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圆信永丰基金总经理董晓亮:秉持绝对收益理念 走稳健进阶之路

黄淑慧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次新基金公司,圆信永丰基金走出了一条低调的进阶之路:虽没有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但权益类投资的稳健业绩和追求绝对收益的理念渐渐为市场所知晓。截至2016年年末,圆信永丰以不足百亿的资产管理规模为投资者创造了累计约14亿元的收益。圆信永丰基金总经理董晓亮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无意追求短期超越常规式的“逆袭“,而是希望以“积跬步、致千里”的心态,稳扎稳打,推动业绩和规模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推动业绩与规模良性成长

  早在成立之初,圆信永丰基金就确立了绝对回报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目标,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在产品的具体运作中。董晓亮表示,公司作为行业的后来者,与同行相比,既没有品牌渠道的先发优势,也没有强大的股东背景,唯有以业绩说话,将提供绝对收益作为安身立命之本。

  成立三年多以来,在风险可控和追求绝对收益的核心投资理念下,圆信永丰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的业绩表现排在行业前列。截至2017年5月30日,成立于2014年11月19日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圆信永丰双利A、C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分别达到117.32%和109.92%,2017年以来、最近一年、最近两年的业绩排名均处于同类基金的近前1/5。成立于2015年10月28日的圆信永丰优加生活是2016年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冠军,今年以来该基金依旧取得了4.28%的正收益,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3。专户类产品亦是如此,已结束运作期的主动管理型产品都实现了正收益。

  “次新基金公司中不乏通过捕捉行业风口实现弯道超车的案例,我们貌似走了一条最难走的道路,但这实际上也是最扎实的道路。”董晓亮表示,圆信永丰没有设立子公司,没有开展通道业务,自始至终专注于主动管理业务。公募基金行业已经进入百舸争流时代,竞争固然激烈,但“风口”多变,盲目追逐极易造成经营的剧烈波动,只有内生型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证公司持续保持发展活力。

  “事实也证明,持续稳健的业绩必然能够推动资产管理规模的提升。”董晓亮进一步表示,在权益类发行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今年3月公司旗下的新基金——圆信永丰多策略精选首募规模超过26亿元,显示了业绩与规模的良性互动状态正在形成。

  在董晓亮的规划中,公司今年的重点之一是继续铺设绝对收益产品线,根据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不同的需求,搭建更为完善的产品体系,除了传统的股债产品,还包括量化对冲等产品。虽然眼下新基金发行陷入了“极度深寒”,但“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此时发行的产品更容易取得绝对回报,这也是公司绝对收益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

  紧扣“人才”和“大势”两大关键词

  除了绝对收益理念,董晓亮提及最多的是团队的战斗力和稳定性。他表示,目前公司采取的是“以老带新”的人才模式,公募权益团队由公司首席投资官洪流领衔,专户团队由专户投资部总监施大洋带队,两人均拥有十余年的投资经历,投资风格稳健,注重风险控制。与此同时,公司一直积极引入新鲜血液,年轻一代投研人员的长处在于对产业升级、行业生态的理解更为到位。以这样的模式,公司既保持了投研人才梯队的稳定性,也为后续基金经理的培养作了必要的储蓄。

  “我们希望圆信永丰是一家能够为年轻人圆梦的地方。”董晓亮表示,资产管理行业从根本上而言是高度依赖人才的行业。纵观行业发展历程,知名度和美誉度俱佳的公司,均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核心团队稳定。圆信永丰也希望成为一家这样的公司:为年轻人搭建平台,希望年轻人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迅速成长,比如3年成长为基金经理,5年成为优秀基金经理,10年能够对资本市场和产业发展施加正影响。公司也深知,吸引优质人才需要匹配具备竞争力的激励机制,比如提供高于业内平均水平的薪酬,在合适的时候推动股权激励等。

  “作为公募基金公司的管理者,我的体会主要是两点,一是培养年轻人,二是把握社会和行业方向。”董晓亮强调,如果说两个核心关键词,一是“人才”,二是“大势”。资产管理行业看似处于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中,黑天鹅频出,“风口”几经迁移,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监管的加强以及市场复杂程度的提升,对于资产管理机构的投资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逐步引导行业回归本源。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大数据革命,也在深刻地影响资产管理行业。只有把握住社会和行业发展脉搏,才能确保公司的大方向不漂移。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