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明星私募“咸鱼翻身”

黄莹颖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隔两年,中国证券报记者再次见到了明星私募人士张浩(化名)。与两年前相比,张浩的气色明显好很多。股市的晴雨表与这些职业投资人的心情并不脱节,在过去的半年里,他重仓的多只中小盘股最大涨幅均超过200%。

  2011年-2012年是张浩职业投资生涯中最黯淡的一段。由于重仓中小盘股,他管理的阳光私募产品业绩亏得一塌糊涂。当时,周期性板块的集体爆发和小盘股寒意,使错过最好调仓机会的张浩只能一味地咬紧牙关。“最惨的时候,连房子、车子都卖了。”他回忆说。

  当时,与张浩境遇相同的阳光私募大有人在。例如,新价值的罗伟广旗下几十只产品大多下跌40%左右。不完全统计显示,2011年超过两百只阳光私募产品被迫清盘,2012年攀升至300只。连续数年的熊市使阳光私募只能各展神通,死守清盘线。

  不过,今年的中小盘股逆袭行情使张浩绝处逢生。在重仓股狂飙之际,他管理的产品终于远离清盘线。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阳光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63%,不少产品依靠中小盘股的优异表现一举翻身。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扛过寒冬。2009年阳光私募“榜眼”唐雪来管理的4只产品近日清盘,仅剩的一只未清盘产品也逼近清盘线。幸运活下来的一批私募在忽如其来的行情面前,一边庆幸,一边也开始再度活跃。例如,由于阶段业绩排名居前,张浩近期重新活跃在各大媒体上,频频发表各种观点。与以往不同,现在他公开谈得更多的是新兴产业等概念。“其实在外面说的话有点唬人,都是事后解释。”他如是说。

  “选行业,选公司,再在合理的价格买入,这些道理很多年前都懂,为什么偏偏今年就能得手呢?”张浩认为,一些人押宝押对了,然后就得意忘形,其实管理水平并不见得真的上了一个台阶。他举了一个同行的例子。该私募在2007年成立产品后,净值一度翻了一倍,而业绩最差时几乎腰斩,但近期押对了一只重组股票,产品净值迅速增长20%左右。

  结构化行情的演绎使一些押对宝的私募热情高涨。深圳市东方港湾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但斌近期在其博客上重新抛出“万点论”。在中国证券报记者面前侃侃而谈的张浩也抑制不住热情。他透露,近期要发行一只结构化产品,自己出资5000万元作为劣后部分的资金。这意味着,一旦净值下跌幅度超过15%,这5000万元资金可能因强制性平仓而“打水漂”。事实上,6月以来,因为行情急剧变化,类似的清盘情形已多次上演,6月以来,“金海财富成长1号”、“盈融达1号”等超过20只阳光私募产品清盘,结构化产品尤其是重灾区。

  尽管中国证券报记者提示张浩注意结构化产品的风险,但他似乎并不在意。“我相信,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尤其是这一次绝处逢生,我越来越懂得投资,中小盘股的春天仍会继续。”

  这种乐观情绪在私募圈子里并不罕见。某私募人士说,昔日的蓝筹股正在凋谢,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一定有一些令人惊叹的繁荣正在转型中孕育或已经诞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一片彷徨与哀鸿之中,找到新的万科、华为,集中全力投资于新的超级繁荣。”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