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募基金“囤壳”意愿将大幅下降

上海证券报

  近期A股暖流涌动,4只拿到批文一年多的公募基金,一直苦于市场环境不佳迟迟未推出新产品,近期抓住机会,集体发布了基金招募说明书。“凑巧”的是,上述基金加快新产品发行,恰好赶上证监会出台史上最严的委外定制基金监管新规。业内人士指出,在监管从严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囤壳”意愿将大幅下降,据悉已经有公司把“壳”的转化作为主要工作。

  近日,4只已获证监会批文一年有余的公募基金发布了基金招募说明书。记者仔细查阅招募说明书发现,这4只基金均为灵活配置和混合型产品,而获得证监会批文的时间都在2015年,最早的一份批文是2015年4月24日,距离现在已近两年时间。

  经过2015年市场的巨幅震荡以及2016年的开年不利,投资者对A股市场整体偏谨慎,这直接导致了基金发行难。渠道方面对于过去一年销售困难深有体会。

  “客户2016年一整年伤得比较重,信心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客户虽然对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带领的团队十分看好,但对市场的认可度比较低,不愿意逆市投资。”主管银行基金销售渠道的王女士对记者坦言。

  目前基金公司超期未募集情况较严重。数据显示,今年3月底逾400只基金超期未募集。另外,截至3月底,有57家基金公司旗下有产品超期未募集。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基金发行的竞争十分激烈,抓不住市场热点的产品,很容易被淘汰。

  近期发行的这4只产品名字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抓住改革成长的主题。这4只基金的名字直接引用了“转型成长”、“新兴消费”、“文体娱乐”、“信息安全 ”这四大与改革息息相关的主题。以往一些基金公司取名较虚,往往以一个主题系列+一个有着吉祥意味的字眼,现在这类产品很难再说服投资者去掏钱。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