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个税起征点

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引得不少人奔走相告。从民间广泛提议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一轮提高个税起征点的靴子,就要落地。

个税起征点 你觉得多少合适?

根据以往经验,可以确定的是:交纳个人所得税的人群将减少不少。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一句“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引得不少人奔走相告。从民间广泛提议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一轮提高个税起征点的靴子,就要落地。

  每一次提升起征点,都会惠及不少人,但随着全社会收入水涨船高,优惠面又会不断缩小,这必然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七年没调起征点,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又有了新的“税收焦虑”。焦虑就是焦点。这届两会上,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聊起个税那些事儿。丁磊委员“晒”了员工账单:“公司给他12000元,交掉五险一金,他还剩8000元,再扣去税收,他实际只拿到6000多元……”董明珠代表直言80后压力太大。她说,小孩上个私立幼儿园,一个月大概要3000元,甚至更高。一年几万元的教育费用对普通家庭压力不小,如果加上房贷,对生活确实会有影响。

  根据财政部统计,2017年个人所得税同比增18.6%。个税增速连年跑赢人均收入增长,这一方面说明更多中国人富起来了,个税税基不断扩大,同时也在提示:要实现调节收入的初衷,个税税制应该与时俱进;要更好地藏富于民,国家应该适当让利。

  纵观历次个税起征点调整,将扣除标准与城镇居民住房、教育、医疗等改革结合起来考虑,保证普通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受影响,是确定起征点的基本考量之一。这一次,则更进一步。“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的新提法,也意味着范围更大、程度更深的个税抵扣。更精细地计量公众真实可支配收入,让征税关注“账面”,更关注“全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有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事实上,一部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史,就是一部中国人逐渐富起来的历史,也是改革开放与制度改革互动的历史。1980年,改革开放伊始,个人所得税开征,当时的费用扣除额是800元。但彼时,我国职工月平均工资才64元左右,交税的“真土豪”,主要是在华工作的外国人。到了1993年,国内公民正式开始交个税,但月薪能达到800元的也不过1%上下,交税仍算得上百里挑一的“权利”。但到了2004年,60%的人月薪达到800元以上,正是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助推了经济高速发展,也让个税改革驶入快车道,才有了2005年、2007年、2011年三轮密集的个税调整。

  大家自然很关心,这一次,个税起征点能提到多少?

  答案还没揭晓。根据税收法定原则,调整起征点必须进入立法程序,需要科学论证也会根据征求意见适当调整。但根据以往经验,可以确定的是:交纳个人所得税的人群将减少不少。比如2005年个税调整后,当年征税人群减少到26%;2011年,纳税人群降低到7.7%。还可以确定的是:交的税少了,钱袋子鼓了,消费自然更有底气;起征点的提升,将直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也能间接改变对劳动者的激励,提升就业率。

  起征点的提升,无疑有助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但值得重申的是,分好财富的蛋糕,起征点并非提得越高越好,而应在公平与效果的最优解处下刀。一方面,国家财政与个人财富之间需要平衡,国家财政是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某种意义上讲,把税金花在刀刃上,惠及全体人民,比收税更为重要;另一方面,为了让个税真正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基准线也需要根据居民收入水平科学理性确定,让实际经济福利倾向于中低高收入者。除了调准个税起征点,落实个税抵扣,乃至降低间接税税率,都十分重要。一言以蔽之,税收的调整,处在了国家政治与经济议题的交汇点,也是个人与国家公共生活最重要联结点,值得所有人积极关注,建言献策。

市场预期提至5000元

市场普遍预期本轮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到5000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8年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那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提高至何种水平?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确定个税起征点标准的法定权限在全国人大。至于提高到什么样的水平,从老百姓角度讲肯定是希望越高越好,但是作为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制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因此要找一个平衡点,并不是提得越高越好。

  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个税起征点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可以考虑适当提高,但是个税改革较为复杂,不是简单提高起征点就可以解决。

  据记者了解,个税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个税改革坚持“增低、扩中、调高”的总原则,即中低收入者少缴或免缴、高收入者多缴。市场普遍预期本轮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到5000元。

  据了解,1980年,个税起征点确定为800元;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2011年个税起征点提高1500元后,其纳税人从9000多万人减少至3000多万人,纳税面由28%降至8%左右。

  财政部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个人所得税11966亿元,同比增长18.6%,占当年全部税收收入的比例为8.29%。而2011年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为6054亿元,占当年全部税收收入的比例为6.75%。

  张依群指出,个税改革关系到家庭收入、赡养系数、教育医疗成本、养老负担以及征管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所以,从初期看是调整起征点问题,从长远看是规范收入分配问题,即如何让个税改革同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改革、教育医疗改革、生育政策改革、住房保障改革相互衔接问题。

  张依群表示,从个税改革中长期看,必须增加家庭子女教育、医疗救治等方面的综合扣除政策,明确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方向进行改革。

  “关于个税,不是工薪阶层交得多了,而是高收入阶层交得少了,所以应降低边际税率、协调好个税与企业所得税之间的联动关系,再通过增加抵扣、降低税率等方式降低中等收入群体的负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可以增设一级零税率,要义就是要将多数人纳入个税征收范围,建立现代化社会所必需的“税感”。

  长平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王长勇对记者建议,降低工薪个税最高边际税率到30%,并简并税率级次。

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 你还应该知道更多

今天我们谈论个人所得税,大多时候是默认在谈那些最常见、最不易被规避的工资薪金部分,那么其他的呢?

