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14只养老目标基金 拿到“准生证” 公募基金服务第三支柱启程

郭璐庆第一财经日报

  养老目标基金终于拿到“准生证”。

  8月6日晚间,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消息显示,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已经获批,代表着基金业历史上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出炉。按照惯例,这14只基金最晚将于6个月内完成募集。

  自今年3月2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下称《指引》)以来,养老目标基金备受市场关注,各家基金公司已经上报了超过50只养老目标基金产品,产品策略方式主要分为目标风险策略和目标日期策略。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养老目标基金的获批是基金行业服务个人养老金的里程碑。养老目标基金根据投资者的目标日期和风险水平动态调整基金的资产配置,能够满足养老金投资需求,让参与人减少选择困难,提高积极性。

  公募助力第三支柱

  在海外,养老目标基金因为很好地贴合了个人养老金投资需求得以快速发展壮大。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而社会养老体系仍面临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养老目标基金采用多元资产配置策略、严格控制回撤、规范投资运作,能够为个人养老投资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可有效满足居民养老资金保值增值的需求。

  我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题。破解养老难题,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

  其中,业内人士也认为,作为运作最规范的财富管理机构,公募基金契合了养老金运营安全性的要求;公募基金拥有丰富的产品类型,还培育了一大批专业的投资管理人才,能匹配养老金多方面需求。

  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养老目标基金获批,意味着公募基金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正式拉开帷幕。据了解,上述基金在完成必要程序和准备后,将在不久后进入正式发行阶段。养老目标基金的获批,将有望给市场带来长线的增量资金。

  养老目标基金是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采用成熟的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资组合波动风险。

  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则认为,要理解“养老”的质,就要把握住对其“长期性、资产配置性、权益性、适当性”四个关键点的理解,针对养老性质资金“追求长期稳健回报”的特点,公募基金要更加注重和追求长期回报、投资稳健和风险收益匹配,更加重视大类资产配置的方法,低成本高效率运行。关键是提升投资能力,为投资人创造长期稳定回报。

  之前有数据显示,已有28家基金公司申报了57只养老目标基金。已有29只率先完成受理阶段,进入审查阶段,也就是说,这次首次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皆由这29只产品中选出。

  控制波动风险

  自从3月证监会发布实施指引以来,市场已经上报了超过50只养老目标基金产品,产品策略方式主要分为目标风险策略和目标日期策略,两者区别在于,目标风险基金主要让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风险基金投资,而目标日期基金是根据既定的退休日期动态调整资产配置比例的基金,随着投资者年龄的增大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比例,增加固定收益类资产比例,动态调整投资组合以降低资产损失概率。

  比如此次获批的博时颐泽养老目标风险稳健策略12个月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基金采用目标风险策略投资,通过控制各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及基准配置比例将风险等级限制在稳健级,并力争在此约束下取得最大收益回报,实现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另一只获批的目标风险策略FOF旨在控制下行风险的基础上,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该基金采取开放式运作,不过,为了满足《指引》中关于长期投资的要求,避免基金规模大幅波动,获得更稳健的收益,该基金采用单笔锁定模式,投资者买入的每笔资金,均需锁定一年。”熟悉该FOF基金的基金公司人士称。

  他进一步表示,从投资策略来看,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不同类别的基金中遴选出风格清晰、业绩稳定、风险可控的基金品种,构建初选基金库和核心基金库。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公司对核心基金库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要通过收益分析、持仓分析、交易分析等定量指标以及调研分析的定性确认,综合各项分析设定指标权重,进行加权排序,评分排名前30%的基金才能进入核心基金库。

  “FOF最核心的一点还是避免了业绩的大幅度波动风险。投资FOF的时候,可能会错过50%、60%的收益,但是FOF根据基金选择的模型以及各种指标来优选基金,争取战胜平均数。虽然一定不会是最高数收益,但是至少避免个人选择的时候尾部风险。因为公募基金产品这么多,每年都有好的和坏的,但是不能保证每次都选择好的不选择坏的,FOF至少平均代表了一个公募专业机构投资者的真实水平,这是它最大的意义之一。”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公司高管也对记者表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