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银行比拼存款招标

陈莹莹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就在前不久,我们整个部门突击了一个通宵,测算来测算去、讨论来讨论去,最后是咬碎牙、狠了心,才决定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结果第二天到了招标现场,我们直接傻眼了:某地方城商行直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加两个百分点。这叫我们怎么玩?”王刚(化名)是某股份制银行长三角地区一家分行的负责人,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每一次的财政存款招标,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次“生死煎熬”。

  银行业内人士指出,不仅仅是财政存款,今年以来银行存款“搬家”趋势愈演愈烈。尤其是近期央行非对称降息进一步收窄了银行利差,对商业银行的盈利增长形成较大挑战。长期来看,利差收窄将倒逼银行业务模式转型,并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业务。

  财政存款招标“突击”

  结果自然是王刚壮烈“牺牲”了,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数额不菲的财政存款落入别家银行的“囊中”,而彼时央行规定的存款利率上限还是基准利率的1.1倍。就在招标结束后不久,央行第二次调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至1.2倍。

  王刚无奈地向记者表示:“这都不算什么,在银行存款最为紧张的时候,有些同行给出7%、8%的利率都很正常。”他透露,各地地方政府的财政存款招标存在差异,但近几年来,在一些财政收入较为充裕的地方,财政存款几乎是一年一招标,而且一年比一年激烈。“最开始的时候也不搞招标,就是和哪家银行熟就存哪家。后来开始招标,也是几年才搞一次,到现在是年年都招标了。”

  谈及为何“还年年去”,包括王刚在内的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尽管存款结构各有不同,但财政存款可以说是各银行对公存款业务的“主力选手”,在多数商业银行的占比都较高。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政府机关团体(不包括国有企业)共持有约18.3万亿元的银行存款,约相当于GDP的30%。而央行公布的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12.66万亿元。这样一看,各家商业银行对财政存款趋之若鹜也属情理之中了。

  尽管才11月份,王刚又不由得担心起了明年的财政存款招标:上浮20%肯定是拿不到“标”了,到时候各银行之间的“厮杀”肯定比今年还要惨烈。而想到即便央行降息,银行为了财政存款还要给出7%、8%甚至更高的利息,王刚就觉得“肉疼”。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