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同德资本张强:金融机构要在合法合规基础上主动补位

刘夏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一面是金融机构叫苦找不到好项目,一面却是实体经济抱怨融资难,在“资产荒”与“资本寒冬”同时存在的矛盾中,金融机构该如何面对?对此,同德资本董事长张强认为,国内金融资源高度集中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是产生上述矛盾的重要原因。随着资本金融创新发展,企业多渠道融资的大门正在打开。加之政府有形之手受限,金融机构要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主动补位,努力发挥金融的职能作用,在促进实体经济成长的同时,也发展壮大自身。

  “有形之手”受限带来市场机遇

  中国证券报:现在,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叫苦“资产荒”,另一方面却是实体经济抱怨“融资难”。在此背景下,您如何看待金融行业的挑战与机会?

  张强:首先,我国金融资源高度集中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两多两难”的局面:一是实体经济规模大,企业和优质项目多,但融资难,融资贵。客观来讲,从当前投资的角度看,优质项目的比例不高,烂项目占了绝大部分。但中国有1500万家公司制的法人主体,即使有10%的好企业,也是150万家,绝对数量是巨大的,所以中国并不缺乏好项目;二是市场流动性充裕,资金多,但机构寻找优质项目难。最终,资本的交易效率很低,交易成本很高。在“两多两难”的格局下,企业方的感受是资本寒冬,资金方的感受是资产荒。这一矛盾的核心是中国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金融资源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而大量优质项目却在地方,在基层,资金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缺乏有效联结的桥梁和纽带。

  其次,货币金融工具有缺陷,但资本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当前,以信贷市场为代表的货币金融是基层企业和政府融资的主要途径,但渠道狭窄。与此同时,宽领域资本金融的创新却十分活跃,上市挂牌融资、股权、债券、票据、租赁、信托、基金、保险、期货等等新型金融工具层出不穷,这就为企业实施多渠道融资创造了条件。要破解企业当前融资难和融资贵的困境,就必须从与以上多种资本业态对接入手,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度推进多渠道融资。

  最后,政府有形之手受限,给市场无形的手带来机遇。过去一些主要领导拍脑袋做决策,一指一条路,挥手一片楼,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政府有形之手受限,也给市场带来机会,金融机构要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主动补位,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努力发挥金融的职能作用,促进基层企业成长,同时也发展壮大自身。

  布局线上+线下模式

  中国证券报:在“资产荒”与“融资难”并存的背景下,同德资本是如何布局业务的?

  张强:凡是涉及资本金融领域的投融资行为,就是资本交易。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借助资本之手,帮助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在总结已有金融创新和基层实践的基础上,同德资本创造性地构建了“资本交易大会”这一投融资平台,搭桥梁,连纽带,缓解金融信息不对称问题,将资本之水引入实体经济的田地,努力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实现对实体经济的供氧和输血。

  具体而言,我们从线下、线上两方面进行了布局。在“线下资交会”方面,我们依托一地,一省一站,每年固定办好资本交易大会这一平台,采取资本论坛、专题高峰会、资本对接、专场推介、项目路演、企业展示、参观考察等形式举办大会搭建服务于一地并辐射周边的实体经济与资本的常设性资本对接平台。同时,我们搭建了资交会网上投融资平台。同德资本所服务的企业融资项目通过公司所属的资交会互联网平台,实现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融资信息发布,对接金融投资机构资源,实现“互联网+资本+实体企业”的融资模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