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GDP突破80万亿:改革红利释放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当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7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四大宏观指标都是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分析人士认为,2018年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随着改革红利与政策效应的不断释放,经济增长将表现出更强韧性。

中国经济七年来首次提速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中国经济“答卷”,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实现了七年来的首次提速。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中国经济“答卷”,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实现了七年来的首次提速。除此之外,一系列经济指标向好,调查失业率整体稳定,就业目标超额完成;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进出口扭转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拉动力,与工业一起共同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的重点任务,即推动经济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努力。

  导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4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1,比上年缩小0.01。

  1月18日,2017年的就业与收入数据出炉。

  在当天下午国新办举行的“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透露,包括就业在内的四大宏观指标均“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这已是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第五年保持在1300万以上。

  2017年12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为4.98%。国家统计局还准备在今年迟些时候对外正式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

  收入方面,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下称“居民收入”)为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跑赢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4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经济增长本身的质量,就看它给居民带来多少就业和收入。”宁吉喆说。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2017年经济增长质量得到提升。

  调查失业率低于5%

  在6.9%的GDP增速和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下,2017年就业形势持续向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2017年第四季度保持低于5%的水平。2017年10月,无论是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还是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都双双降到5%以下。特别是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8个月保持在5%以下,同时企业用工时间继续保持比较高的水平。

  2017年1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都保持在近4.9%左右的较低水平。1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8%,继续低于5%。

  从新增就业总量来看,2017年前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就完成1191万人,超额完成了年初的预定目标1100万人。而2017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万以上。

  另外,2017年全国就业人口继续增长。201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而2016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77603万人、41428万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纪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新增就业的一大动力来自于交通出行、餐饮、快递等领域的新就业形态。

  宁吉喆表示,无论是分享经济、共享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正在迅速成长,也成为新动能。

  以分享经济为例,《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就超过6亿人,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6000万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放管服改革,使得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2017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有力支撑了就业和创新发展。”宁吉喆说。

  除就业数量外,纪韶表示还应注重就业质量。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在2017年底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透露,人社部已确定今年的就业工作目标,任务依然艰巨。2018年要把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扎实做好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等工作。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不敌GDP增速曾引发争议,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7年全国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3%,比GDP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

  对此,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军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近几年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对GDP的要求已从原来的速度和规模向质量和效率效益转变。”

  “十二五”规划曾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理念,以及重点群体增收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带动下,多个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

  记者发现,在2011年提出“两个同步”后,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为落实国务院2016年10月公布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截至去年底,北京、上海、陕西、浙江等20多个省份出台了居民增收方案。

  比如《上海市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实施方案》提出,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持续优化,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继续提高。

  刘军胜表示,当前的收入分配政策就要求居民收入有比较大的改善,且不能以牺牲劳动力的合法收入和权益来获得经济增长。宁吉喆也表示:“经济增长本身的质量,就看它给居民带来多少就业和收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4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1,比上年缩小0.01。

  刘军胜表示,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原因包括国家精准脱贫和扶贫措施增加了贫困人员收入,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农民工数量和工资提高,土地流转等促进财产性收入提高等。

  比如,2017年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比上年增加481万人,增长 1.7%;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485元,比上年增长6.4%。

地方经济数据加总为何超过全国总量

国新办18日就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回答部分地方政府GDP存注水问题时表示,中国的统计数据和制度不会因为少数地方少数企业的真实性问题受到影响。地方数据加总超过全国总量,这是分级核算的结果。

  国新办18日就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回答部分地方政府GDP存注水问题时表示,中国的统计数据和制度不会因为少数地方少数企业的真实性问题受到影响。地方数据加总超过全国总量,这是分级核算的结果。

  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有新闻报道说天津滨海新区在当地GDP数字的报送上存在一些不准确性,另外内蒙古对工业上报也不准确,是否还有其他类似事件吗?中国将如何惩罚这些地方政府?在地方债务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又将采取哪些措施呢?

