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降低风险提升回报 发展ESG披露大势所趋

赵白执南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当下,随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凸显,ESG(E即环境、S即社会责任、G即公司治理)因素逐渐被纳入投资者的评估决策当中。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ESG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降低风险、提高回报;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合理规避多项风险,提高企业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我国来说,发展ESG披露还面临不小的挑战,也需要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

  监管机构酝酿推进ESG披露

  近年来,环境和社会风险成为各界日益关注的主题,这些风险可能直接导致投资者撤资、企业被罚款。同时,在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ESG方面表现不佳也可能对企业名誉造成影响。

  香港联合交易所(下称“港交所”)是中国ESG披露的标准制定先行者。早在2012年,港交所就出台了《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要求上市企业披露ESG报告;2015年,在新一轮咨询后,港交所将《环境、社会及管治指引》部分指标分两阶段提升至“不遵守就解释”,第一阶段是在2016或之后财年披露时环境、社会的一般披露要求“不遵守就解释”,第二阶段是从2017或之后财年,环境类指标全部提升至“不遵守就解释”。目前,23个“不遵守就解释”指标已经全部生效。不仅如此,港交所对于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也进行了检视,今年5月,港交所抽取400家发行人的ESG报告,针对其第一阶段披露回顾,并发布《有关2016/2017年发行人披露环境、社会及管治常规情况的报告》。

  德勤中国华北区副主管合伙人、德勤中国华北区风险咨询主管合伙人谢安介绍,ESG不仅仅是节能减排、捐款公益,其包括的范围还涉及环境影响、雇员、产品责任、供应链等议题。从港交所要求披露的ESG内容来看,既包括环境方面的,如排放物、资源使用等;还包括社会方面的雇佣情况、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发展及培训、劳工准则、供应链管理、产品责任、反贪污、社区投资等。可以说,其议题覆盖了企业运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国际较为领先的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可持续发展评估防范风险、带动业务创新、品牌价值提升,而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ESG披露还停留在满足外部监管要求的层面,忽略了披露背后代表的管理水平提升,甚至战略层面的改变。

  除港交所外,内地的可持续发展监管亦不断趋于严格。谢安透露,除了证监会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征求意见稿已经征求多轮意见外,上交所也在探讨在原有要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基础上,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指引》,目前正在筹备和沟通。谢安认为,中国内地交易所的要求与新加坡、欧洲、中国香港在ESG方面有同样的趋势。

  ESG发展面临挑战

  谢安介绍,近年来,亚洲市场上ESG投资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这种迅猛增长与整个亚洲经济体量的增长和发展周期相关,越来越多的资产开始追踪ESG指数。“投资机构经过大量研究发现,ESG是一个很好的先行指标,遵循ESG的企业从长期来看更安全,也更容易有创新的东西。”

  “对于投资者来说,ESG日益成为一个判断企业投资风险、获得稳定持续回报的选择。”德勤中国风险咨询合伙人顾玲表示,欧洲等发达地区责任投资已经有多年经验,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在ESG领域做得好的公司,其回报和持续性要优于一般企业。越来越多投资者发现,进行ESG投资除自身价值倾向外,也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最大程度避免所投资的企业发生“黑天鹅”事件从而引发股价大幅波动。

  在谢安看来,中国目前正面临行业转型升级,要稳质量又要保增长。短期来看,企业在披露相关信息时可能面临一定负担;但中长期来看,ESG指引为宏观经济转型升级指明了更正确的方向,还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不过,谢安也表示,ESG在中国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ESG投资当中,买方市场的积极性仍然不足。他判断其症结主要在于,一是绿色金融和企业真正的绿色项目之间匹配不到位,银行资金无法对应到合适的项目;二是国内专门投资绿色项目的基金仍比较缺乏;三是奖惩不到位,对于资金投向与发债目的相悖的情况没有真正处罚,对于应当扶持的绿色项目还缺乏补贴。

  此外,顾玲指出,中国绿色债券发行的标准也有待统一,虽然主体上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39号作为依据,但国家发展改革委、银保监会等也有相应规定,机构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同时,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也非常重要,这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时的影响更加明显。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专家认为,ESG投资理念要在中国更好落地,还需要依靠一系列基础设施,包括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增加、投资者能力建设的提升、长期资本的培育及与环境、社会因素相关的监管力度加大。

  德勤调查数据显示,港交所上市公司2017财年ESG披露信息中,仅有约20%的公司披露了ESG建设的整体目标、董事会参与ESG决策的相关情况,多数企业的ESG实质性议题管理内容缺失。而在环境指标中,对于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减排等披露方面,仍然缺乏定量指标。

  “要做好ESG披露,企业需要更多协调机制,单靠董秘、管安全生产或管环保的部门是做不到的,需要从上而下的推动力和体系建设。”谢安表示。

  在顾玲看来,要加强上市公司ESG方面的披露,还要发挥独立董事在ESG披露过程中的作用。此外,对于公司而言,做好ESG披露的关键在于使用目标管理的逻辑,“不是在年底的时候才总结今年做了什么事情,写一个报告;而是要从年初开始就设定目标,中间跟进,年底收集结果。”

  “这是一个持续完善和提升的过程。”顾玲表示,“虽然现在看到披露的信息量不充分,但实际上中国企业不管是董事会还是业务层面,认知都在持续强化和提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