  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

  近两个小时的报告,总理对教育、医疗、乡村、环保、投资、财税等领域未来的工作,都一一作了阐述。而这其中,呼声最高、讨论度最广的话题之一,当属提高个税起征点。

  李克强总理指出,2018年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此言一出,现场随即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网上也出现了阵阵叫好声。

  这一与工薪阶层“钱袋子”有着直接关系的制度,终于迎来了改革。

  顺应

  其实,只要大家稍加留意就会知道,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的议案、提案,几乎承包了每年的两会热点。

  2015年,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就曾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今年她又认为应该提高到10000元;而早在2013年,著名编剧赵冬苓就曾联合31位代表提交《关于终止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规定或者条例的议案》,提出多条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改进建议。今年她则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管起征点最终定在7000元,还是10000元,现在的起征点肯定是太低了”。

  除了这些似乎完全不用care个税的名人们,各类社交平台上,对于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则更高。

  群众热切的呼唤背后,往往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

  从最现实的情况来看,经济不断发展,民众收入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物价水平也不断攀升,所以个税起征点上调本身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事实上,回顾历史,我国个税起征点的确是不断上调的,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1年有过上调,基本是每隔两三年就上调一次。而如今距离2011年确定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已经过去7年了。

  那么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呢?

  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5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这么一看,在如今的生活水平下,3500元的个税起征点实际上让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成为个税的征收主体。中低收入者挣的少,却交的多,显然不够合理。

  一句话,到了该上调个税起征点的时候了。

  其实,从最朴素的出发点考虑,提高个税起征点,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老百姓(尤其是工薪阶层)交的少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如何,这次提高个税起征点,都是顺应民意的一件大好事儿。

  空间

  不过,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是,今天我们谈论个人所得税,大多时候是默认在谈那些最常见、最不易被规避的工资薪金部分,那么其他的呢?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总共有11类,除了工资薪酬,还包括: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10类。这10项如何征收,恰恰是问题所在。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听过这样的新闻或者段子:某企业CEO只给自己开1元年薪;某沿海地区土豪毕生的工作,就是开着宝马收房租;不少金融人士辞职在家当职业股民,赚得盆满钵满……

  你可能已经发现,这群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上班,所以几乎不用缴税,但是年收入又是杠杠的。相较于一些平时吭哧吭哧挤地铁上下班的白领、蓝领,他们的生活优哉游哉,着实令人羡慕。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上述CEO的福利收入、土豪的租金收入,还是股民的股息收入,都应该计入个人所得税里面,但在当下,由于征管上的困难,这些人大多免于缴税。

  根据地税部门的调查,随着居民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工薪收入占比越来越少,理财、房租等财产性收入增长明显,这类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再来看一个例子。A今年25岁,月收入8000元,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那种;B今年35岁,同样拿着8000元的工资,却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小孩要教育。这时,如果两人都扣一样的税,从情理上来说,似乎也是不合理的。

  这些,都是个税改革中需要考虑进去的。

  统筹

  当然,从整个中国税制改革的维度来看,个税改革,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毕竟,个人所得税收占中国税收总额还不到7%。

  “税制改革很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尽可能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从这个角度看,仅提高个税起征点远远不够”,一名专家对侠客岛说。

  Why?

  这得从我国的税制的基本情况来看,目前中国的税制以间接税(流转税)为主。所谓间接税,就是指纳税义务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比如,增值税就是典型的间接税。企业交完了增值税之后,通过价格,再向消费者收回来。

  这一点本来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目前间接税在我国税收总收入中占比高达70%,也就是说,70%的税收隐含在商品的价格里面,是含在消费者消费支出的金额里面。

  全国人大代表、税制改革专家刘小兵指出,有这样一个规律:收入越高的人,消费支出占其收入比重越低。相应地,他承担的间接税,占他的收入比重越低。这意味着,高收入人群,在国家70%的税收中贡献得越小;低收入人群,在这部分税收中贡献得越大。

  这公平吗?Emmmm,岛妹只能说,税制改革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因此,在不少专家看来,如果整体税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未来中国的税制改革除了要提高个税起征点,还应该重点关注税制结构的优化:提高直接税的比重,降低间接税的比重,来实现更加公平的税收体制。在此基础上,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也是未来税制改革的方向。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税收研究室主张斌也表示,大众对于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声很高,根源在于其产生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这次决定提高个税起征点,其所产生的正面社会效应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对于大众痛感不是那么强烈的间接税改革,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1-2024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