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次新股成上周调研最大热点 多家明星私募现身

陈晨每日经济新闻

  上周主要指数呈现下跌,而次新股指数却反其道,在经历了“过山车”后仍然录得正收益。与此同时,上周次新股调研犹如遍地开花,多达26只个股被调研。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周共有163家上市公司被调研,其中机构调研数量最多的光威复材就是一只次新股,可见机构对其的青睐程度。值得一提的是,许久未调研的千合资本,在上周也同样涉足次新股,为次新股的火热添了一把柴。

  明星私募屡屡调研中小创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周(9月11日~15日)机构共计调研了163家上市公司,相比此前一周的202家,减少了近20%。《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其中中小创公司有126家,占比高达77%。

  实际上,自7月18日创业板见底反弹以来,创业板指涨幅超过13%,中小板指涨幅也超过11%,而同期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的涨幅大约在5%左右。

  “我们继续维持对中小创谨慎乐观的看法。”东方证券在近日发布的投资策略中这样表示,这是其自2016年2月以来首次看多中小创。

  中小创热度不减,那么,在市场中有号召力的明星私募又有什么动作呢?

  记者注意到,9月以来至上周末,星石投资调研了7家公司,其中5家是中小创,在上周调研了广和通、合力泰、普利制药、光威复材;高毅资产调研了9家公司,其中8家是中小创,在上周调研了大族激光、蓝海华腾、宁波银行和光威复材;景林资产调研了6家公司,其中4家是中小创,上周调研了中泰化学和光威复材;重阳投资调研了6家公司,其中5家是中小创,上周调研了分众传媒和温氏股份。

  另外,不光是调研,一些明星私募还在二季度加仓了中小创、提前布局新兴成长个股。比如淡水泉投资在二季度新进正海磁材,7月18日以来至上周末股价涨幅近43%;民森投资新进创新股份,股价涨幅也超过40%。如此之外,还有新价值投资新进的光华科技、和聚投资新进的海源机械等,涨幅都超过20%。

  26只次新股被调研

  上周,次新股指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走势。不过,周涨幅还是以正收益结束。

  “我们认为次新股板块8月18日~8月31日连续三周的上涨主要受到前期超跌因素的支撑,在消费和周期一路走牛时,次新股却一路下跌,成为A股市场中的滞涨板块。而目前次新股已经经历了一波反弹,又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基本面支撑,资金对次新股上涨的持续性判断出现分歧,因此次新股指数表现出一涨一跌、震荡整理的走势”,华泰证券分析到。

  但也就是在这一涨一跌之间,上周次新股板块的调研成了最大的热点。记者通过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上周共有26只次新股被调研。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17只集中在创业板,占比达65%。

  从行业上看,这些次新股以轻工制造(尚品宅配、周大生、实丰文化、裕同科技)和化工行业(光威复材、晶瑞股份、中旗股份、星源材质)居多,均有4只;此外,医药生物和农林牧渔行业紧跟其后。

  千合资本涉足次新股

  不过,在众多的次新股中,最能引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的的是光威复材和索通发展。先来看光威复材,上周共有72家机构对其进行了调研,成为调研机构最多的上市公司。另外,不少明星私募同样趋之前往。需要注意的是,调研时光威复材还未开板(截至本周二收盘也未开板)。

  一只次新股,还是一只未开板的次新股,竟然如此受欢迎,那么在调研中机构都关心哪方面的问题呢?

  光威复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碳纤维企业,具备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军品材料销售。另外,目前公司已具备将核心技术应用于民用领域的条件,正在推进相关核心技术在民用领域中的应用。

  中泰证券研究所表示,目前国内产能主要为相当于或者次于T300级的低端碳纤维产品,而T700级碳纤维尚未规模化量产,T800、MJ系列碳纤维尚在攻关。而反观光威复材,除T1000级目前正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外,其余均具备生产能力。另外,调研中公司还透露,国产大飞机C919目前向全球进行采购,光威复材积极参与了C919试航认证,目前公司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尚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但公司已经成为合格的供应商之一。

  再看看索通发展。9月11日,公司在山东生产中心接待了千合资本、常青藤资本、鼎锋资产、华商基金、华泰证券等近50家前去调研的机构。根据招商证券介绍,索通发展是预焙阳极行业唯一上市标的,预焙阳极已从年初3400元/吨一路飙升至当前4200元/吨,后市价格有望再走高。

  另外,公司表示,与马来西亚齐力公司合作的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公司占注册资本的80%。该项目大约在2018年底建成投产,产品将主要用于出口,届时公司总产能预计达到116万吨。业绩方面,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大增2532.83%。招商证券预计,随着公司主营产品下半年量价齐升,盈利会再创新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