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基金经理论剑A股:“结构牛”角力“平衡牛”

万宇 徐金忠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0年上半年的结构性行情中,A股市场部分行业和个股表现突出。进入下半年,A股牛市的“姿势”将会怎样展现,是结构性行情继续演绎,还是平衡性牛市开始演绎?年中之际,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基金经理,他们对A股下半年走势的理解或有差异,但是对A股市场的持续看好不变。

  “结构牛”粉丝多

  上半年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突出,但是仍有众多基金机构和基金经理认为“结构牛”将会是下半年的行情特点。

  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副总经理武幼辉指出,回顾上半年乃至过去几年,A股市场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大部分股票表现平庸,但少数股票不断创出新高。他认为,这种差异是当前市场极度分化的一个缩影,背后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增长中枢下移的担忧。

  近期,有些投资者在关注低估值行业,讨论市场风格转换。武幼辉认为,当前增长低敏感型行业市净率位于2012年以来的区间上限(剔除2015年),而增长高敏感型行业位于区间下限。考虑到估值的分化已经到了极端位置,下半年增长高敏感型行业(特别是金融地产)的估值存在修复的可能,但在经济弱复苏的状态以及经济中枢持续下移的预期之下,预计相应修复的空间将有限。

  德邦基金指出,此轮牛市不仅是流动性推动,更有基本面推动。目前国内的经济复苏,复工复产情况,可谓全球最佳。其中,“消费+科技”仍是投资主线。必选消费将体现韧性,可选消费则将展现亮点。积极关注消费股中的成长股。

  天天基金的调研则显示,下半年基金经理最看好的五个行业为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和家电。今年以来涨幅较高的科技、医药和消费仍是基金经理看好的行业,虽然个别细分行业估值较高,但业绩确定性也较强,估值有望得到消化,消费中低估值的家电也被机构看好。少数基金经理看好房地产和银行,极少数看好钢铁等周期板块。

  “平衡牛”有苗头

  对于“结构牛”,也有不少基金机构持保留态度,他们多对行情“结构牛”的持久性存疑,只有“平衡牛”或者是“全面牛”才能持久。

  汇丰晋信基金指出,在当前位置,市场的估值分化显著,背后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估值分化背后暗含着对未来的基本面预期,更是盈利和估值戴维斯双击的一种体现。而盈利和估值驱动将受到经济环境和利率环境的影响,因此经济环境和利率环境是影响分化行情的重要变量。

  展望三季度,汇丰晋信基金认为,市场仍然积极可为。一方面,从盈利角度,预计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在一季度回调以后,增速有望逐季改善。利率总体在低位,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资产倾斜、投资者结构机构化等趋势均有利于股市流动性。同时,目前市场的整体估值在历史底部区间,潜在的预期回报率可观。后期经济有望继续恢复,风格或趋于再平衡,建议关注景气度底部回升的行业,如科技和新能源、可选消费、金融等。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下半年上证指数有望站稳3000点,且有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上涨幅度则要看下半年海外疫情控制情况及国内经济面的复苏情况。杨德龙提出,下半年在居民储蓄大转移及央行实施低利率宽松流动性的背景下,A股市场有望从局部牛市转向全面牛市,但全面牛市中也并非所有股票都会涨,而是基本面好、有未来增长空间的股票才会真正上涨,绩差股和题材股还是无人问津。

  观点出现分歧

  不论是“结构牛”还是“平衡牛”,不变的是机构对于A股下半年走势的乐观与积极。经历过上半年的抬升后,基金机构在年中之际对医药、科技、消费等板块的观点已出现一定分歧。

  对于医药行业,嘉实基金成长策略组投资总监归凯认为,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和老龄化趋势下,医疗健康行业长期需求空间巨大,医疗服务、器械和创新药领域具备中长期投资机会。农银汇理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赵伟认为,疫情下多数行业是弱复苏,而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确定性相对较强,建议保持乐观。这是近阶段业绩稳定性和持续性相对确定的板块,长期看好医药板块中CDMO、医疗服务、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

  科技板块涉及范围广泛,基金机构的观点也是多点开花。南方基金权益投资部董事蒋秋洁认为,投资需要契合时代发展的方向,以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领域符合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方向,其中也有希望孕育出代表新时代的行业龙头公司。

  对于消费行业,德邦基金的观点认为,大众消费品普遍属于低端、必选消费品,需求相对刚性,受到经济波动影响相对有限,收入、利润增长稳健。如白酒行业近年的民间消费、商务消费占比提高,行业的韧性加强,中高端品牌价值深远,龙头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