  宁吉喆回应表示,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执行国务院通过的《统计法实施条例》,做了大量工作,重点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应该说,中国统计数据的质量、地方统计数据的质量都在不断提高。

  “你说的具体情况当然有所不同,都是媒体反映的情况。中国的统计数据、统计核算制度并不因为有少数地方或者一些地方、一些企业、一些单位的数据真实性存在一定问题而受影响。因为在90年代,中国核算体制由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转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的是分级核算。国家统计局在核算全国数据时,工业调查采用联网直报系统,农业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服务业调查近年来运用更多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据,同时地方也在按照国家统计制度方法进行核算。”宁吉喆说。

  宁吉喆指出,地方数据加总超过全国总量,这是分级核算的结果,经过近几年努力这个差距在缩小,但是仍然还有差距。比如,2016年地方加总的地区生产总值就比全国数据高出3.6万亿元。实行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的时间表、任务书都已经确定了,将在2019年实施。“所以,我们要加倍努力,把统计核算改革任务如期完成,从这一两年来看差距在缩小。你提到的是一些地方的数据,不影响全国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宁吉喆表示。

  宁吉喆还表示,中国统计是依法依规进行的。对于可能存在不实的地方、企业和单位,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要依法依规地去发现问题、核实问题、解决问题,也包括修订和公布数据。同时,对于少数地方、少数企业、少数单位存在的弄虚作假和统计造假行为、统计违法违规的现象,不管是虚报,还是瞒报、拒报,都要依法依规处理。

发掘基金组合中潜藏的“风险因子”

由于工作繁忙,深圳市民张先生对最近正在召开的当地两会无法时时关注,但他已经感受到深圳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补短板的决心了。参加深圳两会的诸多人士表示,在关注经济之余,更加强调城市的全面发展,是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大的一个亮点。

  GDP地区冠军了也不膨胀!深圳自曝其短:比如房价高

  由于工作繁忙,深圳市民张先生对最近正在召开的当地两会无法时时关注,但他已经感受到深圳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补短板的决心了。

  张先生步行上班途中要经过一条河道,以前他路过时口罩是不可少的“装备”。但现在他发现,河道边竖起了一个房子大小的设备,上面写着“净化”的字样,另外有几条管线架到河里,河水在咕噜咕噜冒泡泡。

  “这是开始加大治理力度了。”张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以前路过时,经常闻到异味。虽然一般是走近了才能闻到,但是也有时候远远地,人还没过去呢味道就飘过来了。现在已没那么明显。”

  岁末年初,深圳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刷爆了广东人的朋友圈。

  1月17日,在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深圳市市长陈如桂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时正式指出,预计深圳2017年GDP总量超过2.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8%。

  深圳已无可争议地成为广东地区经济的龙头。在当地人振奋之余,陈如桂在报告中冷静地指出,深圳还存在九大短板。

  除了张先生遇到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这九大短板还包括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等。

  参加深圳两会的诸多人士表示,在关注经济之余,更加强调城市的全面发展,是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大的一个亮点。

深圳盐田河,昔日“臭水河”如今绿水萦萦。(深圳市人大网站)

  深圳盐田河,昔日“臭水河”如今绿水萦萦。(深圳市人大网站)

  深圳诞生不过40年历史。可以预见的是,在经济到了一个新高点的背景下,深圳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城市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满足于经济或科技等领域的“单项冠军”。

  报告侧重点改变

  在陈如桂列举的九个短板中,大部分都是和经济之外的问题相关。

  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对这一点感受颇深。1月17日,深圳市人大代表熊建明在南山区小组讨论会议上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侧重点与去年有所不同, 去年侧重于产业,今年谈得更多的是民生。

  谈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侧重点时,深圳市另一位人大代表谭刚更倾向于用“城市发展”这个词。

  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城市发展包括硬件和软件,当然其中有很多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与过去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亮点是聚焦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生态建设,在2018年十大工作中占了3项。过去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更加关注创新与产业。”

  今年为什么会高度关注城市发展问题?谭刚认为,这和深圳发展的阶段相关。深圳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工作重心转移是必然的,有实力也有必要去提升软实力。

  2017年深圳辖区公共财政收入为8624亿元,增长9.2%。不过,当前深圳正处于高位过坎、稳中求进的关键时期。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的描述,深圳总体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城市环境品质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体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政府治理能力与超大型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深圳的短板其实就是在民生问题上。 今年的关键词是民生,深圳目前的状态是经济提质、民生提速。”

  他说:“深圳GDP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点,有望赶超中国的香港地区,也超过了内地很多省市。那么站在这个高点上,应该怎么办?应该给民生更多的空间,在民生上有更多的作为,补齐短板。”

