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上海信托严云路:引入优质资产 加快向标准化产品转型

郭梦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日,包括上海信托在内的六家信托公司获得首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商(信托公司类)资格。上海信托资产证券化部副总经理严云路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未来将充分发挥公司银行间市场展业经验,建立独立专业的承销部门,充分挖掘客户需求,为银行间市场提供更多优质资产。

  为银行间市场导入优质资产

  中国证券报:作为首批取得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商的信托公司之一,公司未来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拓展这项业务?

  严云路:首先,充分发挥公司银行间市场展业经验。一直以来,上海信托将银行间市场作为开展标准化产品业务的主战场,以受托机构和投资人的角色参与到各类银行间市场交易中。这些经验将有助于公司快速建立承销业务板块,同企业、投资人及其他市场参与者实现无缝对接。

  其次,财富转型为承销业务开展打好基石。早在两年前,公司便开始财富管理板块的改革,建立专门的团队开展银行间市场标准化产品的销售工作。在获得承销资格之后,公司将进一步梳理和完善相关业务制度,明确部门岗位职能划分,建立独立专业的承销部门,加强团队建设,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创新突破。

  最后,充分挖掘客户需求,为银行间市场提供更多优质资产。公司近几年业务快速发展,积累了一大批希望通过公开市场发行债券进行融资或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客户。在获得承销牌照之后,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此类产品的营销力度,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充分发挥标准化产品的低成本融资功能,为银行间市场导入更多优质资产。

  中国证券报:公司此前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经验对于未来作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商有何借鉴意义?

  严云路:首先,参与这类业务,使得公司对银行间市场的监管要求、产品申报流程、交易规则以及投资人组成和偏好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产品管理过程中,对标准化产品的付息兑付,信息披露以及同投资人的沟通交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组建了专业化运营管理队伍。

  其次,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公司也开始尝试一些标准化产品的协助销售工作,虽然在没有获得承销牌照之前只能做一些撮合或财务顾问的工作,但也积累了一些有效投资者,培养了一支承销团队。

  最后,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对未来开展企业资产支持票据的承销工作大有裨益,公司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交易结构、风控要点、投资人偏好等方面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更有效地达成资产端和资金端的匹配。

  有利于向标准化产品转型

  中国证券报:在当前大资管行业转型的背景下,参与银行间市场债券承销业务对于公司转型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严云路:第一,这有利于信托公司为融资端客户提供更广泛的综合服务。开展承销业务可以让信托公司为融资方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融资工具选择,打造投贷联动的综合解决方案,提高信托公司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企业或者项目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资金需求,增强客户黏性。

  第二,有利于丰富投资品种,活跃市场交易,促进有效定价。对银行间市场而言,通过信托公司参与承销业务,增加了投资人数量,丰富了投资人类型,能有效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而引入不同风险和期限偏好的投资人,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间市场融资功能,提高市场有效性,也有利于完善债券发行定价机制,有效发挥二级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

  第三,有利于信托公司标准化产品业务条线的建设。开展承销业务,有利于信托公司加大对公开市场业务的投入比重,建立从项目承揽到产品承销到后督管理一整套全流程业务条线,进一步提升信托公司服务直接融资项目的比重。

  中国证券报:现阶段信托公司参与债券承销业务存在哪些难点?

  严云路:我们认为要做大做强承销业务关键还在于人,信托公司的销售能力主要还是体现在对高净值客户和对非标产品的营销上,销售人员对标准化产品承销涉足有限,因此公司一方面要加强内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去吸引高端承销人才。

  信托公司要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目前参与银行间债券承销的机构数量已经不少,竞争日趋白热化,信托公司要找到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为银行间市场引入增量资金,引入不同风险偏好类型的投资人,创造出信托承销的一片新天地。

  我们认为,债券承销业务对信托公司而言,短期可能并不会带来高额回报,前期准备和业务拓展仍需要集公司之力给予支持。因此需要看到这块业务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协同效应,以及这块业务对展业趋势的引导意义,从公司层面加强对这块业务的资源协同和扶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