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铁路如何影响现代城市和社会

巴蜀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巴蜀

  高铁车站在国内许多城市,可以算得上是新地标。这类建筑多建在城市郊区,采用了要比普通商业建筑和居民楼更为宽大的玻璃,让站内各种图景可以一览无遗地展现出来。设计者试图整合机场和高层次的汽车客运站的特点,让旅客能够通过高铁车站便捷出行。

  城市火车站与支线上小城、乡镇的火车站不同,后者往往只有一两个站台,到达和出发建筑多是连排商店式的小房子。而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里,车站的站台很多,大量的轨道交汇,站台之间通过天桥或地道通行,站区用屋顶遮蔽。人们很快就意识到,火车站成为了大城市的门户。20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的大型机场,其实沿用了大城市火车站的形态。

  德国历史学家、文化研究学者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在其所著的《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一书中就指出,大城市火车站的出现,可以被理解为城市空间的工业化进程。“铁路之旅中没有边际、没有形状的空间,一开始被火车到达的大厅所限定,进而又被接待大楼那传统的石质建筑所进一步限缩,从而为进入城市的都市空间提供了一种持续的过渡。”

  在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看来,铁路对城市的影响,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区域,就是毗邻轨道和车站的区域。因为大城市的铁路车站需要配套车库,以及服务旅客的公共交通的停车站,这些都使得其占据了城市很大空间。铁路增加了城市内部特别是车站所在区域的交通量,几乎是所有城市的火车站周边,交通都更加拥挤,而空间中都弥漫着喧嚣的味道。为适应铁路时代,巴黎等欧洲城市在19世纪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城市自此开始围绕流通的需要,无论是车流、客流还是货流,都不再是像过去那样首先考虑居住需求,来进行规划或改造。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对城市的驯服。

  本书考察了铁路、火车在19世纪,进入生产体系、空间体系,因此改变了普罗大众对于蒸汽、机器应用的观念,培育出工业意识,并塑造了人们对于距离、时间、自主权、速度和危险的感受。本书囊括了客运火车为19世纪人们创造出的感知风景变化全新视角,乘坐火车出行使得陌生人相聚而让旅途交谈没落、途中阅读兴起,火车车厢分隔所凸显的工业化社会阶层分化,铁路及火车设备高频率使用引发出的工业疲劳,以及铁路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于铁路、火车的社会影响的认识。

  19世纪的火车动力是蒸汽动力,而这相比之前的动力,显露出人的力量的膨胀,因此不再依靠或局限于自然空间的条件,改由机器力量为基础,为人的活动创造出新的空间性。这种情况下,自然世界相对于人而言是收缩的。

  铁路的出现,满足了牛顿对于完美道路的定义:光滑、水平、坚硬、笔直。为了达到这项要求,铁路建造中就必须夷平各种不规则地形,包括削低山体、填平凹处,甚至建造隧道和桥梁。乘坐火车出行,对于19世纪的游客来说,具有革命性的冲击,因为这种新的出行方式不再如公路旅行那样颠簸,也没有明显的起伏;较快的车速让各种景观一瞬而过,这种视觉意象恰恰正是工业社会的特征所在。书中谈到,铁路对于如画风景的破坏,主要体现为,因为铁路旅行创建出“千篇一律的景观”,让空间压缩了,让“本身的空间性而言分属不同领域的事物和风景的片段,以即时连贯的方式展示出来。”这种新的风景体验,可以称之为全景式观赏,创造出了新的空间美学。

  在火车出现以前,城市或乡村的马车上搭载的,绝大多数人都彼此认识。铁路时代则使得陌生人聚集在一起,仍然会有一些人会经搭讪而交谈,但更多人选择的是保持沉默。为了打发坐车期间的无聊时间,乘坐火车的人们开始阅读消遣式的文学作品,以及畅销书报。19世纪晚期以后,火车车厢越来越多的按照票价划分出等级,包厢式座位更加不适合于交谈,所以人们更多的选择阅读。这种景象非常相似于而今的地铁、公交车上,人们刷手机打发时间。

  铁路的逐渐普及,也让与铁路、火车有关的健康问题受到重视。书中介绍了早期的火车对于机车司机、乘务人员及乘客的健康影响,而这又主要源自早期火车没有减震装置,因此车速越快,短促的震荡就会越为激烈。而很难完全避免的铁路运输事故,同样促进了相关的医学、医药、病理研究。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