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逾2.3万亿元 10月底前将迎来发行小高峰

包兴安证券日报

  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快马加鞭,资金加速投向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领域。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截至8月6日,新增专项债券发行23423.3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37500亿元)的62.5%。这意味着,还剩余14076.67亿元新增专项债等待发行。

  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2020年安排新增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4.4%。据了解,财政部前期分3批提前下达了新增专项债券额度2.29万亿元;近期财政部又下达了第4批额度1.26万亿元。

  7月29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对近期下达及后续拟下达的新增专项债券,与抗疫特别国债、一般债券统筹把握发行节奏,妥善做好稳投资稳增长和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确保专项债券有序稳妥发行,力争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

  “这既是考虑抗疫特别国债与专项债发行安排,又是推动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促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的统筹部署。”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龙小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财政部已于7月30日,圆满完成了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的发行任务。8月份-10月份,将迎来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小高峰,集中完成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尚未发行的剩余任务。

  由于7月份集中发行抗疫特别国债,适当减少了国债、地方债的发行量,为抗疫特别国债发行腾出市场空间。据记者统计,整个7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仅348.72亿元。根据各地披露的发行计划,本周新增专项债将发行1460.75亿元。

  从新增专项债资金投向看,财政部此前公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14日,已发行的2.2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全部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领域。其中,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1.86万亿元,占83%。此外,各地积极安排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两新一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共计约安排9000亿元以上。

  龙小燕表示,已发行新增专项债资金全部用于重大基础设施、民生服务领域。一是意在通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稳定经济增长,并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投入民生领域,有效弥补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短板、提高服务质量,有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切实解决居民重大关切问题。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崔志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新增专项债的资金使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等运营期限比较长的重大项目,项目收益能更好地与债务偿还相匹配;二是用于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项目,进一步筑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是用于“两新一重”、公共卫生体系等重点领域,加快调结构、补短板。

  上述财政部《通知》表示,优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投向,坚持专项债券必须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融资规模与项目收益相平衡。重点用于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项目、农林水利、生态环保项目、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七大领域。

  积极支持“两新一重”、公共卫生设施建设中符合条件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及时用于加强防灾减灾建设。

  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优化新增专项债的投向,一是适度扩大使用领域,即不仅仅将其用于市政、水利、交通等传统领域,也可参考最新的基础设施REITs相关政策所述范围,将其扩展到新基建、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二是可尝试在更多领域使用资本金专项债,目前已有部分领域使用专项债为项目资本金进行筹资。未来,如果能将此融资模式顺利导入到各个领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建和公共服务项目资本金融资难问题。

  “新增专项债用于基建、特别是‘两新一重’项目,可发挥投资的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回暖。”崔志娟表示,国家在政策上明确专项债可在一定条件下用作项目资本金,但专项债资金性质决定其自身对基建拉动作用有限,但对基建拉动的乘数相应明显,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