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调控“组合拳”着力降“虚火” 三季度大宗商品价格或现分化

记者 侯捷宁 见习记者 杨洁证券日报

  编者按:今年以来,多重因素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对下游实体企业造成冲击。我国多部门联手行动,综合施策,打出调控组合拳,促大宗商品降“虚火”。目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加上全球货币金融环境的变化,大宗商品价格开始降温,品种之间出现分化。

  若要投资者“票选”今年资本市场的“热词”,大宗商品必定榜上有名。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下游企业造成巨大压力,政策面对此高度关注并果断出手,打出调控“组合拳”。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较高点已有明显回落,我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

  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走弱。从各品类主力合约价格变动情况来看,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已跌至62美元/桶附近,伦铜期货跌至9000美元/吨附近,上海螺纹钢期货价格跌至5100元/吨附近,大连铁矿石跌破800元/吨,分别较前期高点下跌约20%、14%、16%和40%。

  其中,铁矿石价格下跌尤为剧烈。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是全球铁矿石进口大国,铁矿石的需求端受我国经济状况的影响显著,目前我国经济复苏稳健但并非高增速期,叠加对钢铁产量的压减,导致我国钢铁业对铁矿石需求走弱,带动铁矿石价格回落。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粤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受到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点名”、相关部委投放国家储备等政策的影响;二是近期美国Taper预期或影响流动性预期,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三是随着国内外大宗商品供给端修复,以及“碳中和”背景下钢铁有色等产能压缩,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的供需失衡逐步得到修复。

  保供稳价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二季度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备受关注,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点名”,五部门联合约谈重点企业,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调研和专项调查……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行业内出口企业发出倡议,一是提高认识,自觉控制出口总量;二是优化结构,减少普通产品出口;三是提质增效,促进高端产品出口;四是加强管理,控制内贸转出口;五是共同行动,维护出口市场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于7月5日、29日分两批次投放国家储备铜铝锌共计27万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目前来看,两轮储备投放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社会各界普遍反映,储备投放体现了国家确保大宗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的决心信心,引导了价格预期,缓解了部分行业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压力。

  董忠云表示,5月下旬以来,政府加强了对大宗商品价格的跟踪监测,并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约谈铁矿石、钢材、铜、铝等行业重点企业和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向市场投放铜、铝、锌等国家储备,出台多项政策促进煤炭增产增供等,力求改善相关领域的供需结构,为大宗商品降“虚火”。

  目前,国内铁矿石、螺纹钢、铜、锌价格均较5月份高点有所回落,沪铝、焦煤、焦炭价格虽近期再度接近或超过5月份高点,但前期过快上涨的势头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体现了保供稳价相关政策取得初步成效。

  大宗商品价格预计有所分化

  大宗商品价格的后续走势,依旧是市场各方关注的重点。在陈梦洁看来,三季度伴随着部分海内外大宗商品重要供给端的恢复,大宗商品价格预计有所分化,但部分仍会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预计PPI三季度增速放缓,四季度有所回调,CPI总体压力不大,年底或有反弹。届时,CPI与PPI剪刀差将持续收窄。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物储司负责人日前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投放国家储备铜铝锌,持续做好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工作。

  上海有色网大数据总监李代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立足当下,国内铜仍然存在供需缺口,而国家连续抛储将有效调节现货市场的供需矛盾。从铝基本面来看,今年以来国内供给端干扰不断,能耗双控、缺电、缺煤及自然灾害等短期难解,运行产能环比难获有效抬升,叠加铝下游需求即将进入传统旺季,预计三季度将延续去库态势,在基本面给予铝价较强支撑。

  “锌方面,今年国内锌锭供应量远不及市场预期。而国内锌矿即将进入季节性减停产周期,矿供应的减少将继续施压锌冶炼厂。此外,北方进入采暖季后,能耗问题仍有可能影响部分地区炼厂限电限产。基于此,我们预计四季度锌锭仍有5万吨-8万吨的缺口,国家仍会通过持续的抛储行为来帮助市场调节短期供需矛盾。”李代胜说。

  谈及接下来进一步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政策着力点,董忠云认为,一是要根据不同商品的供需结构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找到造成供需矛盾的关键环节来有效发力,提高政策精准度,避免“一刀切”式的调控;二是要更多采取“跨周期”调控思路,增强政策统筹,着眼于推动供应端形成长期持续稳定的供应格局。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