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国能源70载跨越发展 低碳清洁转型攻坚克难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林伯强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建国70载,沧海桑田,见证了中国能源的跨越式腾飞。能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国家经济发展的燃料动力,一直以来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地缘政治与国际外交等领域承担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回首中国能源70年,从以往的基础薄弱、供求紧张到现今的供应充足、高效节能、结构优化,能源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能源发展的两大国际公认亮点

  70年来,中国能源发展的亮点之一是政府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和资金支持,保障了所有人获得持续和安全的能源服务。

  能源普遍服务是任何国家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电力跨越式发展也在惠及民生。1978年全国电网覆盖率不到一半;1990年中国通电率已经达到93%;而到了2015年,中国正式宣布解决了最后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至此,14亿人口全部能够享受到电力普遍服务带来的好处。与之相对应的是,2017年全球尚有近10亿人无电可用。

  1978-2018年,中国的人均用电量从260千瓦时增长到超过4900千瓦时,年均增速达到7.6%。2018年中国人均用电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50%,中国供电可靠率达到99.82%,其中14个特大及以上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超过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为了实现农村用户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十三五”期间,国家实施新一轮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加快农村电网的建设与升级。同时,政府将光伏电站的建设指标更多地倾斜于贫困地区,将保障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用电和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电力的普及为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对营造社会发展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70年来,中国能源发展的另一亮点是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是世界新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短短10年内,完成了从新能源起步到世界第一的过程,充分发挥了中国赖以立国的制造业优势。

  中国的新能源发展特别是国内市场发展晚于发达国家,起步时技术并不先进,补贴相对也不算高,发展模式不明晰。然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并不囿于这一短期困难,以规模化生产成本优势为切入点,从整体培育与适度竞争的角度解决这一根本难题。以光伏为例,中国制造使得光伏组件成本10年间下降了90%,突破了40余年来发达国家的学习成本曲线。从规模优势、成本优势着手,积累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最终实现市场优势,中国新能源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条可以参照学习的发展道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