  正视问题并说出“房价高”三个字

  文章开头张先生遇到的河道,属于深圳80条黑臭河流之一。

  深圳面临艰巨的生态环境治理任务。报告称,全市310条河流中仍有80条为黑臭水体,污水收集率不足80%,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25万辆,密度大、排放多,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难度较大。

  不过,九大短板中最受人关注的应该是住房问题。深圳市白领李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她们两口子的积蓄加上从父母那里借到的钱,手里差不多能有一百多万元,但仍然很纠结。

  “买一套地段稍微好点的房子,都要400万元了。首付倒是够,但是月供压力大。想回老家吧,又舍不得。”她说。

  深圳两会期间,深圳市政协委员夏俊在朋友圈中发文感叹,深圳是全球创新之都,改革开放40年来成效显著,但他戏谑:“深圳啥都好,就是房价、房租太高了!”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存在问题描述的篇幅比去年长,敢于正视问题并说出了‘房价高’三个字。”夏俊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报告描述,深圳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还不够完善,房价高,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缺口较大,中低收入、“夹心层”等群体住房问题有待系统性解决。

  深圳另一个广受关注的短板可谓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了。根据报告,学前教育总体水平偏低、监管不到位,中小学优质学位紧、班额大;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医生缺、床位紧,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千人床位数仅为3.6张,低于全国5.1张的平均水平,三甲医院只有16家,远低于北上广等城市。

  熊建明在上述小组讨论会上说,非常多的老百姓关心,深圳这么多钱,怎么建不好一个医院、建不好一个学校?当然,医院也好学校也好,都的确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过程,但是深圳不缺钱,辖区公共财政收入有8000多亿元。

  他补充道,在有钱的前提下,不能按照通常的比例投资教育和医疗,而是要增加比例。如果少办医院和学校,将来会制约深圳的发展。他以医疗为例,深圳的人口结构还比较年轻,有小病可以扛得过去,十年后你再看看。“现在不办,十年后可能就来不及了。”

深圳市人大代表推动“双非跨境学童”在深接受义务教育。(图片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人大代表推动“双非跨境学童”在深接受义务教育。(图片来源:深圳特区报)

  目标:迈向全球顶级城市

  直面短板和强调全面发展,对于深圳会有什么影响?深圳市政协委员陈锦华在1月17日的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上说,今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在短板上用了很大的笔墨,“市政府能够把现在面临的问题找出来,我们就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了”。

  杨勤说,经济指标不是衡量社会的全部要素,但是关键要素。在这个基础上,深圳这座城市已经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点上,接下来应该把民生短板补齐,因为这涉及到了深圳的未来,以及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也关乎各个领域能否综合、协调、平衡地发展。

  事实上,当地已经在加速推进短板的补齐了。除了大力治理黑臭水体、尾气污染等生态环境外,住房问题的解决也在大力推进。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深圳除了探索发展租赁市场外,还将计划新增筹集建设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40万套,总建筑面积约2600万平方米,相当于深圳特区成立30多年来建设的政策性住房总和。

  在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上,2017年深圳新增幼儿园学位2万个、公办中小学学位4.7万个;增加10家三甲医院和三级医院,新增病床3000张、养老床位1000张。

  除了补短板的努力,深圳市政府也已经就城市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在此次两会召开前夕,深圳举行了中共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大会首次提出,“全面对标全球最高标准,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

  当地区域经济观察人士认为,相比于GDP的增长,这一点更值得关注,因为未来的城市竞争,不仅仅是经济规模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城市功能和资源配置能力的竞争。“全面、全球、最高”三个对标,意味着深圳不满足于功能性的世界先进城市,而是以迈向全球顶级城市为奋斗目标。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和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近日联合撰文称,长期以来深圳的定位标签主要是“经济特区”、“高科技城市”、“出口大市”,更多的是一种“单项冠军”,而本次提出的“全面、全球、最高”三个对标,意味着深圳不满足于功能性的世界先进城市,而是以迈向全球顶级城市为奋斗目标。

  曹钟雄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如果这一定位未来得到国家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等上位规划的进一步确认,将有利于深圳突破某些资源配置的瓶颈,给深圳未来发展打开更大的政策空间。

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1-2024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