该董事候选人不从基金公司内部产生。

  类似的案例还有2013年由易方达、汇添富、华商等三家基金公司推举的曲建宁成功入选上海家化(600315.SH)董事会。

  北京启明乐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坚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汇添富此举显示了机构投资者更加理性的投资思路,这有点类似巴菲特的模式,体现了资本市场进步的一面,对上市公司的发展有一定好处。”

  他提到,类似近期硅谷天堂大量举牌上市公司,配合进行市值管理的事件其实也能说明,有市值管理需求的上市公司会把利益与相关机构进行捆绑,这也预示了一种风险,作为利益共同体的他们对于内幕信息需要设定防火墙,以防止股票买卖出现损害投资者利益的问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