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立更灵活的成品油消费税率

林伯强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不断上升。但受到资源禀赋的限制,中国的原油产量在2010年以后基本上停止增长。在需求快速增长和国内供给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新增的原油供应只能依靠进口。从2010年到2017年,原油进口年均增速为8.3%,远高于同期的能源消费增速。2017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67.4%。大量的原油进口,一方面给能源安全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得经济更容易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冲击。

  从历史上看,石油价格变化的原因除了供求关系外,往往还受到国际政治局势的影响。同时,金融投机也是油价波动的重要推手。无论成因如何,油价上涨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且波及面常常脱离了石油消费本身。

  上个世纪70年代由于中东产油国政治局势的动荡以及石油禁运,使西方国家陷入了长时期的滞涨。而本世纪初,由于美联储长期实施低利率的政策,以及中国工业化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原油价格出现了一轮暴涨。为了应对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美联储从2006年开始不断上调利率,最终刺破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并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最近一轮的石油价格上涨,则主要是受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美国2018年5月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对伊朗的制裁,地缘政治进一步为油价提供了有力支撑。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2016年2月的低点仅为26美元/桶,到了2018年10月份上涨到76.9美元/桶,涨幅接近200%。因此,有必要评估油价上涨的影响与冲击,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石油价格上涨最直接的影响是使进口支出上升,并对汇率稳定造成冲击。按照2017年4.2亿吨的原油进口量计算,国际油价每上涨10美元/桶,会使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减少307亿美元,即导致经常账户顺差减少18%。

  由于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目前石油占能源结构的比例仅为19.4%,油价上涨对于经济总产出的冲击相对有限。如果按进口油价上涨10美元/桶计算,对GDP的整体影响仅为0.02%。但油价上升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输入型通胀;如果原油价格上涨完全向下游传导,会使总体价格水平上升0.22%,因此,温和的油价上涨能够被经济所消化。当然,油价上涨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交通运输业和精炼石油行业的产出会下降,但油价上升可能刺激不同能源品种之间的替代,并增加煤炭和电力部门的产出。

  由于价格传导具有滞后性,且受终端需求的影响,如果从产业链角度看,油价上涨短期内可能导致利润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上游的石油开采部门将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下游行业如交通运输业和精炼石油行业的利润空间则会受到挤压。

  当然,油价上涨也有潜在的好处(正外部性)。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能够提升电动汽车的竞争力。近年来,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以及制造技术的完善,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目前,即使不考虑补贴,电动汽车的综合成本也已经要低于燃油汽车。而油价的上涨,可以促进电动汽车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一般而言,新能源技术在发展前期都存在一个学习效应,即成本会随着累计产量的增加而减少。油价上涨能够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较好的机遇。

  考虑到油价变化的综合影响,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对冲潜在的不利影响。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更为灵活的成品油消费税税率。在2014-2015年国际油价低迷的时候,中国曾多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以调控国内的成品油消费。可以将消费税税率设计成为适应油价的变动而调整的灵活机制,形成价格的“自动稳定器”机制。如果未来国际油价继续上涨,可以通过下调消费税来平滑价格上涨冲击,形成比较稳定的油价预期。

  第二,完善石油暴利税(石油特别收益金)的征收和使用机制,适当降低成品油“天花板价”门槛。目前,当原油价格高于65美元/桶时,会对原油开采企业征收一定税率的特别收益金,然而,随着国内石油开采成本的上升,可以适当调高特别收益金征收门槛。同时,根据成品油的新价格机制,当国际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将不提或少提,即俗称的“天花板价”。如果未来油价继续上涨,可以考虑适当放缓成品油的调价速度,以减轻价格上涨的冲击。需要明确的是,价格补贴只能是作为短期的手段,目的是避免价格快速上涨对部分行业的冲击。长期而言还是要使成品油价格逐步向市场价格回归,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第三,加快电动汽车与轨道交通发展。长远来看,调节能源需求结构,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才是抑制石油价格冲击的有效手段。应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电动汽车的比较优势。同时,对于交通压力较大,人口密集的城市,应加快轨道交通的发展,减少汽车出行的需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