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震荡市超额收益显著 公募量化对冲基金受追捧

余世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随着避险情绪上升,量化对冲公募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公募投研人士指出,量化对冲策略优势在于通过对冲手段剥离市场风险,进而获得纯阿尔法收益,是低利率环境下较好的投资工具选择。但公募对冲型产品受到较强的产品契约约束,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通过考察产品的波动性等因素进行细致选择。

  回报率具备吸引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景顺长城基金处获悉,该公司于2019年上报的量化对冲基金“景顺长城量化对冲策略三个月定期开放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下称“景顺长城量化对冲基金”)近期成立。公告显示,该基金的首募规模达28.03亿元,且在2月12日至2月24日的募集期间共获得8.45万户有效认购。另外,富国基金近期成立的量化对冲基金首募规模达30亿元,末日配售比例为51.49%。

  证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申报的多只量化基金(出自于华夏、景顺长城、富国、海富通、德邦、申万菱信等公司)已于2019年底获批。当前,仍有光大保德信基金、汇安基金、天治基金等公司旗下的量化对冲基金在排队审批中。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国内共有28只量化对冲公募基金(不同份额分开算),整体规模接近400亿元。回报方面,28只基金近一年来的回报率超过10%,最高的回报率超过15%。今年以来,量化对冲基金的最高回报率超过6%。其中,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海富通阿尔法对冲混合基金在连续5个完整自然年度收获正回报,其中近3年回报率达25.66%,在18只量化对冲基金中业绩第一。

  截至目前,市场上成立最久的公募量化对冲产品已有超过6年的历史业绩,其中存续期超过1年的对冲产品规模已接近200亿元。“从这些产品业绩来看,最近3年、最近2年、最近1年的回报有逐步增长的趋势。特别是最近1年的产品业绩中位数达到了9%,已经具备了较高吸引力。”创金合信量化核心混合基金经理王林峰说。

  剥离市场风险

  “量化对冲策略可通过对冲手段剥离市场风险之后,获得纯阿尔法,这是该策略的一大优势,但也是对基金管理人综合投资能力的一个考验。”王林峰表示,与传统的纯多头投资策略相比,量化对冲策略的净暴露头寸可以达到零。“这意味着,即便市场下跌20%,策略净值依然有上涨的可能。比如,假设市场下跌20%,策略的多头部分下跌10%,按对冲成本3%计算,对冲掉市场风险后的策略净值将会上涨7%。”

  王林峰也指出,这并不是说,量化对冲产品在任何环境下都不会亏损。据报道,近期以来全球市场大幅波动,数据显示,部分对冲基金在上周五加杠杆抄底,且对冲基金的资金涌向了少数股票。但摩根士丹利称,对高频交易的对冲基金而言,市场大幅波动让多数对冲基金年初至今的收益率回到负值。

  “因私募的绝对收益类产品较多,所以他们的量化对冲策略发展较快。但这几年随着理财市场发生变化,公募量化对冲基金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会。”海富通阿尔法对冲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海富通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杜晓海指出,公募的对冲型产品净暴露约束非常有限,而且受到较强的产品契约约束,最重要的因子主要是考虑选股和构建组合的风险控制。

  王林峰指出,量化对冲策略的回报跟对冲成本关系密切,前两年由于股指期货流动性受限,年化贴水成本高达10%以上,严重侵蚀了产品收益。但随着股指期货的重新放开,以及沪深300ETF期权及股指期权的上市,对冲成本进一步降低。“目前上证50、沪深300期货对应的年化对冲成本大约2%左右,这有利于量化对冲产品的收益实现。”

  产品关注度提升

  杜晓海表示,在过去一年中,投资者对公募对冲产品的关注度提升非常快,主要是因为固收产品的收益率相对较低,货币基金和纯债基金很难获得特别高的收益率,对冲产品就成为“固收+”产品的较好选择。在全球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公募的对冲型产品会迎来较好发展机会。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选择这类产品?

  杜晓海指出,相对普通投资人而言,量化对冲策略基金是一个比较深度的产品,因为里面涉及到一些编程和数量化处理工具。但量化方式不是完全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王林峰指出,衡量量化对冲产品与衡量一般量化产品类似,需要考察该类产品的波动性、管理团队的成员构成以及过往业绩。其中,“衡量该类产品的波动有一个专业指标,叫信息比率。这可以看作同等波动水平下实现收益的能力。一般来说,借助于较高的信息比率,量化对冲产品可以更容易实现低回撤”。

  “投资者应该首先确认好自己的风险偏好,以及资金的使用期限”。王林峰表示,如果投资者预期收益率较高,比如说年化30%以上,则可能不适合投资量化对冲产品。此外,量化对冲产品一般有封闭期,并不是随时可以赎回,流动性会受到限制。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