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国联安基金邹新进:打造“固收+”特色产品

徐金忠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邹新进是国联安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他于2019年底开始兼任国联安添利增长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将在国联安添利增长的管理中,继续检验自己在可转债领域的投资积淀,为投资者打造“固收+”特色产品。

  玩转“跨界”

  从权益投资“跨界”可转债投资,在行业内无疑算得上是“非主流”。但是,因为可转债“可股可债”的属性,这样的跨界其实也有其优势。特别是当从权益投资“跨界”而来的基金经理,对可转债投资有着长期的实战积累,又对固定收益类产品有着清晰的定位和认识,这样的“混搭风”或许将有别样的风景。

  以主动权益的手法来管理固定收益产品,抓手在哪里?邹新进将其聚焦在可转债投资。邹新进指出,目前的理财需求比较大,“固收+”产品要做到两点:一是收益率比银行存款稍微具有一些优势,二是回撤波动要小,就可以满足大众的理财需求。而其在可转债投资上的经验积淀,让他发现了可转债投资在“固收+”领域的用武之地。

  邹新进这样的“愿景”能不能落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仍需要其管理的固收产品用业绩来说话。但是观察邹新进的投资,可转债投资一直是他专注的领域之一。邹新进管理着国联安小盘精选混合、国联安安稳混合、国联安价值优选股票等主动权益基金。其中,国联安小盘精选曾斩获“五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

  回溯国联安小盘精选的历史业绩,国联安小盘精选的股票仓位上限为75%,另有25%的仓位需要配置债券等的资产,邹新进在这四分之一的仓位上下了相当大的工夫,为基金产品提供了增强收益。2010年3月接手国联安小盘精选后,邹新进同时做了10年的可转债投资。回溯这十年的基金持仓,国联安小盘精选持仓中,可转债(含可交换债)占比最高的年份出现在2019年,占比为19.13%,其余多个年份,邹新进在可转债上的仓位都超过10%。

  十二字精髓

  邹新进将自己在可转债投资上的心得浓缩为十二个字:一个目标、两条途径、三个步骤。

  一个目标,即对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目标的理解:可转债发行人有且只有一个目标,在转股期间内促成转股。通常来说,可转债发行人不是为了融资,而是为了增发股票。可转债的利率通常很低,且逐年提升,但在期满时有较高的一次性补偿利率。

  两条途径,即强制转股和转股价格下修。两种方法下,获利手段各不相同。一般而言,通常需要满足强制转股条件才能完成转股目标,即任何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正股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的130%。这是可转债投资获利的主要途径:以较低价格买入未来一段时间内能满足强制转股条件的可转债,并在满足条件后卖出,可获利10%-20%,甚至更多。此外,由于各种原因(起始转股价太高或正股表现差等)导致转股溢价率太高,发行人预期未来很难促成转股,可能会在适当时机下修转股价格以便二次冲关转股。这是可转债投资获利的次要途径:以较安全价格(债性较强)买入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下修转股价格的可转债,可在下修时一次性获利10%左右。

  三个步骤,则是邹新进在仓位、范围、选债上的主动管理能力。在可转债仓位上,择时操作,动态调整,择时的依据是基于对未来股市整体的中期判断(如半年左右)和转债整体的估值情况;在可转债投资范围上,初选范围主要关注具有较强股性且有一定债底的可转债,其中根据两个指标进行,即转股溢价率(如5%-15%)和可转债价格(如100元-120元),可视市场情况适当调整。在选债上,邹新进直言选债即选股,关注正股基本面,包括行业、公司等相关催化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