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保持均衡配置 应对高波动市场

俞辰瑶 闻嘉琦 王博生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A股市场短期大概率将持续震荡。从短期来看,A股还将经历一段时间的震荡磨底,多空双方博弈明显,涨跌幅较为突然且波动幅度剧烈。微观层面积极因素开始不断出现,然而趋势性行情仍需要一定时间积累。从宏观经济来看,目前经济周期处于后周期,经济衰退的特征仍将持续压制市场的风险偏好;从微观环境来看,去杠杆环境以及去库存周期都还将对微观企业标的业绩造成影响,上市公司企业利润短期内难迎来大幅回升。

  长期来看,A股估值已处于较安全区域,在长期投资的角度呈现出更多价值,投资者中长期可更为乐观。首先,估值底部的特征较为明显,市盈率处于纵向历史低位,越来越多公司在情绪的带动下破净,逆向投资价值凸显。第二,政策方面为了对冲经济周期体现出更多的积极性,不断释放流动性、加码基建、重申民营企业的重要意义等将给市场带来信心和主题性机会。第三,横向比较其他成熟市场或者新兴市场,A股的估值以及中国经济的可靠性均受到海外机构投资者的关注。随着越来越多国际主流指数将A股纳入权重,预计未来还将延续2018年以来海外资金净流入A股的趋势。

  国内外皆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仍需对权益市场保持适度的谨慎。一方面,外围压力加大,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大幅攀升再度加剧全球资产价格的重估浪潮,资本回流美国,A股市场眼下正受到估值调整和资本外流的影响;另一方面,市场对国内宏观的信心不足,PMI和工业数据均不及预期,社零消费增速持续疲软,出口和就业回落幅度较大。在经济还没有走向复苏之前,建议保留一定现金资产作为未来进攻的“弹药”,同时调整心态,做好中长期应对高波动市场的准备。

  大类资产配置

  从目前经济衰退周期的角度,中短期的配置逻辑应是债券优于股票,其中利率债优于信用债,成熟市场优于新兴市场。短期仍建议保持适当均衡的配置,更加注重对投资标的的选择。总体来看,我们仍建议分散化投资,对权益基金、固定收益基金以及QDII基金均采取中性配置的观点,组合上仍以多元资产以及多元策略为导向。

  权益基金:

  看好高景气度成长龙头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资金在不同主题、板块间迅速轮动,造成投资机会转瞬即逝,与其追逐短期市场的起起伏伏,不如寻找业绩和基本面有支撑的个股。具体操作上,建议注重基金的选股能力,关注两大主线:一方面近期市场大幅调整,内外资的非理性抛跌和基金清盘有可能导致一些质地较好的股票被错杀,中大盘价值型基金存在长期入场机会,尤其是侧重配置估值与业绩相匹配的行业龙头基金,另一方面关注选股能力较强的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以及关注成长龙头的基金,许多行业如消费电子、云服务、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正在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

  固定收益基金:

  关注债券产品配置价值

  建议标配利率债、信用债以及可转债产品。投资策略上,信用债投资仍应警惕信用风险,甄别低评级的信用债,关注利率债的配置价值,持有到期的票息策略风险及收益可能均优于波动操作策略。建议投资者遵循从基金公司到基金经理再到具体产品的选择思路,重点关注具有优秀债券团队配置以及较强投研实力的基金公司,这类公司往往信用团队规模较大,拥有内部评级体系,具有较强的券种甄别能力和对踩雷风险的把控能力。具体到债券基金来看,可适当关注配置型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对风险的主动管理或带来超越基准的收益。

  QDII基金:

  警惕美股波动风险

  市场上的QDII基金基本以美元或港币进行投资。由于港币挂钩美元,汇率走势相似度较高。所以,有配置海外市场意愿的投资者可增加QDII基金人民币份额的投资,分享海外资产和美元升值带来的收益部分。值得注意的是,美股市盈率水平在历史高位,美国经济或处于复苏周期的中晚期。11月的中期大选或将导致美股波动加大,投资者应警惕风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