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稳会超级监管第一枪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落地不到十天,就打响了“超级监管”的第一枪:酝酿一年多的资管行业“超级监管框架”正式浮出水面。指导意见中囊括了抑制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打破刚性兑付,控制资管产品的杠杆水平等细则,其总体思路是按照资管产品的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对同类资管业务做出一致性规定,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为资管业务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超级监管框架落地

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枪”,给资管行业一个“超级监管框架”,有益于金融业防范风险、长治久安。

  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枪”,给资管行业一个“超级监管框架”,有益于金融业防范风险、长治久安。

  在业内人士解读下,《指导意见》对于现在的金融机构资管部门而言,最主要的影响在于提出了打破刚性兑付,明确资管业务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金融管理部门对刚性兑付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对于非标准化产品亦提出要求,引导资管业务回归本源,资管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遵守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有关限额管理、风险准备金要求、流动性管理等监管标准,避免沦为变相的信贷业务。同时,还提出抑制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

  一位保险资管产品总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资管行业在过去十年快速发展中积聚大量的风险隐患,特别是高杠杆、非标投资、影子银行等,而新规对上述高风险业务的针对性强、力度非常大。相信未来认真执行新规,一定会对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规范市场秩序、化解存量风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指导意见》还提出,切实加强监管协调。强化资管业务的宏观审慎管理,对同类资管产品按照统一的标准实施功能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建立覆盖全部资管产品的综合统计制度。

  一位券商资管合规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资管新规奠定了穿透式监管的办法,对于前端资产如何衡量给出了标准,后面要从央行开始加强信息披露。从中间过程向上、向下穿透,也就是说从资产一出来,是银行资产、券商资产、基金资产,不管谁是发起端,都要向央行报备,一旦创设,就有了“出生证”,此后这个资产被投资了几次、投资了几层、有没有空转,都有了详细记录,这也解决了业内多头监管、多头保送带来的信息披露中的重复性劳动,以及统计混乱不清等问题。

  《指导意见》设置了过渡期,于2019年6月30日正式实施。中融信托常务副总裁游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指导意见》兼具原则性和灵活性,不搞“一刀切”的做法,都体现了央行为首的监管部门的专业性。比如提到了信托公司不必双重计提拨备,在统一监管的大框架下,由各监管部门对各类资管机构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等。

  目前,征求意见稿对于资管行业给出了一个统一框架和规制,但是具体细则仍待进一步明确。

  “如果没有资产的计量规范,没有对监管报送的统一规范,那么其他的去通道、去嵌套、去杠杆就无从谈起。因此后续关于资产报备、信息披露还将有一系列细则出台。”前述券商资管合规部负责人称。

  潘东指出,从银行理财角度讲,比如,统一的估值规范特别必要,打破刚兑的第一条就是按照公允价值的规则去对产品估值。特别是对非标债券、名股实债、包括未上市股权等,全行业目前没有统一的估值规范。此外,还包括统一的监管报送的数据标准和接口等。

  潘东表示,接下来相信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还将分别会有相关配套政策出台。金融机构也将密切关注这些细则的出台,去调整自己的作业模式。

重塑资管行业格局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的资管行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快速成长,而此时资管新规的出台,可以视为是一个弯道,“弯道超车”还是“弯道翻车”,要看各家机构如何把握住机会。总之,随着新规的落地,未来行业的竞争格局势必会发生变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的资管行业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快速成长,而此时资管新规的出台,可以视为是一个弯道,“弯道超车”还是“弯道翻车”,要看各家机构如何把握住机会。总之,随着新规的落地,未来行业的竞争格局势必会发生变化。

  “统一规制下,资管市场从过去部分领域存在的不可知、不可预期、不可确定的状态,变成了可预期、有规矩,这对市场是长期利好。新规对于整个市场是有正面的影响。”游宇认为,新规将使现有的资管市场格局更清晰化和专业化,未来各种不同类型的资管机构将更加突出差异性和比较优势,形成自己专业的、独特的竞争力。

  首先,受《指导意见》影响较大的是银行理财,它明确提出了打破刚性兑付和禁止资金池,而这两者也是银行理财过去十年快速发展的“红利”。潘东对第一财经记者称,摆脱这两个“舒适区”去新的净值化管理的战场和公募基金去竞争,这个挑战对于银行理财来说不可谓不大。必前瞻布局,充分利用好过渡期,从容应对。

  首先,对银行理财来讲,以前是做预期收益率的产品为主,现在全面转到净值化,整个作业模式要发生很大的改变。银行资管要按新规去设计产品,既能够满足监管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客户的投资需求;同时,资产管理人还要提升管理能力特別是权益类管理能力,提升销售渠道服务投资人能力,提高信息披露的水平等,这些都将是新规带给银行资管的挑战。”她称。

  与之相对应的,在投资者管理方面,过去投资者喜欢到银行来选择绝对收益型、波动率较小的、收益率稳定的产品,而现在客户将要去接受全面净值化的产品。目前,中国公募基金管理规模9万亿,银行理财体量有30万亿,未来如何将30万亿的客户群在一年半的过渡期内,和投资人一起去顺应变革,这是银行资管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此外,包括IT系统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随之进行变革。

  前述保险资管产品总监对本报记者称,保险资管的产品规模在1.7万亿左右,和银行理财、公募基金、资金子公司相比规模要小得多。同时,现阶段保险资管主要是立足于服务保险业内的机构,对保险资金进行管理。未来保险资管参与财富管理市场和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置于同一起点,依据基本一致的标准、同一监管规则来开展规范业务,“各家看自己能力,不用再去想歪门邪道了”。

  游宇认为,新规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更多是相关规范的重申、细化和进一步完善,实质影响及波动不会太大。他告诉第一财经,中国资管行业的提法始于2012年,随后基金资管、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快速崛起,而在此之前,市场上资管持牌机构主要以信托公司、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为主。而信托公司在中国有了将近4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业务模式和监管框架,不论是资管财产的独立性、单独管理、单独记账、规范销售以及合格投资人的标准和门槛等,都是信托公司多年前就有的制度设计,尤其是银监会信托部成立以来,大力推进信托基础设施建设,信托产品登记制度、信托行业保障机制及慈善信托业务等几代信托人期盼的信托基础制度安排迅速落地,使信托公司成为目前资管市场上规制最完善、体系最健全的机构。因此,新规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更多是相关规范的重申、细化和进一步完善,实质影响及波动不会太大。未来信托公司需要做的是在统一的监管标准下,继续回归信托本源,发挥自己的制度优势和专业能力,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竞争力,让信托公司真正成为为金融消费者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的资产管理机构。

  目前中国大资管行业的管理规模已经突飞猛进到100万亿人民币,其中有接近三分之一是银行理财,看起来规模很大,但实际上,在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排名里面,前十名、甚至前二十名都没有一家是中国的公司。“从这个角度来说,新规出台后,未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真的要经历一个从量到质、再到量的变化,通过公平竞争、统一规制、正本清源、打破刚兑等一系列的努力,真正能够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资产管理公司。”潘东对记者表示。

29万亿银行理财资金迎变革

随着上周五《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出台,规模高达29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迎来变革。

  随着上周五《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出台,规模高达29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迎来变革。

  条分缕析相关内容,无论是产品类型、客户分类还是对投资方向的限制,银行的过往实践都与《指导意见》存在一定差异。差异是否意味着冲击?业内人士指出,因为过渡期的设置较为合理,资管新规对于短期内银行理财业务的冲击并不大,长期来看,由于银行系资管将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将为银行理财“打开一扇窗户”做大做强。在这个过程中,资管能力强、净值型产品占比高的银行或将迎来更好发展。

  短期冲击有限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

  中国农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裁彭向东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坦陈,客观来说,无论是现行的制度、产品设计还是投资者的理念,银行理财产品与其他资管产品的差异略大一些。

  比如,《指导意见》要求产品端口要实行净值化管理,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明晰风险、尽享收益,并在这个基础上自担风险。

  但是在过往的实践过程中,银行客户是习惯预期收益率模式的,基础资产的风险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到产品的价值变化中,投资者也不清楚自身承担的风险大小,银行则把投资收益中超过预期收益率的部分纳入自己囊中。

  “根据我们的测算,其实客户自己承担风险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银行客户由于过去的投资习惯,一般没有兴趣了解投资端的情况。”彭向东称。

  因此,打破刚性兑付、实行净值化管理,一方面对于银行是一个适应的过程,特别是银行资管如何围绕改变客户的风险偏好进行产品转化;另一方面对于银行客户来说也是一个适应“自负盈亏”理念的过程。

  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潘东则认为,《指导意见》对非标资产和对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有非常明确的要求,这对银行资管行业影响较大的是期限错配的管理。例如,公募产品不能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因此,投向非上市公司股权的资管产品可能会面临较大压力。而因为有过渡期的安排,非标资产受到的冲击不会非常大。

  潘东称,在对投资者和产品的分类上,《指导意见》与现有方式存在较大不同。以往银行将投资者分为普通投资者、高净值客户和私人银行客户,而《指导意见》将投资者分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这就需要银行重新对客户进行梳理。而产品分类的新变化,则需要银行进行相应的IT系统建设及信息披露调整。

  至于对银行理财短期内的影响,彭向东认为,因为过渡期的设置比较合理,留给银行适应的时间较为宽裕,所以资管新规短期内对于银行理财业务的冲击并不大。按照统一的规范,银行非保本理财将得到更好的规范发展,相关的信息披露规范也将完善起来。

  招商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则表示,现在银行理财的一些先天优势将不复存在,与其他资管产品要站到同一起跑线上,因此银行理财的规模、扩张速度会慢下来,但资源会加速向龙头集中,资管能力强、净值型产品占比高的银行更有可能取得更好发展。

  银行资管子公司将应运而生

  《指导意见》对第三方独立托管提出明确规定,要求过渡期后,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该商业银行可以托管子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但应当实现实质性的独立托管。

  这也意味着,银行资管子公司将在不久的将来陆续成立。“此举也是为了建立完善的防火墙,防止表外风险传染到表内。”彭向东说。

  此前,包括光大银行在内的多家股份制银行都提交了设立银行资管子公司的申请,但并未获得银监会通过。

  “设立资管子公司的申请在当时没被批复,是因为没有先例,没有规则。”潘东表示,而如今,有了央行的统一规制和要求,这对整个银行理财行业是利好,为银行资管发展打开了一扇窗。资管要建立防火墙,防止利益输送,在法人结构上,就应将自营和代客分离,设立银行资管子公司也是符合国际潮流和发展方向。

  在彭向东看来,这一举措对于银行资管做大做强来说是好事情。因为设立子公司后,银行的资产管理部门就具备了主体资格,再加上监管部门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平等准入、给予公平待遇,银行资管将不再需要借助通道进行投资。对于整个资管行业来说,也从根源上抑制了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的动机。

  马鲲鹏指出,此前银行资管业务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身份,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资管业务牌照,此次新规是超预期的重大突破,资管业务子公司独立化运作,在人事、组织架构上会更加灵活,为银行资管业务提供制度性的保证。

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1-2024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